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老師 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繼續探討,《史記》之五帝本紀。
當黃帝在兩個兒子繼位問題上,正當頭疼之際,上蒼給了黃帝一個絕好的機會,或者說聖王的智慧德能,能恰到好處的利用天時地理人和。
什麼機會呢?
我們看原文
【昌意娶蜀山氏女
曰昌僕 生高陽】
二皇子娶了名叫昌僕的四川籍女子,給黃帝喜添了一位王孫,要說得個孫子很平常,太史公 司馬遷為什麼,要特意的在此做個特寫呢?
這個孫子跟其他孩子不一樣,從小就超過了他的父親,伯父 還有爺爺。
為什麼這個孩子如此的優秀呢?
一個是他天生資質好,再就是他生在聖賢的家庭,人生經歷不一樣,孩子出生在軍旅當中,經常見習父親動用軍工等事,耳濡目染 這孩子又好學,常期以往,他從小就成了一個天才的軍事家,小小的年紀就懂的排兵佈陣,不像一般的小孩貪玩,而是經常跟在父親的後面,指揮做戰。
很多問題,他的思維比父親更銳敏,後來他長大了,祖父將他接回京城,他又跟著祖父上朝處理公務,看祖父的好樣子,待人接物頗有大家風度,
不久以後便成為祖父處理朝政的得力助手,祖孫兩位聯手治國,這讓年邁的黃帝輕鬆了許多,很多奏摺遞上來的時候,這祖孫兩個分而閱知。
遇到奏摺裡面有重大的事情,這孫子給祖父看,一般的小問題他自己就處理了,這個孩子叫什麼名字呢?
【昌僕 生高陽 高陽有聖德焉】
這個孩子名字叫高陽,是位天生聖人,先天資質好,又有聖賢的祖父與父親,手把手的培養,所以他的人生,沒有走一點彎路,所接受的都是正能量,當然所發揮的也是正能量,跟隨祖父治理朝政,照顧祖父的起居生活,溫良恭儉讓,在朝中比他的伯父與父親,更得人心。
為什麼呢?
這孩子從祖父那裡,還有他獨特的觀察到,兩班文武之間的情緒,他也看出了,祖父對任用伯父,或者是父親當皇帝,困難重重。
這個聰明的孩子就做了調和劑,經常在兩班對立面當中做調和,因為他是孫子輩,朝臣大眾都有隔輩親的這個感覺,縱然一派護著大太子,一派護著二世子,中間有一些糾葛。
因為這個孩子的調解,倆派人和氣得多了,這讓皇帝感到非常的欣慰,時間久了,人們都愛上了這個孩子,遇到祖父身體不適,或者其他不方便,黃帝乾脆就讓高陽代理朝政,百官沒有不服從的,這是黃帝有意培養他呢,還是當爺爺的偏心不培養大兒子的孫子?
因為當時大太子生的都是女孩,祖父原本替第三代國家領導人選操心,把這個孩子接回京城,讓他習見處理朝政的常識,早早的培養他,並沒有讓他接自己的班,馬上當皇帝,皇帝他是這個用心,後來大太子玄囂確實生了兒子,那已經是黃帝駕以後的事情了,原本準備將孫子當做第三代國君,可是做祖父的越來越衰老,行動艱難 朝不保夕。
兩個兒子由誰繼承王位之事,又懸而難決,萬般無奈之下,黃帝宣詔兩個兒子同時進京,商量重大事務,父子三人推心置腹權衡目前的利弊,都心事重重。
兄弟兩個也深知朝中分為兩派,其中誰當國君,都會引發另一派的情緒激烈,為此 ,父親就提義說為了天下蒼生,為了國家安定團結,我們就順水推舟讓高陽繼承王位,這樣兩班人都沒話說了,高陽跟在皇帝后面,成長起來的人物,不向著那一派,也不向著這一派,一碗水端平,這兩派人他沒有什麼意見。
這是一個聖賢家庭,本該繼位王位的大太子,聽了父王的提議以後,不假思索的答應了父親的安排,大太子玄囂跟父王皇帝一樣,對於王位他並不熱衷,心態平衡 。
並不執著誰非得當皇帝,一度他要讓位給弟弟,但圍繞著他的一幫朝臣,哪肯答應呢。
弟弟也一樣,竭力支援兄長登基,可圍繞著他的群臣,同樣不答應,兄弟二人深知其中危機,正愁沒有辦法
這下父親讓孫子直接繼位,兩派都息火了。
而且小小高陽的政績優異,超出一切人的意料,這孩子人品端正,對老一輩朝臣禮節周到,沒有人不喜歡他的,高陽登基那天,朝中皆大歡喜,兩派勢力比自己擁戴的大太子,二太子登基,還要高興。
高陽在一片吉祥快樂的氣氛當中,順利繼承了王位,就是五帝之第二帝,顓頊帝。
從此以後,朝中的兩派勢力放棄了對立,一心一意輔佐新君治理天下,不久以後一代聖王黃帝,輕鬆愉快的壽終正寢,帝顓頊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年紀輕輕的顓頊帝,能夠治理好國家嗎?
