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不僅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熱量還很低,吃了不容易胖,深受大家的喜愛~
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魚肉中的一些營養成分,還具有一定防癌功效哦。
魚,有一定防癌功效
魚肉,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不飽和脂肪酸及硒等成分。
1、維生素D
研究表明,活性維生素D,不僅能促進鈣吸收,還具有顯著的增殖抑制作用,可有效抑制腫瘤生長及轉移。
2、硒
微量元素硒,具有顯著的抗氧化和抗癌作用。
3、不飽和脂肪酸
不飽和脂肪酸,也具有一定的抗腫瘤作用:其可降低腫瘤細胞的侵襲轉移能力、干擾腫瘤細胞代謝、抑制癌細胞增殖,一定程度上可降低腫瘤的發病率。
多吃深海魚,可預防腸癌
國內外多項研究顯示:多吃深海魚,可降低結直腸癌發生風險;而且,如果已經確診腸癌,多吃深海魚,還有助於提高後期生存率。
1、健康人群
研究顯示,吃深海魚,能降低大約12%的結直腸癌發病風險。
與正常飲食者相比,「魚類素食」者(即不吃肉、只吃魚和菜),患腸癌的風險低43%;普通素食者低22%、純素食者低16%、偶爾素食者低8%。
2、腸癌患者
魚類屬於優質蛋白飲食,腸癌患者經過手術、放療、化療等身體治療後,身體的免疫力會直線下降,這時多吃點優質蛋白,有助於降低身體損傷、提高身體免疫力。
美國相關研究顯示,在確診為結直腸癌後,每天至少從深海魚中,攝取0.3克ω-3不飽和脂肪酸的人,死亡可能性比攝取量不足0.1克的人要低41%。
我國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一項相關研究顯示,淡水魚、海水魚和新鮮魚類的攝入,與結直腸癌的發病呈負相關。
深海魚,要怎麼吃?
那麼問題來了,吃哪些深海魚比較好?吃多少才夠呢?
深海魚中,含有滿滿的ω-3不飽和脂肪酸,金槍魚、鮭魚、沙丁魚、鱈魚和三文魚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而且,根據營養學家的資料,每週食用15克鮭魚、100克鯡魚、200 克沙丁魚或200克鱒魚,就能滿足人體每天0.3克ω-3不飽和脂肪酸的需求量啦。
以前只知道魚肉鮮美
沒想到還有利於腸道健康
以後吃魚的動力更足了
吐刺兒也不嫌麻煩了
趕快轉發、分享提醒更多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