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昆卡:雲中之城

昆卡:雲中之城


杜欣欣

田野和種植園漸漸消失,駛向昆卡(Cuenca)的汽車開始盤山而上。

最初霧不大,好像一層綠色輕紗,不一會兒卻濃得吞沒了公路。我睜大眼睛盯住前方,導遊哈維仍然邊吃薯片邊開車。汽車一直在爬坡,綠色海洋般起伏的群山偶然一顯。山連著山,一座山峰呈方形佇立於群山之上,間或一塊山石突兀而至,但並不險峻。這一帶已是安第斯山脈北端南坡,作為厄瓜多第三大城市的昆卡就在山那邊的一片谷地裡。

隨著爬升,雲霧開始在山間徘徊。終於爬到了雲彩之上,來到位於山頂的卡哈斯(Cajas)國家公園門口。此地海拔3600多米,天空晴朗,植被不再茂密,樹種也完全不同。據介紹,該公園穿越高山,常綠雲林和數百個湖泊,面積達285平方公里。安第斯禿鷹、大蜂鳥和浣熊(Coatis)等野生動物棲息於此,但人類能進入的只有幾十平方公里。溫帶的山脈到了這樣高的海拔,根本看不到大蜂鳥。厄瓜多面積雖小,但地貌氣候多樣,居然擁有地球18%的鳥類,10%的物種,難怪我們大學的生物老師經常來厄瓜多考察。

沿著木製通道向山下去。雲暗,腳下的那片湖呈深灰色。褐色的茅草漫山翻卷著,那些枯萎的針葉不僅抵禦風寒,也保護了苔原茵綠柔嫩。行不久,就見涓涓細流,此地為亞熱帶高海拔山區,少雨且終年無雪,那些細流全賴苔原植被涵養。這裡已是樹線之上,但因靠近赤道,一種喬木仍能生長。當地人稱之為“紙樹”,其樹皮薄如紙張,長得四腳八叉。苔原上生有多種肉肉類植物,灰綠色,摸上去毛茸茸。一種長長的植物葉小而多肉,頗似一把長柄毛刷,毛刷頂端開著橘黃色的小花。一些印第安人治病的植物,其中的一種類似北美西部常見的摩門茶。我已見過那些結出紅果的常綠植物,第一次看到它們,是在秘魯的印加古道上徒步。

全盛時期的印加帝國曾建立起四通八達的道路,古道的一段也透過此地。我曾徒步的那一段,是從庫斯科走到馬丘比丘,但僅為古道的千分之一。西班牙殖民之前,南美大陸沒有牛、馬、狗等家畜,貨物和資訊傳輸全靠人類徒步。從印加帝國首都庫斯科到昆卡大概2000多公里,如果傳遞加急雞毛信,投遞員靠接力長跑,8天就能傳到!那時的印加人除了捕獵,主要動物蛋白質來源於今人當寵物養的荷蘭豬。據說秘魯人也吃可愛的駝羊。再考慮到印加人缺乏蛋白質,具有那樣耐力和體質更加不可思議。在某種意義上,南美缺乏歐亞大陸的家畜確實影響了其近代歷史。馬能大大提升戰鬥力,牛解放了農業生產勞動力,可是古老的帝國即使是在全盛時期,也必須將大量的人口投入農耕,因而無暇發展其他。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看皮薩羅征服秘魯的故事,以及《槍炮、病菌和鋼鐵》一書的有關總結。

離開國家公園後,高度一直在降低。沿途山景蒼綠,當看到紅瓦房和香蕉樹時,我們也看到了昆卡城。

昆卡全名意即“四條河匯流之盆地“。這四條河分別是託梅班巴(Tomebam-ba)、耶納坎(Yanuncay)、塔基(Tarqui)和瑪查噶納(Machangara),其中的三條源自卡哈斯國家公園。昆卡是繼瓜亞基爾和基多之後的第三大城市,其老城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

