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血液,或者更精確地說,人工血紅素的開發已成為許多醫療用品廠商的競爭目標。
它的迫切需求除了捐血來源不足之外,另外很重要的原因是人工血液不用擔心傳染艾滋病等傳染病,不用做血型交叉試驗,沒有血液相溶的問題。
日本一家公司宣稱他們可以製造出比自然血紅素帶氧、輸氧功能更高的人工血紅素,可用於處理腦部緊急缺氧的患者。
另外,加拿大的一個公司也聲稱可以製造出攜帶特定藥物的人工血紅素。人工血液的傳統制造法是將過期紅血球內的血紅素抽出使用。
早期直接用抽出的血紅素試驗,發現在注人血流中經數小時後就會分解成兩個α、B次單位,然後很快地這些次單位會積存在腎臟,造成毒性;另一個問題是人工血紅素如果不經過改造,雖然可以和氧結合,但釋放氧到組織的能力不佳,結果也不很理想。
人們透過這種試驗就想到透過化學方法把兩個α、B分子連結得更穩固些。這種產品對熱很穩定,可用高熱殺死病毒和其它感染病源,而且釋放氧的功能也很不錯,同時這種經改造過的人工血紅素還可以把適當的治療藥物用化學方法鍵合到人工血紅素內。
最新的人工血紅素製造原理是把血紅素基因轉植到細菌體內,利用細菌作為製造工廠,再進行大量複製。採用這種技術來生產血紅素的優點是被轉植到細菌體內的基因可以作區域性的修改,使生產出來的血紅素在穩定性和釋氧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適當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