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道川味冷盤製作,超級實用,味道特棒!
川菜可能是神州大地最多味型的一個菜系了,其擁有的味型多達24種,足以使其在眾多菜系中一枝獨秀。川菜講求一菜一味,冷盤也不例外,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幾款川式冷盤,如果喜歡,那就不妨試做一下吧~
厚皮菜拌脆(月君)把
原料:(月君)把100克,厚皮菜100克,蒜泥5克,蔥花適量
調料:雞精3克,東古一品鮮醬油5毫升,白糖5克,醋5毫升,花椒麵2克,蠔油2克,花椒油3毫升,炒熟的豆瓣醬10克,紅油5毫升
做法:
1、厚皮菜洗淨,只留白色部分,改刀成節後放鍋中煮熟,待用。
2、(月君)把洗淨後煮熟,撈出放冰水中冰鎮好後,改刀成節。
3、(月君)把節納盆,調入蒜泥、雞精、東古一品鮮醬油、白糖、醋、花椒麵、蠔油、花椒油、炒熟的豆瓣醬、紅油,一起拌勻裝盤,點綴上蔥花即可。
韭香蘸水兔
原料:燙皮兔200克、黃瓜絲150克、韭菜末80克、蒜末50克、小米椒末50克、香菜末30克、薑片、蔥節、香菜梗各少許
調料:鮮露50克、辣鮮露30克、一品鮮醬油50毫升、香油10毫升、鹽、味精、白糖、料酒、各適量
做法:
1、燙皮兔先用鹽、料酒、薑片、蔥節、香菜梗醃入味,再放入沸水鍋裡煮熟,撈出來拆骨並壓緊成型,然後再上籠蒸15分鐘,取出來晾冷待用。
2、把已經成型的兔肉切成片,擺在墊有黃瓜絲的盤裡,同時撒入韭菜末,淋入用蒜末、小米椒末、香菜末、鮮露、辣鮮露、一品鮮醬油、香油、鹽、味精和白糖調配的味汁並撒蔥節,即成。
橘味帶魚
原料:帶魚1000克,橘餅750克,薑片50克,蔥節50克,蔥姜、熟芝麻各少許
調料:料酒10毫升,燒汁150克,牛肉醬70克,雞飯老抽50毫升,鹽15克,孜然粉15克,花椒麵30克,紅油渣20克,紅油100毫升,幹辣椒節、花椒、胡椒粉、香料、雞精、味精、鮮湯、色拉油各適量
做法:
1、 帶魚改成8釐米的小段,用牙籤穿好,納盆加蔥姜、胡椒粉、料酒、鹽5克醃半小時,入油鍋炸至色金黃,撈出瀝油待用。
2、鍋留底油燒熱,投入薑片、蔥節爆香,下入香料炒出味,撈出料渣。
3、倒入切好的橘餅炒至翻沙,然後放入炸好的帶魚,加入老抽、燒汁炒勻上色,摻入鮮湯,依次加入花椒、幹辣椒節、牛肉醬,調入鹽、雞精、味精、花椒麵、孜然粉、紅油渣、紅油小火收汁,最後撒熟芝麻,起鍋裝盤,蓋上保鮮膜放入冰箱靜置一晚,即可食用。
小提示:
1、香料、幹辣椒節、花椒宜提前用水泡好。
2、此菜雖為冷盤,也可用微波爐加熱食用。
豆湯的製作
一般來說,四川廚師所說的豆湯,是指用(火巴)豌豆熬製出來的一種湯,它一般被用來做豆湯飯、豆湯麵以及豆湯類的菜式。這一類豆湯菜大多比較清淡,香味也有些特別。
