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戴餘樂)日前,樂山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門診來了一位年輕的患者——28歲的小集(化名)一個月前開始反覆頭暈,每次發作時間約30分鐘,在外院保守治療不僅沒有好轉,反而近日頭暈發作越來越頻繁甚至伴有眩暈、耳鳴、站立困難。小集的情況可把家人嚇壞了,才28歲的年輕人怎麼就腿都站不直了?為求進一步治療,小集被緊急送到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就診。
入院後,頭顱CT及MRI提示:右側小腦,雙側額頂葉、左側枕葉多處異常訊號(部分病灶為小梗塞可能)。但小集此前並無明顯腦血管阻塞性相關基礎疾病,該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黃惠英結合患者病情、年齡及檢查結果,判斷:“考慮心源性卒中可能”。當即為小集急診行心臟超聲檢查,結果明確“心臟內左心房巨大腫瘤佔位,“左心房粘液瘤可能性大”。經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會診後,診斷為“心源性卒中”,且粘液瘤質脆,易脫落,脫落的碎片及血栓隨著血流到達腦血管就可能會再次引發卒中,儘早實施心臟腫瘤切除手術。
找到了卒中根本原因的小集轉入了市人民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進一步治療。完善術前檢查和相關準備後,2月7日,該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周洋帶領團隊為小集實施手術,解除卒中危機。現小集已轉回普通病房,積極康復中。
記者瞭解到,近年來,市人民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收治的心源性卒中患者較多,卒中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屬病,逐漸呈現年輕化的趨勢。對此,周洋呼籲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和規律作息,同時更要關注心源性卒中的高危因素,包括房顫、左心血栓、心臟腫瘤、瓣膜贅生物、卵圓孔未閉、心臟瓣膜病等疾病都可導致卒中發生。有上述疾病的患者,若出現頭暈頭痛等中風症狀應及時就診,完善檢查,排除心源性問題。
小貼士>>>
中風症狀有哪些?
中風先兆是指中風之前出現的先兆。中風,又稱腦卒中,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三大主要殺手之一,在我國城市居民中,腦卒中的危害性遠大於惡性腫瘤和心臟病,但受到的重視程度遠遠低於惡性腫瘤和心臟病。
中風症狀:當出現頭暈,特別是突然發生的眩暈;頭痛,與平日不同的頭痛即頭痛突然加重或由間斷性頭痛變為持續性劇烈頭痛;肢體麻木,突然感到一側臉部或手腳麻木,有的為舌麻、唇麻或一側上下肢發麻;突然一側肢體無力或活動不靈活,時發時停;暫時吐字不清或講話不靈;突然出現原因不明的跌跤或暈倒;精神改變,短暫的意識喪失,個性的突然改變和短暫的判斷或智力障礙;出現嗜睡狀態,即整天的昏昏欲睡;突然出現一時性視物不清或自覺眼前一片黑蒙,甚至一時性突然失明;噁心嘔吐或呃逆,或血壓波動並伴有頭暈、眼花、耳鳴;一側或某一肢體不由自主地抽動;鼻出血,特別是頻繁性鼻出血。
特別值得說明的是,上面這些先兆徵象並無特異性,即還有很多其它疾病也可出現類似症狀。因此在出現這些症狀時,要及時去醫院請醫生給予正確地診斷和治療,千萬不能大意。血壓過高時,應該適當使用降壓藥;血壓過低時,則應該停用降壓藥。
春節小長假結束了,但假日期間不少老人作息習慣和飲食習慣有所改變,這時要切記注意休息,避免情緒激動。頭痛劇烈,睡眠不佳者應該即時給予鎮靜劑以利於休息。及時到神經科諮詢,做好早期診斷和處理。
【來源:三江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