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只是錦上添花,女人明白才能好運
兩年以來所經歷過的痛苦和磨難。在我的記憶裡就像野火燒不盡的枯草一樣,看似已經不存在的東西,突然在某一天,它又生根發芽了。
01,沒有經歷過,就沒有資格討論和評價別人
沒有經歷過,就沒資格去談論和評價別人。這句我此刻深切地體會到了它的含義。
記得我還在上大學的時候。我有個表姑和她老公吵架生氣,離家出走了。走了兩天的時候,她就堅持不了了,因為家裡還有一個一歲多嗷嗷待哺的孩子
對孩子的思念和牽掛,讓她放棄了自尊,即便沒有老公的上門道歉和迎接。自己一個人跑回去了。
那時的我,沒有結婚,沒有孩子,根本體會不到她的感受。更理解不了她的做法。
方式我就不明白了,有什麼好吵的,兩個人合不來就分開呀,幹嘛還要痛苦地糾纏在一起呢。
那時候的我想法很簡單,因為理解不了婚姻背後的一切。
直到現在才明白:結婚不單單是兩個人的事情。特別是中國式的婚姻。它牽扯的東西太多太多了。
父母,孩子,親戚朋友,財產……還有那一份剪不斷,理還亂的感情。
正是因為婚姻牽連的東西太多了,沒有相同經歷,就不可能有感同身受。
對於她說的思念孩子,我更理解不了。有什麼好思念的,有什麼捨不得的。
所以,沒有相同的經歷,就沒有資格去評判她人的是非。
02,不相信愛情,又渴望愛情
不相信愛情,又渴望愛情。這句話聽起來是不是很矛盾呀。
我有一個大學同學。她給我講了她的故事。
她從小生活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裡,她的爸爸是大學老師,媽媽是初中沒有畢業的農村婦女。
那是個特殊時期,他爸爸被批判為“臭老九”。在那個年代,知識分子是不吃香的。因為身份的問題,她爸爸才娶了她媽媽。
在那樣的環境下去結婚,也許沒有在愛情而言吧。
後來,她爸爸恢復了工作,恢復了原有的職位。
慢慢的她發現,她爸爸對她媽媽的態度越來越冷漠。甚至會流露出鄙視的眼神。
無論她媽媽怎麼任勞任怨,無論怎麼去討好她爸爸,她爸爸還是一如既往地用同樣的態度對待她媽媽。
在她剛上中學後的一天,下午放學回到家裡。她感覺氣氛不太對勁兒。
媽媽沒有像往日一樣在廚房裡忙碌著給孩子們做飯。而是一個人在臥室裡低聲地哭泣。爸爸在書房抽菸。
當時她感覺家裡肯定是出什麼事兒了,但具體是什麼情況,她不清楚。
在那個時候,小孩是沒有權力去詢問大人的事情。除非大人主動給你說。
後來,她才知道,爸爸在外面有女人了,要拋棄媽媽和她的姐姐。
當時這件事情對她的打擊是非常大的。處在青春期的她,對男女之事似懂非懂的。
後來,因為種種原因,他們沒能離婚。
但家裡的那種氣氛讓她感覺窒息。再也沒有往日的歡聲笑語了。每天都氣死沉沉的。媽媽每天都是愁容滿面。而爸爸依然像往日一樣,沒有和媽媽過多的交集。
後來,聽她媽媽說,她爸爸一直外面都有女人,媽媽是敢怒不敢言。
想想那種日子得過得有多憋屈,多痛苦呀。
從那以後,她不再相信愛情,她認為男人沒有一個靠得住的。她恐懼和男性交往,但又渴望有人給她溫暖和關愛。
她也想擁有自己的愛情和幸福,但她又恐懼和不相信愛情。
每個人的恐懼,都與原生家庭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心理學中認為小時候的傷痛要用一生來療愈。
03,愛情只是錦上添花
有天晚上十點多了,一個好久沒聯絡的朋友給我打電話說,她最近特別苦惱,有一個問題一直纏繞著她。她自己也理不出頭緒,不知該怎麼解決才好。所以這麼晚了還給我打電話。
她告訴我說,三年前她離婚了。離婚以後她就想一個人帶著孩子安安靜靜地過日子,也不打算再找了。
然而有一天,和朋友聚會。有一個認識但不算朋友的人也去了。
其實他們好多年沒見過面了,她和他本身也不熟。所以只是禮貌性地打個招呼就過去。
那天晚上,朋友們都很高興,她也喝多了。因為離婚了,沒人能去接她。其它朋友也都不方便,所以就安排了這個人去送她。
那一晚,朋友喝多了晚上吐了一夜,家人也都不在身邊,而那個男人照顧她守了一夜。
她很感動,又覺得虧欠人家。過了幾天後她打電話給這個人說請他吃飯,以表示歉意。就這樣,一來二去的他們就熟了。
她也瞭解到這個男人是單身,他老婆在生孩子的時候死的,大人小孩都沒保住。這已經過去八年了,他還是單身。
朋友覺得他很重情重義。經過這段時間的交往,她感覺到他這人也不錯,很會照顧人,也能體諒別人的感受。
朋友雖然覺得他對她很好。但這男的沒有孩子,他們結婚以後肯定還得要孩子,她又怕委屈了自己現在的孩子。
當然女人怕又像她前夫一樣,剛開始對她很好,到後來不是一樣的離婚了。
同時她不想從這個漩渦裡出來又跳進另外一個漩渦裡。
但她又舍不了,他對她的好,她很糾結。
我想說的是:女人,無論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失去自我。不是說不可以有愛情,但最重要的是,要經濟獨立,人格獨立,精神獨立。
女人只有擁有自我,才是最重要的,愛情只是錦上添花,沒有愛情也能獨自繁華。
幸運的女人都懂的,愛情它只是你生活的一部分。不能當作生活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