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老鐵大家好,今天是2月16日,東北、華北各地的貿易商們都興致勃勃進行所謂的“搶糧大戰”,因為基層的餘糧和好糧越來越少,但大家也心有餘悸和發愁,東北貿易商手裡的糧沒有銷路,不是各處喊的歡,要不就是自娛自樂給自己漲價,華北貿易商想收好糧費勁,只能邊走邊看邊收,大家的情緒都是向上的,都盼著糧價的上漲,但實際卻是用糧主體在降價或採購量明顯的下降,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這是當前整個市場的基本面:
一、國際市場的炒作,最近熱門的話題要屬烏克蘭的形勢,國內外都很關注,特別是對於小麥的市場影響比較大,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中國的玉米進口主要以美國和烏克蘭為主,國際市場小麥的出口主要就是俄羅斯和烏克蘭這兩個國家,所以說把烏克蘭和小麥放在一起說的話,就會佔全球小麥出口的28%,俄羅斯又是整個全球最大的小麥出口國,所以這一因素的影響使得大家對於國際農產品的關注度又提高了一些。
但小編認為其實對國內外的小麥價格影響不是很大,都是資本進行的“炒作”罷了,沒有必要過度的解讀。國內玉米現貨這麼強勁,跟國際市場有很大的關係,也就是說國際市場這段時間農產品走得比較強,影響因素就是南北的乾旱,大家擔心出口有沒有受到限制;
二、生豬市場的低迷,國內的養殖端每年過完春節生豬價格的下跌,大家心裡都會有一個預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春節後客戶端採購的意願也在下跌,很多養殖戶也在猶豫要不要抓仔豬,這個是影響養殖市場心態的一個主要因素。但生豬市場的產能一定要進行二次探底,所以對於玉米市場這些存糧的貿易商來說,春節之後生豬市場比較低迷,對於大家賣玉米是很不利的,鋼性的需求是有的,但是使用的量級一定會減少,需要扛過生豬市場最低迷的這個時間點,後面才有可能走出一波行情。
三、國家如果不把陳化水稻和小麥進行拍賣投放市場,玉米市場的供應相對會很緊張,疊加國際市場這麼緊張,也促使大家有囤糧的意願。
所以短期來看,對於貿易商朋友或是農民來說,都在度過這段消費低迷的時間節點,更要關注小麥和水稻的拍賣節奏。小編武斷地認為今年的玉米市場會是一個“先強後弱”的過程,所以在這個過程之中,還是要看整個市場的終端供需,當下飼料企業希望用到又便宜又經濟的原料,大型養殖場近幾個月是虧錢的狀態,同是他們的想法就是哪個便宜用哪個,如果供需好,對於玉米的需求也會更強,反之就會減弱。
2月16日全國玉米價格
中糧公主嶺黃龍二等以上玉米2520元/噸,三等玉米2500元/噸,四等玉米2480元/噸;肇東成福30個水分0.98元/斤,25個水分1.0525元/斤;依安鵬嶼20個水分1.104元/斤,25個水分1.029元/斤,30個水分0.945元/斤;肇州朝陽溝糧庫乾糧700容重以上2500元/噸,690容重以上2490元/噸,680容重以上2480元/噸,670容重以上2470元/噸,660容重以上2460元/噸,每抄0.1扣3元;寧夏伊品生物14個水分1.35元/斤,20個水分1.2596元/斤,30個水分1.0922元/斤;吉林德大農業2526元/噸,28個水分2066元/噸;黑龍江伊品生物2380元/噸,14個水分1.19元/斤,20個水分1.1043元/斤,30個水分0.9605元/斤;
華北地區不論是前期收購還是後期收購的玉米,現在都沒有多大利潤,而且華北地區今天由於天氣的原因沒有風,導致潮糧幹得特別慢,甚至裡的芯都發生黴變。去年一些包地的大戶去年賣的早都後悔,所以今年賣糧都賣的晚,等他們賣糧的時候,玉米表面看起來沒有問題,拆開糧囤子裡面全都是長毛,不長毛的很少。
山東、河北的糧源還是有很多,好的乾糧都準備年後進行脫粒,所以今年華北地區做庫存做得早的糧商,市場不漲價就等同於賠錢,因為不論是成本、包括銀行利息、廠地、人工的費用都要算帳。個別的糧商做流量,做一波賠一波,做短期庫存也不賺錢,做長期庫存,壓一波糧賠一次錢,次次都賠錢,咋幹都賠錢,搞得心灰意冷。即使過了正月十五玉米價格會漲,但下游沒有需求,即使存好糧,還是得針對深加工企業,雖然深加工企業有的時候不怎麼“辦人事兒”,價格波動比較頻繁,但恰恰機會也在波動比較快的上面。
現在很多人都說華北做庫存的機會來了,再不做就沒有機會,大家都奔走相告,人家收,我也得收點做庫存,你收1.2,我收1.3元,個人認為還是不要太沖動,今年的行情實屬太混亂,深加工一直在割韭菜,而且割的非常舒服。沒有辦法,華北貿易商體量小,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遠遠不如東北的貿易商大哥們,不管是從資金場地還是心態上。
當前市場的主體都盼著玉米漲價,但實質上市場的行情是落價落得歡,但也不用太過於悲觀,市場行情的大波動不會過早的顯現或者也可以說沒有,再想像像去年、前年幾百塊錢漲落的行情實屬百年難遇,能抓住就抓住,不能抓住也就錯過了。所以以後的玉米市場存糧主體會慢慢趨向於大資金大庫存、物流這種一體化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