經過託梅班巴河,沿河草地蒼鬱,花木扶疏。雖臨近赤道,但因海拔2560米而氣候宜人,人稱昆卡有地球上最完美的氣候。進城後,只見窄巷石路,街道縱橫交錯。然而從任何一條街向遠望去,盡頭就是綠色的山坡。據說早年當地一些富裕家庭喜歡去法國,此舉大大影響了當地的建築風格。風格各異的教堂,前有拱廊的西班牙式房子,純白、米黃、磚紅、鵝黃、藍色,民居的紅屋頂與教堂的圓拱尖頂構成了天際線,極為美麗。廣場、噴泉、花卉市場……玫瑰、康乃馨、杜鵑、百合、向日葵……街邊時見挎籃小販,多半是土著女人,賣的大多是水果。女人、貨籃和水果都打理得乾乾淨淨。此地乾淨得出奇,行人的舉止顯示出較高的文化教養,肥胖度顯然比瓜亞基爾低。聽說昆卡有三所大學,大學教授月薪6000美元,比總統略高,而政府僱員的最高工資都不得超過總統。

我們向聖母大教堂(CathedraloftheImmaculateConception)走去,遠遠就看到那三座藍色拱頂。這座教堂建於19世紀,並不古老,但因融合多種建築風格而成為昆卡最醒目的地標。昆卡是南美最天主教的城市之一,市政的座右銘是:“先是上帝,然後才是你”。當地文化保守,虔信和“正確”。據說有個昆卡人送女兒去美國上大學,數月之後,他委託一個去美國的朋友看望女兒,那個朋友回來說:“我帶給你一個糟糕的訊息。你女兒變成了一個……”他的話到此剛巧就被卡車的噪音蓋住了。那父親回答:“太可怕了,我正確地養大她,讓她上正確的學校,我到底做錯了什麼?”“那人接著說:”很可惜,我震驚地發現她賣淫。“那個父親聽了,大大地鬆了口氣 :”我以為你說她變成了一個新教教徒。“英文新教徒”Protestant“和 妓女”Prostitute“前三個字母都是Pro,那個父親最初只聽到前三個字母就緊張了,這個故事說明了什麼是他們的政治正確。

居家陽臺上擺滿鮮花,此地不但街道有些像秘魯的庫斯科,也都是高海拔的山城,然而庫斯科老城的建築大多漆成藍色,固然漂亮,但也有點做作。高海拔區空氣稀薄,水汽也稀薄,但這裡屬於亞熱帶區,三角梅開得很豔,在洛基山中不能生長的馬纓丹在這裡長成了樹牆。走過那面樹牆,沿著階梯而下,一直走到託梅班巴河邊。沿著河邊,垂柳拂面,河上人家的粉牆上,一叢薔薇探出身子。當地人面板細膩,河畔青草柔嫩,讓我忘記身處高原。

在餐館難以吃到足夠的蔬菜,我們走到超市買菜。此地超市與瓜亞基爾類似,以百貨為主,蔬菜放在商店的最後面,很不新鮮。後來找到農民市場,那裡的蔬果十分新鮮,種類繁多,令人眼花繚亂。二樓賣各種湯和新鮮果汁,巨大的一杯鮮榨果汁只要五毛錢。市場上有好幾個草帽攤位,周邊很多村莊編織草帽,草帽的主要原料是龍舌蘭,舉世馳名的巴拿馬草帽最初產自厄瓜多。

在老城閒逛,看到一家英文書店,信步走了進去。店裡賣的多是英文二手書,書店主人叫馬文。聊起來,才知他來自丹佛。我知道一些美國人到國外,首選是哥斯大黎加,馬文也曾在那裡住過一段時間,因不喜歡溼熱的氣候搬來這裡定居。此地說英語的群體近5000人。馬文說住房和醫療保險相當便宜,“醫療保險月費是76美元。我在這裡換了胯骨,手術做得非常好,我只需自付65美元。”告辭馬文後,我又在老城遇到一對美國來的退休人士,她們熱情地請我到家裡坐坐。那對夫妻未到退休年齡,但因病不得不退休,選擇此地主要是因為醫療保險比美國低很多。他們還說厄瓜多的老年人坐飛機都有打折。看得出,他們的生活很快樂。

厄瓜多的觀光火車自基多開往瓜亞基爾,行程為四天。很多旅客選擇乘坐最驚險的那一段,始發站是位於昆卡西北的小鎮安勞西(Alausi)。

我們清晨出發,準備趕11點鐘的觀光火車。出城不久就經過阿左格(A-zogues)鎮,昆卡是阿蘇耶省的首府,阿左格已是卡納爾省的首府。這小國居然有22個行政省,估計一個省的大小和美國的郡縣差不多。我想設立這麼多行政區與其地理複雜有關,居住於地理複雜地區的人往往與外界隔絕,自成一體。中央政府對當地居民基本上沒有多少影響力,而居民對中央政府也無向心力。

