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內動脈狹窄會導致患者腦血管的血流速度異常,進而造成全腦供血不足,誘發腦部進入缺氧狀態,從而引發頭暈、睏倦、無力等症狀,嚴重者會引發腦梗,導致偏癱、臥床、語言障礙等情況。
近日,日照心臟病醫院腦科中心成功為右側頸內動脈重度狹窄的孫阿姨開展了經橈動脈頸內動脈球囊擴張成形手術。手術不僅改善了患者病情,更有效降低腦梗再次發生的機率。
頭暈乏力,竟是頸內動脈狹窄惹的禍
57歲的孫阿姨2年前出現頭暈症狀,因為症狀較輕,也沒有其他不適,就沒在意。一個月之前,孫阿姨頭暈的症狀突然加重,常有昏昏沉沉、睏倦無力的感覺,頻繁的頭暈已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在家人的陪同下,孫阿姨來到日照心臟病醫院腦科中心就診。
經顱腦MRI+顱腦MRA檢查發現,孫阿姨的右側額頂葉皮層下多發急性腦梗死,右側頸內動脈床突上段重度狹窄;經顱腦CT灌注掃描顯示右側腦實質明顯性缺血,灌注不足。這也就解釋了孫阿姨為何會出現頭暈的症狀,有很多人像孫阿姨一樣,對頸內動脈狹窄而發生的腦缺血甚至腦梗死毫不知情。
日照心臟病醫院腦科中心主診組長、副主任醫師張波介紹,“頸內動脈狹窄早期基本沒有典型症狀,所以通常不會引起重視。但如果不能及時發現並得到積極的治療,任其發展會引起嚴重問題。有的患者表現為短暫性缺血或者可逆的小卒中,如一過性肢體無力或感覺異常、言語不流利、單眼黑朦或者失明等;有的患者則可能會發生嚴重腦梗死而遺留偏癱、失語等後遺症;也有的表現為慢性缺血,如經常頭暈、頭昏、記憶力減退、視物模糊、失眠多夢等等”。
“術”手有策,球囊擴張解決反覆頭暈
因為孫阿姨的頸內動脈重度狹窄並且已經有明顯的症狀,如果不及時手術,會引發嚴重腦梗,甚至威脅生命。腦科中心為孫阿姨制定了詳細的手術方案,經與家人溝通後,決定為她做局麻下經橈動脈腦血管造影術及右側頸內動脈球囊擴張成形術。
經橈動脈冠狀血管造影在心臟介入領域普遍應用,已成為冠狀造影的首選入路途徑。但是腦血管解剖複雜,迂曲多,因此經橈動脈全腦血管造影術在手術技術方面難度較大,對醫生操作要求很高。而另一方面球囊擴張則需要術者多年臨床經驗護航,如果擴張過猛,很可能會導致血管撕裂,形成頸內動脈夾層,擴張過輕,球囊回收之後,血管有可能又回到擴充套件前狀態。
微創介入手術被稱為“繡花般的手術”,對醫生手術技能要求很高,纖毫之間見功夫。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手術如期進行。手術室內,腦科中心團隊從孫阿姨右側橈動脈進行穿刺,在造影導管護航下,用導絲輸送球囊進入頸內動脈狹窄部位,然後在狹窄處進行球囊擴張,複查造影顯示血流通暢,狹窄較之前有明顯改善,手術順利結束。
“感謝日照心臟病醫院的腦科中心團隊,一次微創手術解決了困擾我這麼長時間的頭暈毛病。一想到做手術,心裡難免會害怕,但是透過手腕穿刺,術中沒有不適感,手術當天就可以自行下床行走、自由如廁,也不需要強制臥床。手術後頭暈症狀已經明顯改善,整個人都輕鬆了許多,以後可得注意身體,定期檢查,保護好血管。”出院之前,孫阿姨表達了對醫護人員的感謝。
科普小知識
什麼是頸動脈狹窄?
人體供應腦部的血管包括一對頸動脈和一對椎動脈,其中兩條頸動脈供應大腦約2/3的血液(掌管人的感覺、運動及語言等重要功能)。頸動脈狹窄最常見的病因為動脈硬化,當斑塊逐漸增大引起狹窄時,腦部供血明顯減少,一旦斑塊碎片脫落,會順血流方向堵塞遠端腦血管,引起腦梗塞。
頸動脈狹窄的臨床表現
頸動脈狹窄早期可無任何症狀。隨著病情進展,部分患者會表現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即“小卒中”,例如突然發生一側肢體麻木無力,肢體活動不靈,言語不清,一側眼睛一過性發黑,口角歪斜,頭暈等,常於24小時內完全恢復。
這些表現是由於腦部血流減少或者頸動脈粥樣硬化小斑塊脫落導致,是重要的“預警”訊號。如病情進一步發展,則可能會導致急性大面積腦梗塞,引起永久性的偏盲、偏癱、偏身感覺及語言功能障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