做豆湯菜時,原料的初加工和初步熟處理都需要認真對待,尤其是對腥異味較重的原料,必須先徹底地去腥除異,然後才能與豆湯一起烹製成菜。
另外,因為豆湯本身已經很鮮很香了,所以調味時也就不必再加其它增鮮增香料。
除了豌豆以外,紅豆、綠豆、雪豆等煮熟便能炒翻沙的豆類,也可以用來製作豆湯。
原料:豌豆1000克、鮮湯2.5升、食用鹼少許,色拉油50毫升、豬油100克
製作:
1.豌豆用水浸泡一夜後,放入高壓鍋並加少許食用鹼和清水(以淹沒豌豆為宜),上火壓30分鐘後,取出來即得到“ 豌豆”,然後將其壓制成豆泥備用。
2.炒鍋炙好後,下色拉油和豬油燒熱,倒入豆泥先小火炒約5分鐘,見豆泥翻沙時,再摻入鮮湯,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熬15~20分鐘,其間打去浮沫,熬至湯濃色黃時,濾去渣即得到豆湯。
菜例:豆湯魚
原料:魚片(草魚、鉗魚等均可)300克、白菜心200克、雞蛋清20克、青紅椒圈8克。
調料:豆湯750毫升、鹽、料酒、豆粉、色拉油各適量。
製作:
1.魚片用清水反覆漂洗乾淨,瀝水納碗後再加入鹽和料酒稍醃一會兒,隨後放雞蛋清和豆粉上漿備用。
2.將白菜心放入加了油和鹽的沸水鍋內,煮至斷生撈出瀝水後,置窩盤中墊底(微 信搜.索關.注公 眾號 UD7744 看 更 多幹 貨);另把碼味上漿的魚片也放沸水鍋內,其間不斷地點入冷水,以保證水面呈微沸狀態。待魚片煮至斷生時,撈出來瀝水備用。
3.鍋裡摻豆湯燒開並調成鹹鮮味,勾芡後再放入魚片稍煮,最後舀在窩盤裡的白菜上,撒些青紅椒圈便可上桌。
紅湯的製作
做紅湯石鍋魚和做火鍋魚和冷鍋魚一樣,都需要提前炒制味料和油料,用此味料和油料,去調配成湯料,然後才把魚肉放進去煮熟,上桌後為客人打原湯味碟蘸食。
原料:色拉油50升,牛油3500克,子彈頭幹辣椒和二荊條幹辣椒共5000克,郫縣豆瓣3000克,幹青花椒4000克,黑豆豉1000克,醪糟汁1000克,高度白酒150毫升,老薑塊、蔥節、洋蔥塊、大蒜、藿香梗、芹菜節、香菜梗各適量。
香料:八角150克,山柰100克,桂皮80克,香葉100克,小茴香200克,白蔻150克,排草50克,靈草50克,香茅草80克,香果100克,草果120克,羅漢果50克,丁香50克。
製作:
1.把子彈頭幹辣椒和二荊條幹辣椒去掉蒂把後,放沸水鍋裡煮軟,撈出來瀝水後,剁成餈粑辣椒。
2.把幹青花椒放沸水鍋裡煮脹後,撈出來瀝水。
3.八角、山柰、桂皮、香葉、小茴香、白蔻、排草、靈草、香茅草、香果、草果、羅漢果和丁香,一起放攪拌機裡打成細末。
4.把大號炒鍋置火上,倒入一半的色拉油,燒至四成熱時下老薑塊、蔥節、洋蔥塊、大蒜、藿香梗、芹菜節和香菜梗,炸出香味(圖1),再撈出來瀝油,隨後把郫縣豆瓣下鍋炒香,待加入餈粑辣椒炒出顏色後(圖2),才起鍋倒入不鏽鋼桶裡(圖3)。
5.把裝有料油的不鏽鋼桶放小火上,用鍋鏟去不停地攪動,炒至水分將干時,放入煮過的青花椒繼續炒(圖4)。
