衚衕是北京的一大特色,有句話說到“有名的衚衕三千六,沒名的衚衕賽牛毛”!筆者前幾天去到了北京城最寬的靈境衚衕,去尋找一處遺址——明清皇城西南城角拐角舊址。
明清的北京城由四道城牆組成,今天的故宮在歷史上被稱為“紫禁城”,又叫作“宮城”。圍繞著宮城的,則是今天南至長安街、北至地安門大街、東、西至黃城根街,被圍起的皇城。再外圍就是內城和外城,大致範圍就是今天北京的二環路。
明代將元大都皇城牆的東、南、北三面稍加拓寬,即形成了明皇城。清代沿用明代皇城;後來在乾隆時期,皇城城牆不斷修繕,範圍有所擴大。但無論明清,都嚴禁百姓入內。
奇怪的是,屬於皇家禁地的皇城,為什麼沒有建成四方形,而是缺了個西南角?
追根溯源,元大都皇城的西南角有一座大慶壽寺,原來是金朝的慶壽宮,建於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元代初年,大慶壽寺 大和尚海雲及其弟子可庵先後圓寂,按照佛教習俗,各建一塔,九層塔為海雲塔,七層塔為可庵塔,因此大慶壽寺又被稱作“雙塔寺”。
元至元四年(1267年),忽必烈修建大都城,原定的南段城牆與雙塔塔基衝突,為保護塔基,城牆向南退讓,完整地保護了雙塔。
明初興建北京城,其中皇城借用了元大都的城牆,將原來的南段城牆向南推進,但這樣城牆會穿過大慶壽寺。出於對佛教的尊重,最終,城牆在靠近大慶壽寺的位置朝東轉向,繞過大慶壽寺修建。因此本來方正的皇城有了一個獨特的西南拐角。
民國年間,曾經的皇城城牆就成為了大家通行的阻礙。因此,皇城城牆被陸續拆除,上世紀50年代,西南拐角的地基被埋在了地下。2000年,市政部門在一次道路改造中發現了這段獨特的西南城牆拐角遺址,同時還清理出一處明代的涵洞和溝渠,隨後有關部門將這段皇城遺址申報為文保單位,並加以改造。
如今的這裡環境優雅別緻。唯獨靠近 西黃城根南街 一側的牆面上鑲嵌著金色的“明清皇城西南城牆拐角舊址”十二個大字,向來來往往的行人訴說著此處曾經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