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豆媽劉芳
編輯丨觀Sir
上週,編輯君有幸見證了一件不同尋常的事。
我們熟悉的一位血液科醫生,微博大V豆媽劉芳醫生給自己儲存了一份免疫細胞。據悉,這種儲存方式可能在健康人群中還沒有先例。
她或許是第一個(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劉芳醫生是陸道培院士的學生,從事血液學基礎及臨床研究20多年,最近幾年也涉獵炙手可熱的CAR-T技術,並且用它治癒了多位患者。
作為一位使用免疫細胞來治病的血液科專家,是什麼讓她決定大費周章的花5個半小時,給自己存小小一袋不到70ml的細胞呢?
讓我們來聽聽劉芳醫生怎麼說。
01
為什麼存免疫細胞?
因為:我是癌症高風險人群。
我父母都是癌症去世,我大姑軟組織肉瘤,我爸爸一個堂弟肺癌,我堂哥肺癌。我有TP53突變,長期睡眠不好,淋巴細胞數量一直在低線,可能有一天突然看護不了我體內細胞的變異。
儘管有些癌症可以早期發現改善預後,但有些癌症是上帝賞的,防不勝防,如胰腺癌、膽管癌、卵巢癌、血液系統的惡性腫瘤,而且一旦發生了進展非常快。有些型別現有的手段無法克服。
免疫細胞治療技術的發展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最近炙手可熱的免疫細胞治療技術就是CAR技術,國外已經5款產品上市,國內2個產品上市,在血液腫瘤取得了驚人的療效。我自己也親自治療了很多患者,很多患者因此起死回生,如小霖花。
但CAR技術需要健康的免疫細胞作為基礎,而血液腫瘤晚期患者體內的免疫細胞早已是“傷痕累累”,而且腫瘤細胞大量迴圈在外周血還會導致生產失敗,患者只能眼睜睜地錯失治療機會。
由於異體CAR-T存在供宿主之間的免疫排斥問題,如果採用基因編輯技術又可能帶來更大的脫靶風險,因此最安全的還是自己的細胞。
這就是我存免疫細胞的原因:提前儲存健康免疫細胞,未來得了癌症可能還有一次絕處逢生的機會。
02
存了多少免疫細胞?
由於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為了給CAR技術做準備,那就存在兩個問題:
製備一次治療劑量的CAR-T細胞需要多少淋巴細胞?需要採集多少外周血?
如果按照10e6/kg體重輸注CAR-T細胞(每個團隊差別很大,10e4到10e7/kg不等,6次方是國際上比較標準的劑量),製備一份質量較好的CAR-T細胞需要5-10X10e8淋巴細胞,如果外周血淋巴細胞濃度是1.5-2X10e9/L,則需要300-400毫升全血。
我的淋巴細胞總數比較低,可能需要更多,如果我儲備4次生產的細胞,則需要採集全血2L,相當於我血容量的一半,採集全血不現實,因此只有進行淋巴細胞單採。
淋巴細胞單採的過程和採集幹細胞一樣,除了不需要注射動員劑,透過一根血管把血液放出來,用專業的機器離心出目標細胞,不需要的成分透過另一根血管回輸。
因為我體重小且淋巴細胞數量少,而且時不時堵管,因此迴圈速度比較慢,4個迴圈花費5個小時,迴圈外周血6L, 終產物60ml, 共收穫總細胞數將近7X10e9,乘以淋巴細胞比例78%,淋巴細胞絕對數大概是5X10e9,我分成了4袋冷凍,存在專業的具有儲存資質的機構,專業的液氮冷凍儲存,存到我達到平均壽命沒問題。
當然,10年以後也許CAR-T的生產工藝會改進,不需要這麼多細胞數量了,如果有多的,我就用來回輸,或者體外活化後回輸,用來清除體內垃圾。
03
難熬的過程,體驗幹細胞捐獻
這次採集花了我5個半小時,主要還是我自己的淋巴細胞水平一直就比較低。
其他人可能要不了這麼長時間,但怎麼說也不是一個輕鬆的過程:不能吃喝,不能上廁所(可以用尿不溼),左右兩隻手都要穿刺血管,相當於雙手“被綁”幾個小時,幾乎不能動更不能刷手機,這個是最難受的。
採集過程和幹細胞捐獻也很相似,所以雖然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庫多年,遺憾一直沒有等到需要的患者,今天也算順便親自體驗一次幹細胞捐獻的酸爽,換位感同深受,發自內心向已經完成捐獻的一萬多志願者以及數萬例親緣捐獻者致敬。
有人問免疫細胞儲存需要什麼身體條件?有沒有年齡限制?什麼時候採集最好?
只要沒有采集的禁忌症如心肺無法耐受容量的改變,就可以採集,採集前最好充分休息科學飲食讓免疫系統達到最好的狀態。
至於年齡,雖然越年輕免疫系統越強大,但生命的年輪永遠無法往回走,和餘生相比,今天的永遠是最年輕的, never too late。
如果你已經患了惡性腫瘤,選擇治療後疾病穩定免疫最佳的狀態。
如果你實在不願意進行淋巴細胞單採,也可以每次採集200ml-400外周血(成年人獻血每次可以獻400ml),分2-4袋儲存,過一段時間再重複採,但需要付出更多的儲存費用(冷凍費與製備次數和儲存袋數有關)。如果是兒童,採血量根據體重計算,每次不超過體重的0.6%(L)。
編輯君補充:
5個半小時,確實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當然,淋巴細胞水平高的人要不了這麼久,也可以少採幾個迴圈來節省時間)
因此,採集時我們也不禁聊到了臍帶血。
臍帶血裡面也含有T細胞,臍帶血CAR-T的研究也越來越受到關注。
在孩子出生時留下臍帶血,不僅儲存了其中的造血幹細胞,也同時儲存了免疫細胞。
關鍵是:採集過程簡單多了。
單採免疫細胞要幾小時,採集臍帶血只要幾分鐘,還能節約一筆採集費用。
我們已經進入細胞治療的時代。有條件的話,像劉芳醫生這樣給自己備一份細胞資源,何樂而不為呢?
- end -
兒童、女性、老人免疫力低易生病,這種細胞可以幫助提高免疫力
一場疫情告訴我們:免疫力是最好的醫生
文 | 新生命
圖 | 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