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遇事的第一反應裡,藏著他的學識、見識、品格和修養。而這個反應,也決定了他的生活品質。”
一個人過得好不好,在於處理事情的能力,更在於面對問題的心態。
生活永遠都是現場直播,誰也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但你看待事情的角度,影響著生活的溫度,也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每遇大事,一定要靜心思考,以靜制動。先靜而後謀,先謀而後動,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
靜,能克服人身上的急躁之氣,使人免被情緒控制。因為在情緒的慫恿下,縱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能被放大成誇張的大事。
靜,能撥開雙眼的表象,幫助我們快速找到問題的根源和破局的關鍵。
沉靜才能謀定,謀定才能幹事,幹事才能成事。
守靜,就是一個人磨礪意志、修身養性的基礎。
常聽到一句話:不撞南牆,不回頭。
這種執著,讓人佩服,但有時太過執著,不懂變通,也會傷害自己。
世間萬物,往往都是迂迴曲折、迴圈往復的。人生在世,一馬平川的時候少,曲折坎坷的時候多。
如果進了“死衚衕”,不妨觀察一下旁邊的出口,也看看左右的岔路,可以考慮踏上去,繼續前行。
俗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初心不變、矢志不移,那就多看結果,少拘泥於過程。
靈活機動的人,往往可以絕處逢生;而呆板木訥的人,則常常浪費掉大好機遇。
學會變通,才能困頓少、生機多,走出一條通達的人生之路。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格局大的人,越是在得意時,越懂得內斂。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
越是格局大的人,越懂得謙虛低調的人生態度,以低求高,以謙自持。也正是因為謙和有禮、虛心待人,他們往往能贏得口碑,得到支援,以此成就自己。
低調不張揚,才能踏踏實實走得更遠。
人生中,我們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雖然我們無法左右事情的發展,卻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態。
遇到大事,應當以靜制動,沉穩應對;遇到難事,需要及時轉彎,靈活變通;遇到順事,也要內斂低調,謙和待人。
保持比生活高一點的心態,才能遇見更好的自己和更美的風景。
來源丨洞見,文章有刪改
編 審:嚴 珊 周 舟
責 編:曹春耀 謝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