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去世舉辦的喪事上需要擺祭桌。祭桌是哪些人擺的呢?一般是出嫁的女兒、侄女、孫女、外甥女、外孫女等。
擺祭桌需要準備哪些東西呢?要知道這個答案,先要分清祭桌種類。祭桌分豬頭祭和果祭,種類不同需要的東西差別也很大。
豬頭祭一般是出嫁的女兒擺的,如果死者是女的,孃家人也可以擺。如果死者沒有女兒,以上其他人家也能擺。
下面以出嫁的女兒擺豬頭祭為例,對擺祭桌作一些介紹。
豬頭祭需要的物品:豬頭一個,活公雞一隻,鯉魚一條,被子或毛毯一個,花兩盆,水果五種,茶食五種,蠟燭兩支,香,鉑紙等。女兒還要準備一桌酒菜(可向主家辦酒席的大廚購買)。
東西準備好了,正吊的那一天,在約定好的時間,到約定好的地點。地點一般選在主家附近某個十字路口,時間一般都在早上九點多鐘。
這時候主家會派人來迎祭桌。迎祭桌的隊伍一般有孝子,吹喇叭的,抬祭桌的,擺祭品的等組成。
祭桌上會擺著白鞋,這是主家送給擺祭桌人的,有幾人送幾雙(事先統計好尺碼)。
到了地點,擺祭桌的人換上白鞋。孝子跪在祭桌前,擺祭品的人把祭品擺放到大桌上。這過程中,抬祭桌的人和擺祭品的人,會向擺祭桌的女兒家討紅包和煙。
紅包和煙到手後,抬祭桌的人在喇叭聲中,把祭品抬到主家。然後擺祭品的人再把祭品擺到靈棚中的大桌上。同時也要把女兒家事先定的酒菜擺到大桌上。不過端菜的人也會向女兒家討紅包或煙。
如果貼字,女兒家還要用一百元紙幣,貼一個“奠”字掛到祭桌前。貼字的金額一般都在幾幹塊錢。現在為省事,都在紙上寫上貼字金額,掛在大桌前就可以了。
至於果祭就簡單多了,一般都是水果,茶食,花,好一點的會有被子或毛毯。
那麼祭桌上的祭品怎麼處理呢?正吊那一天,其他儀式都結束後,女婿就到靈棚裡的祭桌前,為去世的老人敬菜敬酒敬祭品。敬完之後,桌上的水果和茶食當時就讓孩子們搶去。
主家所剩的也就是豬頭,公雞,鯉魚。但處理這三樣東西也有講究,其中公雞主家不能留,也不能殺吃,只能賣掉。魚可以留吃,豬頭如果主家有人會打理也可以留著,但大多人家都會賣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