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打得最慘烈的就是上甘嶺戰役,然而除了上甘嶺戰役還有松骨峰阻擊戰、飛虎山阻擊戰等都打得異常慘烈。
而這兩場戰役都有一個人出現在戰場上,他就是範天恩。
範天恩雖然只是一個團長,但是他在朝鮮戰場上的貢獻和名氣卻超越了很多高階將領。
38軍“萬歲軍”的美譽就是團長範天恩所帶的團打出來的美譽。
一
範天恩,1922年生,山東泰安人,由於他從小膽大勇敢,於是別人給他起了個綽號“範大膽”。
1938年1月,農曆戊寅年,山東泰安境內,日軍四處燒殺搶掠。
這天入夜時分,烏雲籠罩著,罡風縱橫,似在悲泣著某個慘劇的發生。
午夜,在狂暴的風雪中,驀地聞起刀光劍影,陣陣淒厲絕望的吼叫,而範天恩的家卻在此時吐露出火舌,片刻工夫,化成騰騰烈焰,升起一股濃墨黑煙,而那精緻的房舍,隨即變成一堆廢墟磚。
火光中,相貌兇惡的日本人聚攏在一起,狂笑著商討這一次空前的勝利,而16歲的範天恩望著這一切,咬牙切齒,他連夜逃離日本人禍害的地方尋找八路軍的隊伍。
三天後,範天恩找到了八路軍,並毅然決然地參加了八路軍。
在軍中,範天恩每次作戰打鬼子的時候都異常驍勇,很快他從一名普普通通的戰士蛻變成指導員、營長、38軍團長。
儘管範天恩在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時期都有著令人矚目的成績,但是他還沒有迎來人生最高光的時刻。
二
入朝作戰前夕,範天恩剛剛結婚,還沒來得及度蜜月的他就接到了命令。他被調任為第—一二師三三五團團長,在誓師大會上,範天恩拿出以往的驍勇的風格,喊出了“以我一個團消滅敵人的一個團”的口號。
當範天恩來到戰場的時候,根據彭德懷“誘敵深入”的計劃,他在飛虎山陣地就地防禦。
彭老總用志願軍主力中的主力來防禦,可想而知飛虎山的重要性,範天恩也知道他的團在飛虎山的阻擊意味著什麼。
當範天恩倉促地來到飛虎山陣地的時候,看見士兵們正在挖工事,由於倉促間由進攻變為防守,沒有工具,許多戰士用手和刺刀刨著堅硬的石頭地,雙手變的血淋淋的。
當沒有任何作戰經驗的文化教導員戴篤伯冒著敵人封鎖的炮火,頂著生命危險將一批鐵鍬送上陣地的時候,三三五團計程車兵們看見小鍬竟然哭了。
範天恩感動地抱著戴篤伯說道:“你這個知識分子真是好樣的!”
1950年11月6日,天空還冒著小雨,南朝鮮第七師在美軍的配合下開始進攻了。
數百架飛機和60多門火炮輪番向飛虎山陣地發動進攻,石頭被炸成麵粉,樹幹被燒成焦炭,範天恩頂著美軍的猛烈攻擊,整整一個白天擊退了敵人三次猛烈進攻。
晚上敵人又點燃陣地周邊的樹木枯草,濃煙滾滾,敵人藉著風向與濃煙掩護又發起了進攻,結果又被我軍擊退。
次日,敵人又發起了猛烈的進攻,17次進攻,我軍傷亡太大,但依然堅守住陣地。其中多次進入了肉搏戰狀態,許多戰士都是衝到敵人中引爆了身上的手榴彈,以一換多的打法,堅守陣地。
11月8日的時候,也是最艱難的一天,截止到這一天美軍與南韓軍整整進攻了58次。
這天,久攻不下的美軍出動80多架飛機與400多門大炮一齊轟擊飛虎山。
整個陣地一片廢墟,所見之處皆是炮彈,情景悽慘,令人寒慄!敵人在發起最後一次進攻的時候,飛虎山各個陣地都已經進入到了肉搏戰狀態。
嘶喊聲和呻吟聲在長達5公里的陣地上長久地迴盪,飛虎山已成血海屠場。
此時的敵人知道志願軍沒有彈藥了,索性後退休息,然後有一次撲了上來,志願軍戰士們奮力廝殺,從日出戰鬥到日落,四周殺喊之聲仍然遙遙可聞。
而就在天黑以後,師長命令範天恩帶著三三五團後撤30公里。
範天恩殺紅了眼,罵道:“去你孃的!拼死拼活沒讓敵人前進一步就後撤,你乾脆讓老子退到鴨綠江算球!”
師長嚴肅的說道:“這是命令!必須執行!”
其實彭德懷是怕範天恩打得太狠了,干擾了麥克阿瑟北進的決心,破壞了誘敵深入的全域性戰略。
當三三五團的撤退後,聯合國軍大喜過望,一時間新聞報紙大肆宣揚聯合國軍的“巨大勝利”。
而媒體更是用“共軍彈盡糧絕,士氣低落”、“共產黨軍隊屍橫遍野”、“擊潰中國軍隊”、“中國軍隊敗逃”等新聞情報,而這無疑增加了麥克阿瑟北進的決心,也使得彭老總的“誘敵深入”戰略得以施展。
而飛虎山一役,範天恩的三三五團傷亡700餘人,斃傷俘敵1800餘人
三
撤退後的範天恩帶著三三五團在九龍里一帶邊打邊撤,又阻擊了敵人五晝夜。
當範天恩得知彭老總的計劃後,在九龍里一個無名小高地上打阻擊,結果在敵人第一輪衝鋒的時候,範天恩就下令猛打,在打退敵人第一輪進攻後,範天恩立馬帶著隊伍撤退到了另一個山頭看戲。
結果,他們剛撤出陣地,美軍先是向高地進行大規模的炮擊和轟炸,然後進攻,還有飛機掩護,結果美軍登上無名高地的時候一臉懵逼,陣地上空無一人。
之後的阻擊戰中,範天恩依舊是猛打,然後又假裝潰敗,給敵人造成了一種假象,讓美軍誤以為志願軍是向北逃竄。
為了使敵人深信不疑,範天恩還按照彭老總的命令放了一些美軍俘虜,這一招徹底讓美軍對我軍潰敗深信不疑。
範天恩帶領的三三五團經歷的第二場惡戰便是松骨峰戰鬥,這場戰役或許沒人有多大印象,但是作家魏巍寫的一篇文章《誰是最可愛的人》卻是描寫的這場戰鬥,而這一篇文章也足足影響了好幾代人,此後“最可愛的人”也便成了解放軍的代名詞。
這場戰鬥勝利後,範天恩受到了彭老總的嘉獎,38軍也從此有了“萬歲軍”的稱號
這兩場戰鬥也讓範天恩成為志願軍中最能打惡戰的團長。
1955年在授銜的時候,由於他資歷還很淺,也很年輕,才33歲,因而僅授予了上校軍銜,後升大校。
2001年12月,範天恩去世,終年7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