一路都在攀山,沿途每一片谷地都住滿了人。綠色的山坡上,散落著黃紅相間的民居。城鎮連著城鎮,每個城都有至少一座教堂,而教堂都建在城中的最高處。聖法蘭西斯堂、雲中聖母堂、朝露聖母堂……就像咱們的觀音菩薩。雲中或朝露都是聖母瑪麗亞的不同化身,而不同化身的聖母又各有信徒,一些信徒會特別來此朝聖。南美的教堂煙火氣較重,聖母像都很本土化。我在巴西,看到過印第安人打扮的聖母,計程車駕駛座前放置的聖母戴寬邊帽著披風,懷中抱著穿土著服裝的嬰兒耶穌。得知外子1980年代在梵蒂岡天文臺做學術訪問曾下榻於教皇的夏宮,並不止一次見過教皇保羅二世,導遊哈維說:“當地有個被保羅二世摸過頭頂的孩子被視為吉祥物,如果他們知道你見過教皇,人們會爭著與你握手。”

繼續沿著35號公路向北,越往上走,草木就越綠。草地上徜徉花色不同的牛,農婦在路旁擠奶,鐵皮奶罐放在路邊,一輛收取鮮奶的車子剛剛駛過,顯然每天都有車來收取牛奶。這裡的牛顯然比養牛場的牛快樂,牛奶味道或許更加鮮美。沿途的住房大多是紅瓦黃牆,景色不輸瑞士,看起來居民生活穩定富足。這條路是泛美公路的一段,從理論上說一直向北可達阿拉斯加。西班牙人殖民南美之初,道路始於哥倫比亞的海濱城市卡塔赫納,繼而順著安第斯山在高原上延展,泛美公路基本也是循著老路而建。

遠處山窩裡白茫茫一片,那就是我們從瓜亞基爾到昆卡時看到的水霧。這片水霧從太平洋上飄來,逐漸向東飄升,等到傍晚就飄到這一帶了。霧林區幾乎每天都有霧氣,無所謂旱季和雨季。我記得奈米比亞沙漠裡的植被也是靠海洋飄霧存活,植被滋養了羚羊等動物。待過了霧林區,山谷又是一片褐色。

還有半小時就到阿勞西,前面卻開始堵車。這條路車輛稀疏,難道是出了事故?車行緩慢,20分鐘過去了。哈維前去檢視,回說,是阿勞西的民眾正在示威。

以前訪問利馬和布宜諾斯艾利斯時,我們都遇到過示威遊行,卻未想到這樣偏僻的地方也會遭遇示威。為了趕上觀光火車,警車為我們開道,但仍然無法駛過遊行隊伍。最後全車人棄車步行穿過遊行隊伍,再搭乘另一輛車趕到火車站。走進車廂後,又開始等待,等來所有乘客,火車鳴笛出發。

一駛出小鎮,旋即攀高而上。在一片灰色和深淺的褐色之中,仙人掌長到幾米高,粗大的龍舌蘭兩人都無法合抱。肉肉植物的根鬚長長地垂掛在懸崖絕壁上,其生命之頑強令人感嘆。據說雨季過後,山間會有萬花搖曳湧動。

山勢險峻,站在車廂裡勉強能看到山底那一線河流。雖然厄瓜多的面積與廣西相若,僅有28萬平方公里,但有高山、海洋、熱帶雨林和群島。從瓜亞基爾到基多的直線距離只有270公里,但在高速公路上要行駛一天。地形複雜,很難以公里數作為行程的時間引數。

1908年前,厄瓜多僅在海岸線上鋪設了鐵路。1895年,總統艾洛伊·阿爾法羅(EloyAlfaro)決定將海岸鐵路延伸,最終連線瓜亞基爾和基多。然而,從河口城市到海拔3000米,那意味著平均每公里要上升10米,其中最具挑戰就是我們乘坐的這一段。這一段路只有12公里,但地勢卻直下500米,因其險峻而被稱為“魔鬼鼻子”。1908年6月,鐵路終於通車。其後幾十年,該鐵路是厄瓜多運輸的主幹線。1990年代後,因高速公路修通,鐵路逐漸衰落,近年僅用於觀光。

