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親戚朋友交往,偶爾串個門,聯絡感情,無可厚非。
在農村,不管誰家遇到了大事,村裡人都會互相幫助。鄰里之間,端一碗飯,都可以串門去添菜。老年人,每天聚集在一起,拉家常,好不熱鬧。
城裡,就不一樣了,也許你都不認識鄰居,也許你一直防備著鄰居,就怕兩家人之間,有什麼摩擦。孩子去誰家玩,你都提心吊膽,甚至會橫加干涉。
串門,變成了一件難事。每個人都把家庭當成私人空間。
俗話說:“一粒老鼠屎,毀掉一鍋粥。”任何一個家庭,招呼幾次“討嫌”的親戚朋友,就會開始拒絕串門了。
以下五種客人來家裡串門,很不受歡迎,希望你不在其中。
02
第一種,呼朋引伴,帶著一群人來串門的人。
有朋友向我講述了這樣一件事:過年的時候,他家連續三天招呼了五十多個客人。每天開支一千元以上,夫妻兩個人,累得腰都直不起來了。
本來,過年只有七天假期,就被客人佔據了三天,心中很是不悅。
到了臨近上班的前一天,他的小叔叔,帶著一家老小8口人,前來串門。他終於忍不住,說了一句:“今天很忙,沒有時間招呼吃飯。”小叔叔識趣,坐了一會,就離開了。
在城裡,一般的家庭,房子只有一百平方米左右,也沒有單獨的院子。要容納十多個客人,還真的有些為難。
一群人一起去串門的模式,在城裡不太合適。並且,串門的人多了,有“混吃混喝”的嫌疑。要是到了晚上,賴著不走,還要借宿,就更難了。一來沒有被褥,二來沒有床位。
串門,別“人多勢眾”,要考慮小家庭待客的實際條件。
03
第二種,嗜好菸酒,不醉不歸的人。
當一個女人下班的時候,回到家,發現家裡有好幾個男客人,大家都在使勁抽菸、喝酒、吹牛,她是什麼感受?
女人還未回過神來,丈夫就冒出一句:“趕快去做飯,沒有下酒菜了。”
估計,女人的心情跌落到了低谷,甚至會脾氣大發。
任何一個家庭,都會拒絕“烏煙瘴氣”四個字。抽菸會毀掉健康,喝酒會傷害身體。萬一有客人喝醉了,吐得到處都是,整個家庭裡,味道就特別難受。
更可怕的是,那些喝酒之後,說胡話的人,把一些社會的陰暗面,人際關係的過節,都添油加醋說一番,破壞了親戚朋友之間的和諧。
04
第三種,反客為主,顯得非常鬧騰的人。
我的一個親戚,帶著孫子和孫女來串門。
一進門,親戚就說,孩子們去看看有什麼玩具,趕快去拿。原本放在牆角的玩具箱,被翻個底朝天,玩具散落在每一個房間。
吃飯之前,他說,他最喜歡吃雪豆,要是雪豆里加一點肉末就最好了。他還走進廚房,指點別人怎麼做菜。
小家庭裡,特別鬧騰,表面上是熱鬧,其實是增加了主人的勞動量。
遇到把自己當成主人的人,你只能尷尬地待在一邊,服從他的安排。等他離開之後,默默地收拾爛攤子。
另外,一些倚老賣老的長輩,很沒有禮貌的孩子,都令人討厭。長輩認為,被晚輩照顧一兩天,吃頓飯,是理所當然的,要是吃不好,就認為晚輩沒有孝心,把過去的恩情,都忘了。
05
第四種,目標明顯,提著貴重禮物來求人的人。
當你看到有人提著貴重禮物來串門的時候,不要急著招待,也不要隨意接受禮物。要委婉地問清楚,為什麼來串門,最近有什麼麻煩事?
如果你很貪婪,拿著禮物,沾沾自喜。你多半是要吃虧的。
人情交往,拿人手短。當你把客人招呼了之後,他提出借錢、代為辦事、購買某些產品等要求的時候,你會很難為情,抹不開面子。萬一你答應了對方,也許就當了冤大頭。
尤其是那些平時交往很少的親戚,忽然提著禮物來拜訪,他不是來“認親”,而是來“辦事”,把你的家,當成了“解決難題”的地方。
另外,一些不識趣的人,帶著一些難以處理的禮物,也很討厭。比方說,給你五十斤新鮮的魚。不能及時處理的話,滿屋子都是魚腥味。
06
第五種,無家可歸,打算常住的人。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這句話,是不是很熟悉?意思是說,強行留下來的客人,比下雨更可怕,不識趣。
一個客人,連續在你家住十來天,甚至幾個月。雖然,客人不會鬧騰,也不要你一日三餐管飯,但是一個“外人”在家裡,似乎起到了監督和干涉的作用,讓人心裡不太舒服。
要是有兩三個客人,連續在家裡住,就更難受了。家,不是旅館。
一般來說,不是交往非常密切的親戚朋友,都不會借宿,更不能常住。不是飯桌上新增一雙筷子那麼簡單。
07
結束語。
如何做一個受歡迎的客人?如何正確串門?
首先,減少串門的次數。如果沒有必要,最好是不去串門。親戚朋友交往,偶爾在飯店吃一頓,平時聊天,在微信裡,或者找一塊空地,一起坐一坐。
然後,串門要講究禮尚往來,別空空兩手。禮物要恰當,簡單,別給人新增麻煩。比方說,給有孩子的家庭,送幾本書。
最後,串門時,要講禮貌,吃吃喝喝的事情,儘量避免。並且,人數不要太多。如果遇到主人家,客滿為患,你還是找藉口,提前退出。
有句話說得好:“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每個小家庭,都是相對獨立的,串門可以增加家庭之間的感情,但是也會帶來矛盾。如果你想依靠誰,多半靠不住。還不如,抱著“各自安好”的心態,看淡“串門”的感情。
最好,關好家門,好好休息。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