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相忘於江湖
1979年2月17日6時許,南疆千里邊防,隆隆的炮聲持續了近一小時。
隨後,我東線、西線自衛還擊部隊在許世友上將和楊得志上將的指揮下,向越南境內長驅直入。但是,開戰前兩天,我軍就傷亡達4000多人,大大出乎戰前的預料。
此次還擊戰,歷時28天,最終以我軍的完勝而結束,但很多人常把這一場戰爭與1962年規模較小的對印自衛反擊戰作對比,感覺沒有對印反擊戰打得好,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實際上,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戰與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既有相同點,也有不同之處。
一、兩次作戰的相似之處
如果稍作對比,我們就會發現兩次作戰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1、高度相似的國際環境。無論是對印反擊戰還是對越還擊戰,爆發之前的國際環境都相似:一是美蘇兩個超級大國正處於全球競爭之中,二是無論蘇聯還是美國方面,都沒有料想到我軍會發起“雷霆一擊”,三是兩次還擊戰打響後,多數國家不看好我軍。
2、都是蜜月期過後逐漸轉向對立。印度和越南在被我軍暴揍之前,都沉浸在軍事實力“一般一般,世界第三”的美夢之中,覬覦並蠶食我邊境領土。在戰爭爆發前,中印之間有10年的蜜月期,而中越之間“同志加兄弟”的關係更是持續20餘年,但最終都因大國插手、國家利益,而反目成仇。
3、參戰部隊都是臨時抽組。無論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的對印反擊戰,還是七十年代末的對越還擊戰,我參戰部隊都是臨時抽組的,這充分說明兩次作戰都是為保衛國家不得已而為之的後發制人,最終“是可忍孰不可忍”才兵戎相見。
4、主席和鄧公作出戰爭決策,都是因為對方“欠打”。1962年的印度,背後有蘇美兩個大國的支援,囂張挑釁,主席說,想不通印度為什麼要和中國過不去,最後想明白了,是因為“尼赫魯以為我們不敢打他”。而1979年的越南,則直接站到了蘇聯的“庇護傘”之下,悍然侵略柬埔寨,恩將仇報挑釁中國,鄧公說“小朋友不聽話,要把屁股了”。
5、國際輿論一邊倒“反對”。對印反擊戰後,無論西方還是紅色陣營,還是“不結盟運動”成員,都同情“弱者”印度,支援我軍的只有朝、巴、北越、緬甸、幾內亞、迦納、阿爾及利亞等少數國家。而到了還擊越南時,公開支援我軍的只有朝鮮、柬埔寨(西方雖然暗地裡支援中國,並沒有公開表態)。
二、兩次自衛作戰的區別
雖然都是邊境自衛作戰,但是雪域高原和叢林之戰的差別還是很大的。
1、時間和地點完全不同。
1962年對印反擊戰,地處於世界屋脊。從時間上來看,解放軍經歷抗美援朝戰爭還不算很久,志願軍部分部隊1958年10月才全部撤回國內,可以說此時的解放軍陸軍正處於輕步兵的巔峰時代。
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戰,則處於完全不同的熱帶山嶽叢林。從時間上看,我軍經歷了“特殊十年”,戰備訓練較弱;從地點上看,對付亞熱帶和熱帶叢林的游擊戰在當時並不是我軍的特長。
2、決策層組成不同。
對印自衛反擊戰,最終決策者是主席,同在北京運籌帷幄的還有戰略小組組長劉帥、總長羅瑞卿大將。到了對越自衛還擊戰,決策人是兼任總長的鄧公,同在北京掌控全域性的還有徐向前元帥。
3、一線主官的組成不同。
反擊印度,前線指揮員分三部分:東線指揮部,是西藏軍區司令員張國華;瓦弄方向,是54軍軍長丁盛的“丁指”;西線指揮部,是何家產。