快到魔鬼鼻子時,山勢已成絕壁,火車行駛在迂迴式軌道上。1930年代乘坐列車的德國人魏特默記述道:“我們爬升得更高,隨著火車駛過陡峭的山坡,我們有時會從車窗六至七次地看到下方的同一風景。有一次火車突然停在懸崖邊,然後開始向後衝入山谷。我想會被扔進下面的深淵了。突然它停止了,然後又猛地向前移動。如此遽停前進後退好幾次,列車長看到我臉色蒼白,解釋說一切正常,我們正在經過魔鬼的鼻子。”在經過數次進退之後,我們也終於下到谷底。眾人下車與魔鬼鼻子合影留念,並在車站觀看土著人歌舞。車站的牆上貼了鐵路圖和說明,記得北京八達嶺也修過類似的軌道,但好像並未自稱:“世界上最美妙和最勇敢的工程之一”。那天翻看雜誌,其中曾將基多的殖民前藝術博物館與盧浮宮、冬宮、紐約的現代藝術博物館並列,令人莞爾。

下午兩點,我們從安勞西返回昆卡。出發不久,霧氣就上來了,樹木房屋時隱時現。一縷陽光透過霧氣,綠色中屹立著一座座紅瓦黃牆的農舍。那些房子建得方正結實,露臺或鑲於屋前或置於樓頂,個別的還有門廊,總之都是典型的西班牙風格。在一個公共洗手間不提供手紙的國家裡,這些住房已經相當好了。

可是,那些房子總有點不對勁兒。什麼地方不對勁兒呢?噢,原來它們用的是辦公大樓的藍玻璃。奇怪,這山野難道也需要這樣保護隱私嗎?反光玻璃不僅顯得窗戶很小,而且有點兒賊光四射的感覺。哈維似乎看出我的好奇,開口說:“你注意到那些玻璃了吧?這些房子的主人現在大都在美國。當年他們出國時還以為紐約是一個國家。到了那個“國家”,看到了摩天大樓的窗玻璃,以為那就是時髦。匯錢回來建房指定要那種玻璃,不是必要,而是炫耀。”我問:“房主不在這裡住嗎?”“他們大多是非法移民,不敢離開美國出境,也許以後會回來養老。我知道哈維也有美國綠卡,就問他:“美國有多少厄瓜多移民,包括非法的?”“大概100萬左右吧。”“啊,這麼多呀!我感覺在南美國家中,厄瓜多政治比較穩定,經濟也比較好,怎麼會有這麼多人往美國跑呢?”“主要是因為1999-2000年厄瓜多實行美元化。”

他繼續介紹著,1999年之前,厄瓜多的貨幣是蘇克雷(Sucre)。1950年代,美元對蘇克雷的匯率為1:15,1990年代初匯率開始大貶,初期為1:800,5年後貶到1:3000,到了2000年1月則貶為1:25000。 為了穩定幣值,當時的總統宣佈採用美元,廢除蘇克雷。

“採用美元是正確的。”哈維說,“但美元化的過程中,出了大問題。宣佈兌換後,一些人沒能及時兌換,待他們想換時,銀行又不給換了。後來同意兌換,但只能給兌換卷。這樣一來一去,一些個人財產被剝奪得只剩原值的2.5%。全國因此爆發了抗議,民眾包圍了總統府,總統只得乘直升飛機逃跑。那些偷了老百姓錢的銀行家都跑到美國去了,跑到美國去的還有因此而破產的老百姓”。那時厄瓜多人口剛過千萬,也就是說十分之一的人口跑到美國去了,其中大多數為非法移民。哈維指著一座低矮石頭房子說,“之前,大多數人住的就是那種房子。跑到美國後,匯錢回來蓋了新房子,以前的舊房子就當牲口棚或工具間了。”記得以色列建國時也是靠外匯發展起來的。南美國家獨立後,政治經濟仍直接受大國影響,比如英國的債務、美國的聯合果品公司在瓜地馬拉的巨大影響力。再考慮到後殖民時代南美各國的內戰和國家之間的戰爭,各種軍事政變,厄瓜多的換幣危機已經算是很小的災難和不幸了。

哈維又說:“現在我們的醫療大學教育都免費,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制度,但和委內瑞拉的那種社會主義制度不同,他們很腐敗。”“查韋斯開始執政時做得很好,資源是拉美第一,後來越來越糟。其實即使不贊同美國也沒有必要反美,薩爾瓦多未必贊同美國,但和美國搞好關係,美國援助多,老百姓的日子好過。”

