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凡是有戰爭的地方必會血流成河,家園變成了廢墟,滿目瘡痍,百姓們流離失所。
在不同時期的戰爭中,都會湧現出很多英雄豪傑,比如古有花木蘭馳騁沙場,而在近代中巾幗不讓鬚眉的女英雄中,陳康容就是其中的一位,她被人們尊稱為“最美的女教師”,那麼在她的背後又有哪些令人動容的故事呢?
家庭背景顯赫卻是有志青年
陳康容於1915年在緬甸一個華僑家庭中出生。她的父親曾留學過日本,還參加過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此後,就來到了緬甸,並在當地開了一家照相館。因為陳康容的父親照相技術很好,待人又熱情,所以他的生意非常紅火,這也讓陳家變得越來越有錢。與同齡孩子相比,陳康容可謂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富家小姐,衣食住行樣樣都不用發愁。
然而小小年紀的她從來都不喜歡依靠他人,在陳康容眼裡,她認為今後自己所想要的一切,都是靠自己的雙手和努力換來的,而不是藉著父母的光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可以說,當時的陳康容生活得是無憂無慮的。如果沒有發生後來的改變,或許陳康容一直都是一位富有才華喜歡讀書的人,嚮往憧憬著未來的美好生活。然而這一切,卻都在她15歲那年戛然而止。誰也不曾料想,就是這樣一位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最後卻會走向革命的道路。
15歲的陳康容跟隨父親回到永定探親,那時的中國早已是炮火連天,百姓處於水火之中,食不飽腹,而且國內局勢十分緊張,這一切都被陳康容看在眼裡。如果不是她這次跟隨父親回國,或許陳康容可以成為一名知識女性,在異國他鄉安安穩穩地度過一生。然而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第二次選擇的機會。既然選擇留下來今後要報效祖國,陳康容便發奮圖強,以優秀的成績考入了廈門大學。
在這裡,她接受了先進的思想文化教育,對於祖國內憂外患的境況,她感到十分擔憂。作為一名有志青年,陳康容想為國家盡綿薄之力。在學校,陳康容不僅勤奮苦讀,而且還積極參加各種革命活動,滿腔熱情的她向身邊的同學傳播著關於抗日救國的進步思想。只要學校組織各種活動,陳康容都會參與其中,向身邊的同學廣泛傳播抗日救國的思想。她曾表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不能只當苦讀的書呆子,想要前程似錦,就必須先要把這些侵略者趕出中國。”
在語文課中,她喜歡讀關於高爾基、丁玲等人的名著,在音樂課中,她還會教其他同學共同演唱抗日歌曲,還帶頭排練各種文藝社團中的話劇,宣傳抗日思想。1937年,成為革命積極分子的陳康容有幸與中共廈門工委接上關係,並加入了共產黨的革命隊伍中,並積極投身於抗日救亡的運動中。在廈門的大街小巷中,陳康容帶頭教大家唱抗日歌曲,還參加了地下黨婦女支部,經常參加慰問抗戰將士。
以教書做掩護,卻不幸被捕入獄
按照黨中央的指示,陳康容來到了閩西山區,參加了第一期抗日救亡幹部培訓班。在接受培訓過程中,陳康容結識了黃會齋。黃會齋是海南人,他曾在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1932年的時候到蘇聯留學深造。而黃會齋也被陳康容爽朗的性格深深吸引住,在培訓班中,她們經常在一起探討抗戰方面的理論知識。一來二去,兩個人對彼此都有了深入的瞭解,在愛情的火花擦出後,沒多久,兩個人就確立了關係,陷入了愛情的墜河中。
而作為家裡的掌上明珠,父母一直希望陳康容能夠回緬甸,在他們的身邊安安穩穩的工作,然後結婚生子平平淡淡度過此生。為了不讓女兒在外吃苦受累,陳父多次致電催促陳康容儘快回到緬甸。但意志堅定的陳康容告訴陳父:“國家有難,我不能在這個時候當逃兵,我一定要將革命進行到底。”對於陳康容的選擇,他的父母雖然很無奈,但因執拗不過她,也不得不欣然同意了。