他將祖父駕崩了,他要將祖父安葬在什麼地方?
我們再看經文
【帝顓頊高陽者
黃帝之孫而昌意之子也
靜淵以有謀 疏通而知事
養材以任地 載時以象天
依鬼神以制義 治氣以教化
絜誠以祭祀
北至於幽陵 南至於交址
西至於流沙 東至於蟠木
動靜之物 大小之神
日月所照 莫不砥屬】
從王孫顓頊順利繼承王位之事來看,中國老百姓掛在口上的,家和萬事興,到任何時代都是傳家之寶。
家庭不和 日子就難以發達,大家不妨仔細觀察,整天打鬧爭吵的家庭,煩惱事一大堆,百事不興 而且災難頻繁,生在聖賢家庭是最大的幸事。
這不一場潛伏長時的重大危機,在黃帝家族,聖王的父親與聖賢的王子,還有聖賢的王孫,四個聖人善巧方便之下,終於化解開了。
在此之前天下的有識之士,都看出了這一危機,都替皇帝家族捏著一把汗,現在聖王顓頊順利繼位,自然界也跟著出現了種種的瑞相。
什麼呢?
鳳鳴龍吟 彩雲飛揚,還有天人從空降來,送來種種賀禮與祝福,那本該做帝王的大太子玄囂,他做出的偉大的犧牲,後面果然就沒有帝位了嗎?
當然不會
印度釋迦氏說 能捨則能得,他這輩子沒有做帝王,但在他的孫子輩,也出了一位聖王,他的孫子繼承王位,就跟這次顓頊繼位一樣,也是聖王 任人唯賢,人一生所做的善惡行為,不是報在自己的身上,就是報在兒孫的身上,這是活著的人所看到的現實果報。
其實真相遠不是這些,做惡做善,受報最深的還是當人,只是他今生今世沒有機會消受,而轉到下一世而已。
雖然活著的人對他的來生無法觀察,但從他後代這裡,多少能看出一點端隙。
這話對年輕人來說,年輕人不相信,但說給四五十歲的人聽,大家基本上都認同,人生的經歷告訴我們,惡有惡報 善有善報,誰都逃不了。
我們回到話題上來,顓頊帝有何德何能,感得如此瑞象頻現?
瑞象的出現有什麼好處?
顓頊聖帝是國家人民的福祉,教化民學聖學賢,感的上天垂顧,瑞相的出現當然是好事,說明一代聖王治理之下,天下有一大批人學聖學賢,會成聖成賢。
首先他將他的祖父藏在橋山,山清水秀的地方,四時祭祀 毫不馬虎,再者是撫育萬民 大赦天下,深得老百姓的歡心,印度釋迦氏降生的時候,就有種種希有瑞相,後來他的座下弟子,有不少證阿羅漢果者,聖王帶頭力行聖教,文武百官與普通百姓自然效法。
帶頭的力量太重要。歷史的長河源源不斷。時間匆匆而過,貴在有人覺悟回頭 超凡脫俗,生生世世為人民造福,不做惡事,能將這種精神發揚下去,永不改變,就是印度釋迦氏所說的成fo,做fo事業。
我們再看經文
【帝顓頊高陽者
黃帝之孫而昌意之子也
靜淵以有謀 疏通而知事】
短短的幾個字,就將一代聖王的形象躍然紙上,讓我們一眼看出,顓頊帝是個不同凡響的偉大人物,他到底偉大在哪裡呢?
他的偉大繼承了祖父,而弘揚祖父, 一代聖王成功的培養了,下一代聖王,帝顓頊 他的祖父是聖人,父親昌意也是聖人,包括他的伯父,祖母與母親也是聖人,作為富二代官二代的帝顓頊,很多人可能認為他的日子很好過,他很幸運。
真是這樣嗎?
世界上哪有好過的日子,我們的好過日子的標準是什麼?
