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片。”這是英國詩人約翰·多恩的一句詩。
是的,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人類的社會性決定了絕大多數人都離不開社會交往,而社會交往則離不開溝通,溝通是銜接人與人的橋樑。我們在日常的工作、學習、生活過程中會發現,溝通順暢的時候往往事半功倍,心情也會變得愉悅、舒暢,而溝通不順暢的時候事情則推進很慢、或者無法推進,甚至會產生衝突、對抗與傷害。所以,溝通是一切社交活動的開始,也是一切社會行為的基礎和關鍵。
什麼是溝通?
溝通是一個資訊傳遞、情感交流、思想碰撞的過程,而它的方式不僅限於語言很文字,還包括肢體動作、表情神態、行為態度等多方面。我們常說或者表現出的“我不想和某某人溝通”,也只是我們不想與他做語言或文字的交流,而態度上的溝通已經在傳遞。所以,從人與人開始接觸起,溝通已經在進行了。
我們為什麼需要溝通?
我們為什麼要溝通?或者說溝通的目的是什麼?溝通的根本目的是求同,是在資訊傳遞、情感交流、思想碰撞的過程中達成思想、感情、利益、價值上的共識或者一致性。當然,在達成這一根本目的之前,在整個鏈路中的各個環節上,會有不同的分拆目的或階段目的,比如:建立關係、維護關係、增進感情、化解矛盾、減少障礙、避免糾紛和衝突等等。所以,溝通又像是社會關係的疏通劑、潤滑劑、助燃劑。
為什麼有些時候我們會感到溝通乏力或者不順暢?
溝通是一個雙方或者多方的事情,是一個“傳遞——接收——反饋”的迴圈通路,當我們感到溝通乏力或者不順暢時,一定是通路里的某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而這個問題有可能是單方造成的,也有可能是雙方或多方都存在的。
首先是傳遞環節,被傳遞資訊(資訊、情感、思想等)的客觀性、清晰性、完整性、邏輯自洽性,傳遞時機、傳遞的方法與態度是否合適都影響著資訊接收方的判斷和反應,造成混淆、誤解、排斥與牴觸,從而改變溝通的走向,甚至變成消極溝通和拒絕溝通。
其次是接收環節,資訊接收是否完整,對資訊的理解是否透徹,接受態度是否開放、友善,都會對資訊分析處理的走向產生影響,從而影響對資訊的反饋。
最後是反饋環節,反饋環節與傳遞環節差不多,只不過是資訊經過處理、加工後的一種反向傳遞,除了傳遞環節的問題,反饋的時效性也會是一個比較大的影響。
我們應該如何進行良性的、有效的溝通?
良性的、有效的溝通可以減少和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反之,惡性的、無效的溝通,會引發、激化衝突和矛盾,增添阻礙、降低效率。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進行良性的、有效的溝通,避免惡性的、無效的溝通呢?
第一、保持平等與尊重。
良性溝通的首要前提就是平等與尊重,正如我們前面所講,溝通的根本目的是求同,良性溝通則是在異中求同。而異中求同的前提就是平等和尊重,大家站在一個水平面上溝通,更多地去關注事實本身及其客觀屬性,而不是其他的一些什麼。尊重並支援他人表述與表達的權利,對於好的觀點、想法和成就給予讚許、贊同和認可;同時,要做到自尊自重,這樣才能夠充分表達和展示自己的信心,明確表述自己的目的、澄清自己的動機;這也是一種合作式求同,這樣才能求同存異、相容幷包、互利共贏、持續發展。
當然,求同也有其他兩種方式:壓制式求同和妥協式求同。這兩種方式在家長與孩子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上下級之間,甚至同事之間、朋友之間都並不少見。但是沒有誰是全知全能的,沒有誰永遠是對的,也沒有誰天然有義務服從。這種溝通基本都是建立在不平等、沒有互相尊重的基礎之上的,總有一方是被壓抑或者自我壓抑的,會滋生負面情緒,久而久之便會積重難返,最終會以消極對抗、暴力對抗或者自我消亡的形式爆發。我想,這是任何人都不希望看到的,所以倒不如多給予平等與尊重,防患於未然。
第二、學會傾聽。