霧越來越濃,到達印加之牆(In-gapirca)時,能見度只有十幾米了。在印加人到來之前,此地的原住民為卡納爾(Ca?ari)人。據說他們的祖先於公元前500年就在此定居了,印加人透過戰爭與和親征服了當地土著,但那時的帝國也是強弩之末了。至今這一帶仍有很多卡納爾人,他們戴著很像呢帽的羊毛帽子。

濃霧中,我們在遺址徘徊。透過霧氣稍散的瞬間,我看到祭壇之下竟是險峻的深谷。曼陀羅花開得正豔,那花大多數是白色,但這裡有黃色、紅色和橘色,據說這種花有迷幻作用。雖然此地是厄瓜多最重要的印加遺址,但建築規模、複雜程度根本無法與秘魯的馬丘比丘相比。

回到昆卡已是夜幕低垂。次日清晨,我們從昆卡乘長途汽車翻山越嶺返回瓜亞基爾。

(記於2019年9月28-30日。作者現居美國佐治亞州。主要作品《恆河:從今世流向來生》、《此一去萬水千山》)

分類: 軍事
時間: 2022-02-15

相關文章

你來我南海,我就找你盟友,中俄接力自由穿航日本海峽

你來我南海,我就找你盟友,中俄接力自由穿航日本海峽
近日,接連四天中俄海軍5艘艦艇穿航日本週邊海峽,當"自由航行"不再是美國專屬時,對等原則在這一刻展現得淋漓盡致.於是你來我南海,我就找你盟友,反正美日利益共同體總該有一個出來承擔責 ...

雙航母聯動,多國挑釁,嚇唬中國,解放軍艦隊北上,中俄已聯手

雙航母聯動,多國挑釁,嚇唬中國,解放軍艦隊北上,中俄已聯手
美國海軍卡爾文森號航母和英國皇家海軍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從10月4日開始闖入了南海,展開了所謂的雙航母聯動,在美國和英國航母上躥下跳的階段,還有多個國家的挑釁.日本海上自衛隊有出動不知火號通用驅逐艦, ...

香港迴歸前夕,英國34艘軍艦闖入南海,與我軍對峙72小時自動撤離

香港迴歸前夕,英國34艘軍艦闖入南海,與我軍對峙72小時自動撤離
1997年6月,香港迴歸的關鍵時期,英國軍隊竟然派遣了一支由34艘軍艦組成的混編艦隊,在中國領海附近徘徊.中國海軍迅速進入備戰狀態,雙方僵持72小時,互不相讓. 顯而易見,此次英國來勢洶洶,然而日益落 ...

香港迴歸前夕,英軍34艘軍艦開赴南海,對峙三天三夜險起衝突

香港迴歸前夕,英軍34艘軍艦開赴南海,對峙三天三夜險起衝突
1997年6月,香港迴歸祖國之前,英國竟突然派出一支由34艘軍艦組成的混編艦隊駛近中國領海,與我國海軍軍艦對峙3天3夜不肯離去,最後竟然還驅使軍艦撞向我艦,差點造成重大事故.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最後 ...

10月8日,沙利文翻臉,美部長稱要阻中國統一,中俄聯手譴責美國

10月8日,沙利文翻臉,美部長稱要阻中國統一,中俄聯手譴責美國
#美海軍部長稱重點是阻止攻臺##中俄宣告:加強禁止生物武器公約#現如今美國深陷債務危機,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與中方舉行了三次會晤,希望中國能夠幫忙化解危機.10月6日中美高層第三次會晤就已結束,期間美國 ...

想同時對付中俄?美軍祭出兩大動作,真以為解放軍和俄軍好欺負嗎

想同時對付中俄?美軍祭出兩大動作,真以為解放軍和俄軍好欺負嗎
美國有能力一次性同時對付中俄兩國嗎?關於這個問題,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美國視中俄為競爭對手,很難與中俄保持長期的戰略合作關係,以下兩件事就能反映出美國的心態: 其一,為對付中 ...

俄憂慮美實驗室在中俄邊境擴大,韓國直接把德堡告上法庭,中國也得跟上

俄憂慮美實驗室在中俄邊境擴大,韓國直接把德堡告上法庭,中國也得跟上
9月6日,據環球網報道,俄羅斯聯邦偵察委員會副主席亞歷山大·費多羅夫表示,美軍在俄羅斯邊境周圍國家不受控制地.無限制地部署生物實驗室,引發俄羅斯專家和國際社會的擔憂. 這是時隔5個月後,俄羅斯再次對美 ...

