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術之道貴在知鬆緊,什麼是鬆緊?它不是指肌肉的緊張與鬆弛,而是指筋骨始終撐開勿回縮,此為緊;肌肉始終鬆弛勿緊張,此為松。
形意拳與其它拳種一樣,都講究鬆緊。形意拳術獨到之處在於勁力,我們稱之為混元勁,這種勁屬於混元炸力,通俗說就是炸藥包爆炸時的狀態,是一個圓形炸開的形式。
這種炸力前輩們總結為“形不破體,力不出尖”,圓形炸開,沒有一定的方向,自然不會出尖了。
拳術之道貴在知鬆緊,什麼是鬆緊?它不是指肌肉的緊張與鬆弛,而是指筋骨始終撐開勿回縮,此為緊;肌肉始終鬆弛勿緊張,此為松。形意拳與其它拳種一樣,都講究鬆緊。
形意拳術獨到之處在於勁力,我們稱之為混元勁,這種勁屬於混元炸力,通俗說就是炸藥包爆炸時的狀態,是一個圓形炸開的形式。這種炸力前輩們總結為“形不破體,力不出尖”,圓形炸開,沒有一定的方向,自然不會出尖了。
練出此混元勁的基礎是什麼?有二個方面:
一是骨肉分離,就是肌肉始終保持一種鬆弛狀態,筋骨在意的驅使下做出相應的動作,也叫用意不用力;
二是丹田內氣鼓盪,以氣催力(筋骨之力);內氣為爆發點,筋骨為支撐點。就是說內氣是發動機,筋骨是傳動軸。
怎樣做到骨肉分離?這是一個鬆緊的轉換過程,肌肉先松是關鍵。真正的肌肉鬆是怎樣達到的?它並不是意念的驅使,而是緊極而生松。只有在站樁中才能真正練出肌肉的真松。
我們站樁時達到臨界點,也就是大腿肌肉緊張到一定程度,產生劇烈的抖動,頭上汗如雨下,心臟跳動劇烈。
我們不斷重複這種狀態,突然有一天,全身的緊張勁消失了,整個身體一下子鬆弛下來,肌肉鬆弛到極限,彷彿面和稀了自己就往地上掉一樣。
而筋骨卻連成一片,撐開得很瓷實。這就是真正的鬆緊了。當然這不是一年半載能達到的程度。能堅持過這一關的人應該少之又少。
肌肉真正的鬆了我們在練拳乃至站樁時,氣血才能通暢,這樣練拳才有意義,利於健康,更能出功夫。
我們練五形拳時,一定要保持筋骨撐,肌肉鬆這兩種對稱的緊與松。以丹田鼓盪為動力之源。如此才符合拳理中的形松意緊,以意領氣,以氣催力。
所以知鬆緊是練拳的關鍵,而真正達到鬆緊是需要毅力的,你要想做到一觸即發,炸力不斷,就要走這一程式,否則只是自我陶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