6.另鍋把剩餘的色拉油燒熱,放牛油燒化(圖5)並投入老薑塊、蔥節、洋蔥塊、大蒜、藿香梗、芹菜節和香菜梗,炸至幹香撈出來瀝油,待油溫升至四成熱時,用大勺舀起來衝入不鏽鋼桶內(圖6),隨後續炒約30分鐘,見鍋裡的油呈深紅色時(圖7),放入黑豆豉和醪糟汁攪勻,關火。
7.把香料粉倒入不鏽鋼桶裡先攪勻(圖8),再淋白酒和勻(圖9),等加蓋悶制1天后(圖10),用筲箕過濾便得到油料和味料(圖11、圖12)。
技術關鍵:
1.炒料過程中加放牛油,主要是為了讓料油濃稠巴味,不過牛油的用量不可多。而用子彈頭幹辣椒和二荊條幹辣椒混合製成的餈粑辣椒,既是為體現辣味又是為突出香味。此外,由於幹青花椒麻味柔和、香味足,故其很適合用來調製煮魚底料。
2.香料粉不需要直接下鍋炒,而是要等味料炒好快離火時,才倒進去攪勻。還有所用到的各種香料要提前打成粉末,否則會影響出香的效果。因為炒的是煮魚的味料,故在給油脂加蔬菜料增香時,除了放常用的姜蔥、洋蔥、大蒜、芹菜和香菜外,還特意加入了藿香梗以提香。
3.郫縣豆瓣和餈粑辣椒放大炒鍋裡,一定要炒至不沾鍋不沾勺時,才換到不鏽鋼桶裡繼續炒(微 信搜.索關.注公 眾號 chushi86 看 更 多幹 貨),否則味料容易沾鍋焦煳。另外,炒味料時始終都只能用小火,並且是要持續炒三四個小時。
4.把味料炒好以後,最少也要燜一天才用。一天後,可根據味料的具體情況靈活決定是否還要繼續加熱,若是重新上火加熱,則需要再次悶制,以求最大限度地溶出辣味、麻味和香味。
紅湯石鍋魚兌湯和製作
製作:
1.取過濾出來的油料1500毫升到鍋裡燒熱,投蒜瓣爆香後,下入酸菜片、泡辣椒節、野山椒和泡薑片炒幾下(圖1、圖2),再放入幹味料150克炒勻(圖3),待摻入鮮湯燒沸後,調入鹽、雞精和味精,起鍋倒入石鍋內(圖4),撒上大蔥節、芹菜節、青椒節和香菜。上桌後,點火燒沸即成紅湯石鍋魚的湯料(圖5)。
2.把現殺的黃臘丁、小丁桂等下入湯料鍋裡,煮3分鐘再關火燜2分鐘,吃時現打原湯味碟。
說明:
1.在調製紅湯石鍋魚的湯料時,油料用得比較多,而幹味料用得比較少,這是為讓成菜看上去清爽。
2.加放酸菜片、泡辣椒節、野山椒、泡薑片等,則主要是為給魚肉去腥、提鮮、增香。
3.魚一定是用鮮活現殺的,並且是不碼味、不碼芡。煮魚時,也要遵循“先煮後燜”的原則,這樣才能讓魚肉細嫩入味。
4.在調原湯味碟時,一般都要加蒜泥、蔥花、榨菜末、韭菜末、香菜末、側耳根末、藿香末、酥幹豌豆、酥黃豆等,這也是為了豐富味道。
蔥香燒椒雞
原料:仔公雞220克,紙片筍80克,蔥花、姜、蔥各少許
調料:蔥香燒椒醬220克,花椒、胡椒、白芷、鹽、食用油各適量
做法:
1、紙片筍焯水後沖涼,放入碗中墊底。
2、仔公雞治淨,入沸水鍋,加姜、蔥、花椒、胡椒、鹽、白芷煮熟,撈出晾涼,剁成條狀,擺在筍片上。
3、倒入蔥香燒椒醬,撒蔥花,淋入滾油激香即成。
