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於語言學習的普遍規律是:聽說讀寫。這個大家都認同,關鍵是,很少有人去理解他的次序也是:聽~說~讀~。
人類新生兒先是學習聽,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而最早學會說的往往是媽媽,爸爸或者是papa,至於爺爺奶奶比較難一些,他能聽懂了,發音難,晚一些才能表達,然後父親?更難了,所以,我們認為的福建,其實是胡建,我們認為番fan禺,實際念pan。也許是我們漢人祖先認為f音太麻煩,不要了。
先學會聽,然後才是說,再然後讀,這個更難,一般孩子啟蒙教育,開始練習讀,我們用新華字典,因為字典有拼音,孩子學會了有限的拼音字母,不會讀,看拼音讀吧。於是我們鄰國韓國越南放棄了祖祖輩輩使用的漢字,開始搞拼音文字。提高識字效率,掃盲工作是做好了,問題在於一個名字崔升東,是冬還是東?搞不清,身份證還必須用漢字備註,尷尬了。年輕一代也不認識漢字。轉換成拼音文字的負面影響很大,也怪漢語的學習難度係數太大,他們也沒辦法,其實就聽和說而言,越南話和廣東廣西話很近。韓語和普通話也很有相似之處。至少他們的名字用普通話念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所以,人類學習語言的次序,幾萬年來都是先聽說,再讀寫。我們的英語教育工作者拍腦袋決策:先背單詞吧,於是,對於我們來說,寫,是最早會的,至於讀,不好意思,讀不準。說更不行了,聽力考試?地獄級難度。甚至,我們創造性的把英語搞成了漢語來說: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英語地區人民表示聽不懂。我們已經會寫,也學會了讀,但是不會說,那麼,不好意思,讓英語成為漢藏語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吧!
最後,對於那些拍腦袋的教育工作者,請給我們的孩子們減輕負擔吧,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