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毒
消毒雖然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但在春天特別重要,春季萬物甦醒,同時病原菌繁殖的速度也會加快,所以豬場的日常消毒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消毒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一些細節,把這些細節做好了,會讓消毒工作事半功倍。
首先要把需要消毒的地方清洗乾淨,這樣消毒藥才能很好的和病原菌接觸,從而達到好的消毒效果;另外配製消毒溶液的時候要按照使用說明,不能隨便減小或者加大劑量;消毒要全面最好不留死角。
二、免疫
免疫一直是豬場的重點工作,俗話說“養防結合,防重於治”,豬場把免疫做好了,心裡才會踏實一點,免疫包括種豬(公豬和母豬)和商品豬的免疫,種豬除要做好常規的免疫(如豬瘟、偽狂犬等)外,還要做好細小病毒和乙型腦炎疫苗的免疫。
一般種豬的豬瘟一年免疫兩次即可,可以跟胎或者普免;種豬偽狂犬一般一年免疫3-4次,普免;細小和乙腦一般每年的3月和9月各疫一次。圓環和藍耳各個豬場根據情況選擇免疫,在寒冷的季節還要注意口蹄疫和胃流二聯苗的免疫。
商品豬的免疫:一般是首日齡偽狂犬滴鼻,7日齡支原體,14日齡圓環,30日齡豬瘟一免,50日齡偽狂犬二免,60日齡豬瘟二免,寒冷天氣注意口蹄疫和胃流二聯苗的免疫。
三、營養
飼料營養這塊現在不是大問題,市場上有現成的全價飼料,濃縮料,預混料供選擇;使用全價料的,只要認準大廠家、品牌產品,一般沒有質量問題,只要喂夠數量,營養就沒有問題了;如果選擇濃縮料或者預混料就要注意原料的問題,其中要注意的就是黴變和根據豬的不同階段粉碎的粒度要不同,不然可能導致飼料的品質下降而影響豬的生產效能。
四、密度
春天,天氣漸漸暖起來了,豬圈的密度也是關鍵,密度大了,豬應激大,嚴重影響豬的生長,還會增加豬患病的機會,密度小了,浪費圈舍。
一般的飼養密度為:保育豬(10-25公斤)0.3-0.4平方米每頭;育成豬(25-60公斤)0.5-0.7平方米每頭,育肥豬(60公斤以上)1.0-1.2平方米每頭。
五、溫度和通風
春天天氣變暖,但又不太穩定,晝夜溫差大,在白天溫度高的時候可以適當開窗通風,降低豬舍的溼度和有害空氣,但晚上要做好保溫工作,下班前把窗戶關好,防止夜裡天氣突變造成豬隻受寒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