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時報-中國金融新聞網 作者:李國輝】
【原標題:金融力量加速推進中國科技創新 越來越多的金融“活水”源源不斷流向科技創新企業】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佔領先機、贏得優勢。
科技創新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引擎,沒有金融的強有力支援,科技創新難以實現從研發、開發到推廣的“三級”連跳。科技企業潛力巨大、成長性強,但同時資產輕、前景難辨,導致當前金融支援科技創新在實踐中仍面臨一些痛點、堵點。
2021年以來,監管部門持續健全科技創新金融服務的政策體系,金融機構透過開展產品服務創新、最佳化管理考核機制等方式提升服務科技型企業的能力,專注於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主陣地北京證券交易所成立……越來越多的金融“活水”正源源不斷地流向科技創新企業,為助力中國科技騰飛插上“金翅膀”。
以備受關注的專精特新企業為例,資料顯示,到2021年10月末,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整體獲貸率超過七成,戶均貸款餘額為7526萬元,小微企業融資繼續保持量增、面擴、價降的良好態勢。
破解融資痛點 提供多元化綜合金融服務
2021年8月23日,普冉半導體(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普冉股份”)成功登陸上交所科創板。該企業成立於2016年,是業內領先的非易失性儲存器晶片供應商。憑藉創新工藝技術帶來的超低功耗、高可靠性、高性價比的產品優勢,普冉股份與主控晶片廠商以及手機、電腦品牌廠商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2017年至2020年,普冉股份營收復合增長率為159.18%,業績亮眼。
普冉股份成長的背後,與金融的支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為精準對接科技企業的金融需求,泰隆銀行專門成立了科技企業發展部。2018年,泰隆銀行將普冉股份作為探索初創期、成長期科技企業投貸聯動業務的重點客戶。
緊張的現金流、小額貸款、民間借貸、二次抵押,此種資訊在銀行看來都可能帶來風險;晶片、晶圓等,這些專業詞彙對銀行來說更是新領域和挑戰。藉助專業投資人士的力量,泰隆銀行很快理清普冉股份公司團隊、產品、資產積累過程,進一步理解技術壁壘、競爭優勢、商業前景,從投資的角度進行剖析,併為公司發放了首筆300萬元信用貸款。在貸後管理過程中,該行與企業和投資機構保持密切聯絡,做好公私聯動、股債聯動的綜合金融服務。
泰隆銀行與普冉股份的故事是金融機構與科創企業共生共榮的一個典型案例。在業內人士看來,科創企業的輕資產運營模式和較高不確定性的經營狀態使其較難獲得貸款支援,在此情況下,“投貸聯動”等多元化綜合金融服務正在成為銀行服務科技企業的可行路徑。
2021年12月,中國銀保監會印發《關於銀行業保險業支援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指導意見》提出,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商業自願前提下,支援商業銀行具有投資功能的子公司、保險機構、信託公司等出資創業投資基金、政府產業投資基金等,為科技企業發展提供股權融資。在風險可控前提下與外部投資機構深化合作,探索“貸款+外部直投”等業務新模式,推動在科技企業生命週期中前移金融服務。
多層次資本市場成為支援科技創新重要力量
相較於間接融資,直接融資在推動科技創新方面具有獨特優勢,更加適配創新驅動發展的本質要求和科創企業的“迭代快、風險高、輕資產”等特徵。
近年來,科創板開板、創業板推行註冊制、新三板改革等一系列聚焦於提升服務科技創新能力的資本市場改革舉措出臺,2021年11月北京證券交易所開市,定位於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多層次市場突出特色、錯位發展,使資本市場成為推動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
資料顯示,截至1月28日,科創板上市企業數量已經達到387家,總市值近5萬億元,北交所上市企業數量達到了84家,總市值近2500億元。2021年全年,A股(含滬深市場、北交所市場)共計有520家企業完成新股發行,其中僅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家數就有165家,募資總規模達到了2116億元,這些企業大多分佈於新一代資訊科技、醫藥生物等“硬科技”行業,充分體現了資本市場對於科技創新的推動作用。
對於未來包括直接融資、間接融資在內的整個金融體系如何更好支援科技創新,中金公司釋出的《科技與產業鏈發展研究報告》建議,需要政策、資本市場與銀行信用三方共同發力,構建“引領型為主,兼顧追趕型”的創新金融模式。一是在政策理念上,平衡好金融穩定、公平發展與創新激勵的關係;二是堅持房住不炒,提升創新投資吸引力;三是以完善IPO和創投減持制度為重點,理順資本市場一二級聯動關係;四是重視銀行系統支援科技創新的潛力,以考核改革推動銀行表內資產更多投向創新,適當發揮理財子公司投資創新的作用。
對於下一步,央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表示,完善金融支援科技創新體系,堅持點面結合、長短結合,做好國家重大科技創新任務的融資支援,並推動提升對科技創新的金融服務能力。充分發揮宏觀審慎評估考核激勵作用,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單列製造業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貸款規模,實施優惠的內部資金轉移價格,適當提高風險容忍度,增加製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