上幼兒園的小朋友是免不了哭的,男子漢也不例外,不過同樣是哭,卻有不同的理由,當然要有不同的應對方法。
哭至少有三類:
第一種哭是“生理哭”
這是由於生理上的不舒服導致的哭泣,如沒吃飽啊,沒睡好之類的。
精神頭不足,意志力就不強。
小蕾今早去上學的哭也有這個成分,週末玩得辛苦,週一早起睡眠不足,情緒不佳實在正常。
孩子生理原因造成的哭泣,生理上滿足了,自然就可以了,不過週一早上也不能再去睡回籠覺,沒辦法,沒睡飽只能在幼兒園午睡的時候補了。
第二種哭是“玩具哭”
哭的原因是孩子把這個當成滿足目的的手段,比如小朋友在商場滿地打滾哭,目的是為了買玩具,家長怕了,買了玩具,他哭泣就停止了。
這種哭常常表現為眼淚少,還表現出一些憤怒,但沒有悲傷,把哭當成武器絕對不能讓他得逞,否則的話越哭越多,沒完沒了。
對付這種哭,家長應對或是置之不理,或者罰站禁閉,儘量不要滿足他的要求,即使後來滿足了,也要向他強調,滿足要求並非哭的緣故,而是別的什麼原因。
這種以哭為要挾的毛病不能慣。小雷今天的哭不屬於這一類,所以打屁股、關禁閉之類的不必使用了。
第三種哭是“悲傷哭”
真的是傷心之淚,某任務沒有完成好、被批評了、想念親人等等。
小蕾今天的哭與這個有關,上幼兒園他不反對,反對的是媽媽不去送幼兒園,竟然去上班
媽媽平時陪伴多,這樣讓她走了不甘心,難忍分離之苦,又因為早上穿什麼衣服鬧了半天,所以就哭了。
對策:喚醒理性腦
補覺養精神是不可能了,用最通俗的無厘頭“喚醒理性腦”的辦法,類似於我們常說的“轉移注意力”。
孩子哭泣時,其實是“情緒大腦”在起作用,也稱哺乳動物腦,是大腦中負責情緒的區域,什麼哭啊,恐懼啊,分離焦慮等和情緒有關的表現,都要在情緒大腦中啟用。
但人的大腦還有“理性大腦”,是高階的人類腦區域,主要在額頭,什麼創造啊、想象啊、推理等高階活動都在這裡進行,人的理性主要由此決定。
“情緒大腦”和“理性大腦”常常此消彼長,通俗點說,哭的時候就不理性,理性的時候就忘記哭。
孩子哭的時候,情緒起作用,此時找些內容,啟用他理性的大腦,一思考“情緒大腦”沒那麼活躍,也就不哭了。
這種方法,來源於他奶奶。
上幼兒園前,奶奶幫忙帶小蕾,每當小蕾哭鬧的時候,老太太常向他提一些無厘頭的問題,如“昨天你在哪看到什麼了”,“某小朋友大名叫什麼啊”……
我在旁邊看的時候,覺得奶奶的辦法莫名其妙,結果卻有效,小蕾往往因此減少了哭泣。
後來看腦科學研究,發現一個說法,當孩子哭鬧,情緒腦主導時,可用提問喚醒起理性腦,他一思考,就忘記耍賴了。
此外,我們說的“情場得意,賭場失意”也暗含類似的道理,情場得意,“情緒大腦”主導,“理性大腦”被抑制,喪失理性,在需要強理性的賭場輸點錢也就是很正常的事了。
所以,今天早晨面對小蕾的哭泣,我準備喚醒他的“理性大腦”了,向他提問。
這裡需要說一點,提的問題應當是他感興趣的問題,否則,孩子情緒比較激烈的話,對你的問題不感興趣,那你問了也白問。
當然,問題也不要太簡單,不然他不假思索地回答一下,然後回頭又哭去了
親身體驗:效果很好
小雷現在對iPad感興趣,就從這裡問起:
“你那個絕地求生你能生存多久了?好厲害啊!”——問他引以為驕傲的問題,興致更濃。
“絕地求生和王者榮耀你更喜歡哪一個?現在玩一下好不好?”——問他選擇性問題,強迫思考回答。
“你來玩,我看。”小雷終於停止哭泣,思路被引到玩遊戲上來了。
我給小雷展現了絕地求生的水平,過了一關,小雷完全恢復平靜了。
有人認為:這樣可能會慢慢教會孩子逃避自己的情緒。孩子情緒主導時,父母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是接納他的情緒,可以安靜地陪著他,告訴他你能理解他的情緒。
這時候的原則是‘溫和而堅定’,我很溫和地對待和接納你的情緒,但堅定地堅持自己的原則。溫和而堅定的難點在於,孩子一旦處在情緒中,很容易引發大人的情緒。
所以,難點在於大人是否能處理好自己的情緒,能否在孩子處在情緒中時依然能夠安靜而溫和。”
我覺得應該綜合一下,先認同他的情緒,然後再喚醒理性大腦可能更起作用,下次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