俗人眼中的所謂好日子,是有錢有勢 吃盡穿絕,威風無限 佔盡天下風光,如果用此標準衡量生活質量的話,那我們看看,帝王的日子並不好過,不說天下大事有操不完的心,就說身後的三宮六院,女人們之間的爭風吃醋,明爭暗鬥 ,就夠頭疼的。
一不小心開翻了車 天下大亂,留下萬古罵名,這臉往哪裡放呢
皇帝這個位子好像真不好坐,由此來看,世界上真的沒有好日子,古人曰 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這個安樂就是不作為,貪圖享受,這是置你於死地的,不是什麼好日子。
而想讓天下安危長治久安,一代帝王就要有憂患意識,娑婆世界人心複雜,為王的要治國平天下,沒有憂患意識,你能治理好國家嗎。
太平天子顓頊帝,在他執政期間,如何能做到海安河清,保住祖父創下的江山,讓人民安居樂業呢?
這實在是個艱鉅的任務。
首先富貴榮華與高權重位,對一個年輕人的軟化與腐蝕,遠遠超過了逆境,逆境能使年輕人自強,而順境則讓年輕人墮落,他能在如此順境當中,潔身自好 不忘初心嗎?
中國老百姓經常說,少年受貧是財富,年輕享福是禍端,細細思來這話的道理太深刻,顓頊帝以王孫的輩分而繼位,他當時很年輕。
孔聖人說 ,少戒色 壯戒鬥 晚戒得,面對著他的,不僅僅是治國平天下,還有一系列的感情糾結,也就是說他的人生才剛剛起步,他所面臨的是表象安靜,其實驚濤駭浪的現實,他如何能順利的走好自己的一生?
完成自己的政治使命呢?
太史公記述顓頊帝的文字並不多,但正是現代人所說的,但短新聞大內容。
這位年輕天子 一代聖王,自然知道,眼前暗伏的危機,所以他從來沒有放鬆過自己,自從他登基以來,就有各路小人財色拉籠他,收買他,他都用善巧方便回絕了,他知道自己肩上挑著天下蒼生,一絲不苟 不敢觸犯道德。
我們再看原文
【靜淵以有謀 疏通而知事】
這是帝顓頊的禪定功夫
【靜淵】是他的深沉穩重,不耽酒色。
【疏通】是他的業務精熟,人情練達。
這位年輕人是天生聖人,少年老成 ,知道剋制自己,能夠剋制得住自己的情緒,平生愛好兵法,愛好研究經濟發展,其心思與精力,都用在治國平天下上,執政期間他經常招見朝中賢良,研究種植蠶桑,通宵達旦 ,深得朝中忠良的讚歎。
老一輩朝中的賢臣,都暗暗佩服這個年輕人,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他的祖父優秀,第一代領導人優秀,第二代領導人比第一代更優秀,天下老百姓的福氣啊。
正因為他嚴於律己,初始執政期間,小人無機可乘。
我們看到下屬們對於領導,唯唯諾諾,表面上非常的恭順,裡面果然都是好人嗎?
都是對自己忠心耿耿的嗎?
好人少,中流砥柱只是少數人,大多數人是什麼?
打擦邊球的中間派,誰得勢他跟誰走,領導什麼樣,他們跟著見風使舵
正義力量得勢,這些人也能跟著,發揮自己的正能量,而邪惡力量得勢,這些人則為保全身家性命,違心的跟著奸臣走,這就是人心難測。
這就要當頭的國家領導人,有智慧 有德能 有善巧方便,為下屬帶好頭,一國之君大旗不倒,不貪色 不貪玩,心思用在治理國家上,小人就不得其便,小人拉籠腐敗頂頭上司,用什麼手段?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不是女色 就是珍玩,而領導人不貪色不貪玩,明察秋毫 一生正氣,小人還有什麼辦法?
印度釋迦氏說的魔由心招,自己心裡沒有魔,外魔就無法靠近,釋迦氏說的魔是什麼?
魔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缺點,你的缺點會給你招來種種的不如意,甚至殺身之禍,色字頭上一把刀,小小在世人看起來的不起眼的淫慾,往往能置人於身敗名裂,身首異處,不可不小心,印度釋迦氏讓我們修行,修行是幹什麼?
就是把自己的所有的缺點,不合乎論理道德的缺陷,完全的改正過來,這就叫做修行。
成fo也就將自己所有的缺點,完全改成正確的,沒有一點缺點的人,這就叫做fo
聖王顓頊帝,是個心地乾淨的國君,一班小人圍著他左察右看,就是無縫可入 ,只好做罷,那後來怎麼樣呢?
顓頊的一生還很長久,他有沒有先善後惡,中途跌倒呢?
今天時間到了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