說明:蔥香燒椒醬的主要調料有青二荊條辣椒、青小米椒、大蒜、辣鮮露、美極鮮醬油、生抽、蠔油、雞精、味精、白糖、香醋、胡椒粉、藤椒油、熟菜油等。
鮮檸涼拌鯽魚
原料:鯽魚2條(約600克),熟鮮筍尖50克,檸檬片10克,小米椒碎20克,香菜、小蔥段各10克,薑片、蔥節、蒜末各少許
調料:花椒、鹽、料酒、白糖、香醋、辣鮮露、味精、花椒油各適量
做法:
1、把鯽魚宰殺治淨後,在魚身兩面剞一字花刀,入盆用薑片、蔥節、鹽和料酒碼味10分鐘。
2、淨鍋裡摻清水,放花椒、薑片、蔥節、料酒、鹽燒沸,把鯽魚下鍋並改用小火浸煮3-4分鐘,撈出來晾涼。
3、把煮熟的鮮筍尖放盤裡墊底,放上煮熟的鯽魚,再澆上用檸檬片、小米椒碎、蒜末、鹽、白糖、香醋、辣鮮露、味精和花椒油調勻的鮮辣味汁,最後撒上香菜和小蔥段,即成。
熱拌肥腸
在川菜中,肥腸一般用於滷食、乾煸,或者做成肥腸粉,而此菜是把肥腸煮熟後,趁熱加調料拌食。
做法:
1、把豬肥腸治淨,放入加有姜蔥、料酒的沸水鍋裡煮熟,撈出瀝水後切成條。
2、把肥腸條納盆,加蒜米、蔥顆、酥花仁、鹽、味精、雞精、生抽、白糖、醋、花椒麵、花椒油和紅油辣椒拌勻成麻辣味,裝盤後撒熟芝麻和蔥花,即成。
葷料洗澡泡菜
在傳統泡菜的製作中,人們覺得泡菜是不能使用葷類原料,只能用素菜類原料的。
而在上世紀90年代,川廚在廣州事廚時,借鑑了粵菜白雲豬手的做法,創新出一道爽口冷盤——泡椒鳳爪。
後經人潛心改良和創新,就形成了現代版的葷料“洗澡”泡菜(又叫“跳水”泡菜)。這種葷料“洗澡”泡菜,是指在短時間(1~3天)內,低溫泡製形成的一種特殊風味和口感的菜餚,成菜質地脆嫩、酸爽適口。
原料:豬耳1個(約350克)、 鴨胗6個、野山椒125克、野山椒水100毫升、青紅小原料:豬耳1個(約350克)、 鴨胗6個、野山椒125克、野山椒水100毫升、青紅小米椒100克、鮮青花椒100克、子姜100 克、大蒜75克、西芹75克、萵筍100克、檸檬2個、洋蔥75克、白蘿蔔150克、紅辣椒75克、胡蘿蔔100克
調料:白醋、鹽、味精、胡椒粉、礦泉水、白糖、料酒、白酒、老薑、大蔥各適量。
做法:
1、把豬耳和鴨胗洗淨後,放入開水鍋里加料酒、老薑和大蔥煮熟,撈出來晾涼,再把豬耳和鴨胗分別切成片。
2、子姜、大蒜切片;西芹、白蘿蔔、胡蘿蔔、萵筍去皮後,切成大一字條;洋蔥、紅辣椒切成大一字條;青紅小米椒對剖成片;野山椒切成小節;檸檬切塊。
3、取不鏽鋼盆,放入子薑片、大蒜片、西芹條、胡蘿蔔條、白蘿蔔條、萵筍條、洋蔥條、紅辣椒條、青紅小米椒片、野山椒節、檸檬塊、鮮青花椒、鹽、白糖、味精、胡椒粉,並倒入白醋、白酒、礦泉水和野山椒水拌勻,再加入熟豬耳片和熟鴨胗片攪拌均勻,最後用保鮮膜封好盆口,放入冰箱冷藏室裡泡製1天,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