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躺平指數(ID:moneymakingsecrets),作者:躺姐,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2022年石油世界的變故發生得非常突然。表象上看:國際原油價格已經連續三個月大幅度上漲,一度突破95美元/桶大關;標普500能源指數今年漲幅已經接近24%;幾乎所有石油上市公司都預告了數年來的最高業績表現。
而在一個多月以前,大多數主流投行對於今年油價的判斷還維持在70美元/桶左右,市場還遠沒有形成更高油價的共識;但在現在,一份執行價為110美元/桶、到期日為2022年12月的期貨合約的看漲期權價格已接近4美元,而且依然有很多投資人在購買這些期權——他們都在等待更大的收穫。
市場的共識在短時間內很難大幅度扭轉,這是基於疫情之前、長期以來形成的油價預期邏輯。在所有人都把油價飆漲的原因歸於東歐的緊張局勢之外,我們認為原油市場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在今年會將全年油價導向到一個大機率上漲的局面。
一、需要調高對需求的預期
從公開的權威報告資料看,供需緊張似乎是突然開始加劇的。上個月,國際能源署(IEA)釋出了一份報告,報告根據全球2021年的供需情況推測,石油庫存應該在2021年增加6.6億桶(相比2019年);但經合組織(OECD,成員國包括38個西方發達國家)的庫存資料報告中卻顯示,2021年的原油庫存相比兩年前減少2.2億桶,說明供需狀況遠遠要比預期的緊張許多。
而在調整了統計的口徑之後,IEA修正了2007年以來的石油需求資料,過去15年裡,全球有29億桶原油的新增需求被發現,相當於美國戰略石油儲備量的五倍以上,平均每年接近2億桶。這些原本“消失”後突然出現的原油需求,或許正是這一輪油價飆漲背後的邏輯。
造成這2億桶缺口的原因有很多,或許是產油國報高了產量,或許是這些機構低估了需求。儘管經合組織(OECD)國家的石油儲存會定期公開,但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並不會對外披露庫存狀態。考慮到中國已經是世界上原油消費量最大的國家,這一部分的庫存資訊缺失,或許會讓IEA的供需預期受到影響。
不過,在我們多方瞭解到目前主流的庫存觀測方式時發現,即便有國家不彙報資料,依然有許多可靠的方法可以把庫存計算出來。例如,用衛星圖拍攝儲罐頂部在裝載和排出時的狀態、油輪的跟蹤演算法等等,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彌補沒有原始資料帶來的偏差。
但當利用這些科技力量綜合計算之後,IEA對於原油供需的情況依然出現了錯誤的判斷,導致其預計庫存數字出現大幅偏差。從目前的狀況看,上述兩種情形中,高報產量的可能性並不高。一方面產油國並沒有太大的動機主動虛報產量(更多的產量意味著對油價衝擊);另一方面,生產出的原油在流通時,會有前述的科技手段進行追蹤,虛報沒有意義。
那麼,另一種情形的可能性就變得非常大:原油需求被大大低估。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原油使用方式在新冠疫情後的變化,讓其需求統計變得更加困難。
疫情剛開始的2020年,有一些這樣的論調出現:隔離導致人們的旅行銳減,燃油需求將會不可避免地出現下降;新冠疫情讓人們更加關注自己生活的環境,低碳的生活方式將會不斷滲透。
事實上的情況也基本如此,全球航空業用了兩年都沒有恢復到2019年的狀態;電動汽車和電氣化出行的滲透率不斷提高,2021年高達14.8%,其中12月新能源汽車佔新車出貨量比例超過20%。
此前,作為主要交通用能的原油,依然是以液體的形式在全球流通、消費,其統計方式不僅更加透明,還會有像新車銷量這樣的資料作為佐證。然而隨著新冠疫情帶來的封鎖在過去兩年間或出現,更多的原油變成了我們身邊的消費品,以另一種方式滿足了更大的需求。
新冠疫情的出現,帶來了更多線上的購物和外賣,一部分原油變成了消費品和包裝產品的塑膠(生物基發展還沒那麼快,消費品還是以石油基為主);個人防護需求出現,一部分原油變成了洗手液、口罩和防護服……這些增量的需求,很難被像IEA這樣的機構捕捉,自然會出現對需求的過分低估。
