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抗日戰爭時間,日軍對國民政府戰時陪都重慶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轟炸。因為日本的大轟炸,重慶死難者達10000多人。而鮮為人知的是,日本本土第一次被"轟炸",竟然不是二戰中與日本進行太平洋戰爭的美軍所為,而是裝備低劣的中國空軍。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空軍曾經對日本本土的長崎等地進行過"轟炸",只不過轟炸用的不是炸彈,而是"紙彈",也就是傳單。
日軍節節推進,中國軍隊戰略防禦
——1937年7月,日本全面侵華,平津相繼淪陷,為了避免日軍機械化部隊從北到南長驅直入,發揮江南水網縱橫不利於日軍機械化部隊推進的優勢,國民政府在上海主動發起了淞滬會戰。將侵華日軍的主攻方向扭轉為由東向西。採用"空間換時間"的戰略,利用中國西高東低的地理特點,長期抗戰。淞滬會戰失利後,1937年底首都南京陷落,1938年初,國軍在徐州附近抗擊日本,打了徐州會戰,期間,李宗仁將軍在臺兒莊取得了臺兒莊大捷。5月,日軍還是佔領了徐州。轟炸日本前的戰爭態勢大抵如此。
轟炸日本的早期構想
——早在20世紀30年代初,蔣介石就有過轟炸日本的戰略構想。1936年底年,國民政府制定了《民國二十六年國防作戰計劃》,其中的作戰指導要領更是明確提到"準備全部重型轟炸機,襲擊敵之佐世保-橫須賀及空軍基地,並破壞東京-大阪各大都市,以獲得我空中行動之自由"。也就是說,轟炸日本明確寫到了中國軍隊的作戰計劃裡。
轟炸日本的準備過程
——1938年的中國,亡國言論甚囂塵上。為了激勵抗戰,鼓舞抗日軍民鬥志,蔣介石批准了轟炸日本的計劃。中國空軍的家底十分薄弱,相當一部分家底在抗戰之處就消耗殆盡。空軍唯一能執行轟炸日本的飛機就是美製馬丁139WC轟炸機,但是該機型載彈量較小,如果帶炸彈轟炸日本,戰果可能微乎其微,戰略威懾性不大。最終國民政府決定將炸彈換成一百多萬份傳單,想日本民眾宣傳反戰思想。
出征日本
——1938年5月19日夜,32歲的空軍上尉徐煥升的率領全部8名機組人員,駕駛2架美製馬丁139WC飛機從寧波起飛,飛赴日本。20日凌晨,兩架中國戰機飛臨日本,在長崎等地投下了傳單。因為夜色掩護,日本防空部隊發現異常,對空攻擊時,中國空軍兩架戰機已經順利返航,並最終平安返回漢口機場。日本人怎麼也想不到,本土第一次被攻擊,竟然是出自裝備低劣的中國人之手。
——轟炸任務完成後,蔣介石接見機組人員,祝賀凱旋。國內各大媒體都進行了報道,駐武漢的中共代表周恩來也向徐煥升贈送了錦旗。此次出征,雖未給日本帶來實質傷害,但紙彈的力量勝過了炸彈,轟炸日本不僅轟動了世界,也鼓舞了廣大抗日軍民的鬥志,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