短期的特殊培訓結束了,隨後陳康容又被我黨委派回到了老家岐嶺成為了一名教師。從表面上看陳康容是教書育人,但其實她是用教師身份做掩護,秘密開展抗日救亡宣傳工作。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她都會召集有志青年,秘密開展抗日救國思想宣傳,而且她還動員廣大婦女同志,學習文化知識。
沒多久,陳康容就成為了這裡最美麗的女教師。而此時的陳康容與黃會齋的感情早已變得堅不可摧,他們都是革命志士,在他們心目中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將革命進行到底。在1938年的下半年,陳康容與黃會齋喜結連理,變成了革命夫妻。而在1940年,黃會齋接到了上級的命令被調往到贛州中心縣委組織部工作,陳康容卻依舊在岐嶺以教書做掩護,堅持開展革命地下工作。
當汪精衛投靠日本鬼子,淪為漢奸以後,他為了獲得日本鬼子的信任,開始動用大量的特務和漢奸肆意妄為的抓捕我黨愛國人士和潛在地下工作的革命黨人。在1940年7月份,由於我黨內部先後出現了很多叛徒,這也就陳康容的身份遭到了暴露,此時上級緊急為她發來了迅速轉移的通知,要求她立刻收拾好行囊到深山老林中進行隱蔽。殊不知就在陳康容準備離開的時候,忽然有保安團把她的住處包圍住。
陳康容感覺到情況不對勁,她立刻把準備發給上級彙報情況的紙片吞入肚中。就這樣,陳康容不幸被捕入獄。而此時她曾經的廈門同學張耀生早已叛變,為了說服陳康容與他為伍,張耀生不斷對她洗腦,還告訴她只要老實交代,前途無量,何苦在這裡受委屈。而對於張耀生的話,陳康容完全是置之不理並拒絕了他。
獄中遭到非人般待遇
敵人看到陳康容不為所動,於是又立刻提出了更優渥的條件,不僅加官封爵,而且還讓陳康容以後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面對這樣的誘惑,換做其他人或者早就改變心意,而陳康容依舊堅定不移,她狠狠地向敵人吐了口水說道:“你們痴心妄想,想要我投降,沒門!早晚有一天,你們這些人都會被趕出中國的。”敵人的計劃落空了,於是最終咬牙切齒對陳康容實施了嚴刑逼供。
為了撬開陳康容之口,敵人將她綁在了一個大柱子上,每次用皮鞭沾鹽水抽打她的時候,敵人都會逼問她:“到底要不要招供,到底想好沒?”,每一次陳康容都會態度堅決地回覆說:“就是死也別想從我這裡得知半個字。”一鞭鞭打下去,陳康容多次因無法忍受疼痛出現了昏厥。而不肯就此罷手的敵人,會拿冷水直接潑到陳康容的臉上,刺激她醒來。在用皮鞭抽打陳康容三天三夜後,她的身上體無完膚,一條條血痕,印證了敵人是多麼的殘酷無情。
可即便如此,陳康容依舊沒有向敵人屈服。行刑逼供了整整三天,就連敵人都感到有些精疲力盡,看到此時的陳康容依舊不願意鬆口,喪盡天良的敵人很快失去耐心,徹底決定放棄她。不過在敵人眼裡,他們不想讓陳康容痛痛快快就死掉,而是想到更為殘忍的方式去不斷折磨她。泯滅人性的敵人把陳康容帶到了荒郊野嶺之中,用鋒利的屠刀把陳康容身上的皮層層割掉,然後挖了深坑,將她推入坑內進行活埋。在犧牲的前一刻,陳康容拼盡全力高呼著:“中國共產黨萬歲!”
壯烈犧牲的陳康容,年僅25歲。得知妻子犧牲的訊息,黃會齋悲痛萬分,為了紀念陳康容,他還特意改名為黃康,又繼續投入到革命的鬥爭之中。1944年,中共閩粵邊委在永定金豐大山鼓坑成立“康容支隊”,繼續堅持開展武裝鬥爭,透過這種方式表示對陳康容的深切紀念。
面對死亡,陳康容毫無懼色,大義凜然,她與敵人頑強抵抗的壯烈情景和軒昂氣勢,永遠浩氣長存。我們很難想象,當時的陳康容承受了怎樣的痛苦和折磨,為了革命事業,為了黨和國家,為了心中的信仰,陳康容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
如果她沒有選擇留在中國,如果她沒有選擇參加革命,而是選擇另外一條父母為她鋪好的路,或許陳康容的結局就會有所改變,但是為了保衛祖國,她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她的愛國主義精神永遠被世人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