會說的不如會聽的,學會傾聽才能保證對資訊接收的充分與完整,而且才能更準確、更清晰的做出分析判斷、做出更合適回應。我們經常在自己或別人的溝透過程中發現這樣一個現象,溝通雙方都急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忽略了去聽對方在說什麼、遮蔽了有效資訊,導致了大家都在雞同鴨講、各說各的,到最後也沒能溝通出一個結果或者可行性方案,時間卻也浪費了。還有一種,在對方表述完自己的觀點後,會先急著給出一個肯定或否定的判斷,然後卻向著他判斷的反向標註了自己的觀點,這顯然也是沒有認真聽別人講話的表現,也是一直不尊重的表現。
有一句話好像是這麼說的:“我們用三年的時間學會說話,卻要用一生的時間學會閉嘴。”我們太著急地去展示自我了,就喪失了接收和感受的耐心,最後不過困在自己的世界裡兜兜轉轉。學會傾聽,傾聽不只是聽,也是看、是觀察、是分析、是感受、是理解。多傾聽、少判斷,儘量不要去打斷對方,聽完之後最好能複述出對方表述的核心資訊,這不僅能表達對對方的尊重、增強信任感、樹立良好印象,同時也是對自己的“溫故知新”,這樣更能過濾掉混淆資訊,挖掘出溝通物件的境遇與核心訴求,從而更好的缺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第三、保持一顆同理心
音叉擁有同樣的頻率才會實現共振,因為共振而發出的聲音才叫作共鳴。溝通也是如此,只有擁有一顆同理心才能達到共情,以共情為基礎的一致性才是真正的共識。也許我們永遠無法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但是我們可以努力地去換位思考,換位思考是同理心的第一步。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子非我,焉知我不知魚之樂?”很多時候我們不理解別人的言語和行為,是因為我們處在一個旁觀者的視角,只有當我們站在他們的位置和角度上時,才能體會到他們的經歷與境遇,也更能理解他們的想法想法和動機,才能更充分的去溝通和解決問題。所以,在溝通的過程中,要儘量地除不良情緒,多做換位思考,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對事實和感受做出回應,對積極樂觀的感受做出回應,才能做出更理性、更深入的溝通。
第四、學會提問、探尋與引導
演員遇到好的對手,才能激發出更好的演技,溝通也一樣。一個好的溝通物件是一次良好溝通的必要因素,那怎麼才算是一個好的溝通物件?除了上述三點之外,學會提問、探尋與引導也是良性溝通的必要因素。我們都知道孤掌難鳴,溝通得不到好的引導和反饋也一樣很難繼續,不是每個人天生都擅長溝通與交流,所以溝透過程中至少有一方是引導者。
學會“提好的問題”是正向引導的第一步,那什麼樣的問題才是好的問題?第一、積極的問題,積極的問題更能引導對方分享的慾望和動力;第二、開放的問題,不拘泥、不設限才能有更多的延展性和拓展空間;第三、能夠發掘動力的問題,比如興趣愛好,比如擅長的領域,都是開啟話題的好方向;第四、能夠發掘障礙的問題,發現問題才能解決問題;第五、有點拔高的問題,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大家都需要不斷突破。
透過引導、探尋的方式鼓勵對方積極參與溝通,透過提問的方式去啟用對方的思維,也是溝通能夠有序、良性進行的必要因素。
第五、保持開放與善意
“坦誠開放,與人為善”是破冰和營造氛圍的最好方式,也是化複雜為簡單的最好方式。人是很容易察覺出他人的心機、戒備、敵意或者惡意的,而一旦感受到這些負面情緒,便會自動進入到防禦狀態。而這種狀態一旦形成,也就很難化解,會給溝通造成很大的障礙。所以溝透過程中一定要保持開放與善意。
恰當地、適時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主動地、積極地分享自己的經驗和認知,但是不要去全盤地否定或者替代別人的看法,自己的意見、經驗僅作為補充意見提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任何事物都有他的優點和缺點,所以不要全盤去否定與替代,也不要對抗,最好是以迂迴的方式,用一些側面的、客觀的案例去影響、改變對方的看法。況且甲之蜜糖,也很可能是乙之砒霜,所有事情也要因時因勢,一切為對方或者為共同的目標服務。
人生於世,溝通是一門難以繞過的必修課。它可以帶給我們快樂,也能夠傷害我們的身體;它可以給我們帶來榮耀,也可以陷我們於危機。希望大家都能好好溝通、良性溝通,讓溝通為我們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