對越自衛還擊戰的前線指揮員分為兩部分:東線廣西方向,是廣州軍區許世友,西線雲南方向楊得志、張銍秀。
4、參戰部隊的數量規模不同。
反擊印度雖然戰線更長,但規模有限:
第一階段,東線張國華投入4個團,西線何家產投入1個團,共1.3萬人,而我們的對手1個軍部4個旅2.2萬人。第二階段,東線張國華、丁盛投入8個團另3個炮團2.6萬人,我們的對手投入2個師9個旅及炮兵裝甲兵3萬人。
對越自衛還擊戰,我軍投入9個軍:許世友東線41、42、43、54、55軍及50軍(缺149師),楊得志(張銍秀)西線11、13、14軍及50軍149師,約25萬人。而正面之敵,約10萬人。與反擊印度相比,對越自衛還擊戰規模更大,影響也更深遠。
5、傷亡不同。
對印自衛反擊戰,我軍斃傷敵4885人(含62旅旅長霍希爾·辛格准將),俘敵3968人(含7旅旅長達爾維准將)。我邊防部隊犧牲722名(軍官82名),負傷697人(軍官173名)。
這樣綜合算起來,我軍在對印作戰中殲敵數量與自身傷亡是3.72比1。
17年後的對越自衛還擊戰,我軍斃敵47700餘人、擊傷7270餘人、俘虜2173人,合計57000餘人;我軍犧牲6954人,負傷14800多人,合計21750.餘人。敵我傷亡比例是2.62比1。
三、對越還擊戰沒有對印反擊戰打得漂亮?
從資料上看,對越自衛還擊戰沒有反擊印度打得漂亮,還出現一些損失嚴重的戰例,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越軍與印軍戰鬥力不同。印軍實力並不突出,最強的第7旅號稱“打敗過隆美爾”,但是和藏字419部隊3個團、11師等部隊一過招,僅一天時間就兵敗如山倒,古板的達爾維准將被俘後,居然稱中國軍隊作戰不正規,在他們睡覺時從背後突襲。
相比之下,越軍經歷了20年越戰的洗禮,又深得“師傅”游擊戰的真傳,還接受了我國200億美元的無償援助,最主要的是我軍深入敵境以後,面對的是“全民皆兵”的複雜局面。
其二,雪域高原與熱帶叢林不同。對越自衛還擊的熱帶“叢林作戰”,我軍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時期都沒有經歷過。尤其是很多北方的指戰員到了南方,就出現了“千里躍進大別山”和南下途中水土不服的問題。交學費的代價,就是成就了“叢林猛虎”的威名。
其三,指揮員有些跟不上戰爭形勢。許世友73歲,劉昌毅65歲,楊得志68歲,張銍秀64歲。第一批參戰9個軍的軍長,年齡也在54歲到60歲之間,無論是作戰計劃、組織指揮、戰術運用,還是兵種協同都相對傳統,與對印反擊作戰相比,沒有實質性的突破。
其四,士兵缺乏系統訓練。由於長期沒有系統的戰備訓練,一些從未上過戰場的官兵存在恐慌心理。部隊臨時擴編大量徵集的新兵,沒有經過基本的訓練就倉促上陣,戰鬥力打了折扣,留下一些教訓。
其五,武器裝備質量差。由於歷史的原因、現實的原因,對越自衛還擊戰中,各個部隊都出現臭彈、啞彈現象。手榴彈不爆炸,衝鋒槍容易卡殼,武器自動化程度低,在作戰初期吃了虧。
其六,後勤保障不夠強有力。對印反擊戰,我軍暴露出的最大短板是後勤不給力,到了對越還擊戰時,這一問題依舊存在。導致後勤供給不力的原因,既有國力所限的因素,也有缺乏實戰經驗造成的輕敵。
當然,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從苦寒來。兩次自衛作戰暴露出來的最大隱患,就像許世友上將所說的“快30年沒打仗”。要保持強大的戰鬥力,就必須時刻保持“生於憂患”的砥礪心態。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歡迎投稿,私信必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