如果你是一個因為近期原油飆漲而關注到這個市場的人,那麼你或許需要提醒一下自己:如果對歷史需求的計算都是低的,對未來需求的預測也很可能會過低。當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這點,油價的持續攀升就是必然。
二、期貨交易推波助瀾
當油價持續走高的市場出現,會吸引大量投資者購買原油的看漲期權,這部分期權會在特定時期成為油價上漲的“助燃劑”。
依據彭博社的新聞,過去18個月的時間裡,看漲的交易員購入了大量合約,這些合約與100美元、105美元甚至150美元/桶的油價掛鉤。而在新冠疫情最嚴重的時候,這些看漲期權幾乎是以“白菜”價出售,當時沒有人想得到油價會有可能漲到三位數。
如上圖所示,去年這個時候,一份到期日為2022年12月、執行價為110美元/桶的WTI原油的看漲期權售價是31美分,現在則接近4美元。北京時間2月15日當晚,在WTI原油價格下跌4.37%的情況下,這份合約的期權價卻上升了7.51%。翻看其他幾份高執行價看漲期權的價格亦是如此,在油價高漲的這幾個月中,美股原油市場的多頭力量已經起勢。
2022年12月到期的全部期權中,看跌期權看漲期權比率(PCR)為0.26,累計未平倉期權中排名前十的,看漲期權佔了8位,排名前三的分別是100美元/桶、98美元/桶和115美元/桶的期權合約,未平倉的看漲期權量也遠遠大於看跌期權。
時至今日,WTI油價已經敲開了95美元/桶的大門,這些期權現在的價格顯然不足以滿足那些交易員的胃口,他們想要的是在這些期權行權時獲得暴利。
而出售這些期權的機構也會發現,自己在一個不斷上漲的市場中充當了空頭的角色,他們想要保護自己就必須不斷買入期貨合約,這又會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市場的價格,進而讓整個原油市場有了持續上漲的動力。
當然,以上情況只是石油市場未來的一種假設:當油價持續攀升到95美元上方,金融市場會讓油價乘上多頭們的東風。如果歐佩克今年不能如期大幅度增產、伊朗和委內瑞拉制裁持續、美國頁岩油無法及時釋放產量,那麼上述假設發生的機率將會大幅上升。
截至目前,這些對油價的利空因素還沒有明確顯現,但油價距離100美元大關已經不遠。
三、油企標的具體表現
油價暴漲的週期內,石油股在全球的表現都不錯。富途牛牛油氣一體化行業板塊中,超80%的個股年初至今漲幅超過10%,埃克森美孚年漲幅更是大超30%,巴西石油公司及Cenovus能源(CVE.US)等年漲約30%。
在石油股高歌猛進的日子裡,這些石油巨頭們手中握有了大量的現金,根據彭博社統計,在埃克森美孚、殼牌、雪佛龍、道達爾、英國石油的四季報中,自由現金流合計近370億美元,這個數字已經逼近2008年一季度的400億美元。
但是,這些石油巨頭並沒有選擇大幅增加上游勘探板塊的資本開支,手裡握著的這些現金一方面可以用於增加派息;另一方面則會有充裕的資本回購股份。以道達爾能源為例,公司承諾稱將把2022年中期股息提高5%,高於此前四個季度的66歐元(0.75美元);並在上半年進行2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
同樣,來自中國的石油企業也在進行類似的選擇。中海油(HK.00883)2022年的資本開支預計將為900-1000億元,與2021年全年的約900億元並沒有差別。2022-2024年,公司全年股息支付率預計將不低於40%,並在今年適當時機進行股票回購。
從邏輯上看,作為一家純粹以石油勘探為主業的企業,中海油對於油價的敏感度是非常高的;在前幾年連續降本增效之後,其成本控制力也已經到達全球第一梯隊。但是,受制於美股退市之後其外部股東中,佔比超過70%的歐美股東出清,其股價暫時還沒有達到應有的表現。
在手裡沒錢的時候,這些石油公司大幅度“瘦身”,以更加精簡的資產組合應對低油價;而在高油價週期到來時,他們也沒有被短期利益衝昏頭腦,大幅增加石油勘探生產的支出。這些舉動都會導向一個結果:缺乏投資的石油市場,供應緊張的局面將很難緩解。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躺平指數(ID:moneymakingsecrets),作者:躺姐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絡 [email protected]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