世界格局加速演進,中俄合作必將更上一層樓

世界格局加速演進,中俄合作必將更上一層樓
卞永祖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六屆東方經濟論壇全會開幕式上發表影片致辭,提出各方要立足地區,放眼世界,共克時艱,同謀發展.在世界經濟面臨新冠肺炎疫情.貿易保護主義 ...

中俄該賣核潛艇嗎?美國賣核潛艇給澳洲,這是拜登今年最大的錯誤

中俄該賣核潛艇嗎?美國賣核潛艇給澳洲,這是拜登今年最大的錯誤
今天再來聊聊美國出售核潛艇給澳大利亞這件事,不是炒冷飯,而是這件事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從個人的角度來看,這可能是拜登今年所犯下的最大的錯誤了,這件事對美國所產生的負面影響,甚至可能超過拜登下令從阿富汗 ...

中俄達成軍售合同,購買36架卡-52裝備兩棲艦,俄羅斯只要了成本價

中俄達成軍售合同,購買36架卡-52裝備兩棲艦,俄羅斯只要了成本價
經過多輪談判後,中俄又敲定了一項軍事裝備合同.合同內容包括俄羅斯將向中國出售36架卡-52武裝直升機,及其配套的武器系統和零配件等. 卡-52是一款重型武裝直升機,綽號"短吻鱷". ...

揮舞核大棒,美國又試射潛地導彈,中俄聯手,可以讓霸權無力施展

揮舞核大棒,美國又試射潛地導彈,中俄聯手,可以讓霸權無力施展
美國最近的動作相當頻繁,尤其是在軍事領域,自從美國從入侵阿富汗的戰爭中脫身之後,就要在亞太地區提升軍事部署的強度,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攜帶F-35C隱身戰鬥機部署亞太,就是一個明顯的訊號.在美國海軍核動 ...

俄媒:中俄簽署軍購合同,中國將購買36架卡52K,享受內部價待遇

俄媒:中俄簽署軍購合同,中國將購買36架卡52K,享受內部價待遇
中國購買卡-52K武裝直升機正式實錘了.就在9月17日,鳳凰衛視記者援引俄羅斯入口網站Avia.pro的訊息稱,中國在俄羅斯"軍隊-2021"論壇期間與俄羅斯正式簽訂了購買36架艦 ...

拜登上臺後中俄美“新三國演義”如此出場

拜登上臺後中俄美“新三國演義”如此出場
閆曉東(華語智庫高階研究員.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安全政策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 中俄美三國關係被人戲稱為"新三國演義",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一組關係,三國關係的互動對百年未有大變局將產生 ...

《中俄製造》第2季——俄雅羅斯拉夫爾市的中俄大型電源合作專案
來源:人民網-俄羅斯頻道 經濟.政治.安全.醫療.文化--中俄不斷開拓新的合作領域,但重點仍離不開兩國已合作數十年的傳統領域--能源. 四年前就已在俄羅斯雅羅斯拉夫爾市投入運營的華電捷寧斯卡婭熱電有限 ...

美國核潛艇被撞,川普要求拜登引咎辭職,中俄雙方對美“亮劍”

美國核潛艇被撞,川普要求拜登引咎辭職,中俄雙方對美“亮劍”
美國核潛艇被撞,川普要求拜登引咎辭職,中俄雙方對美"亮劍" 今時不同往日,一向奉行霸權主義,肆意對其他國家進行制裁的美國現在已經變成了紙老虎,近日,美國就嘗試到了"被制裁 ...

萬噸大驅首次出國參演!中俄海上聯合軍演開幕

萬噸大驅首次出國參演!中俄海上聯合軍演開幕
據海軍新聞發言人劉文勝海軍大校介紹,當地時間10月14日上午,中俄"海上聯合-2021"聯合軍事演習開幕式,在俄羅斯彼得大帝灣附近海域舉行.這是中俄兩國海軍根據年度計劃作出的正常安 ...

終於不再忍讓!“中俄結盟”引全球聚焦,美元霸權不起作用了

終於不再忍讓!“中俄結盟”引全球聚焦,美元霸權不起作用了
近年來,美方不斷給中國及俄羅斯使絆子,企圖以此阻礙中俄兩國的發展.如今,美國已經將中俄兩國視為其最大的競爭對手.隨著世界格局發生改變,美國在國際社會上的霸權主義已經受到了嚴重影響,對此,日益崛起的中俄 ...

永不與中俄開戰!美高官警告:一旦開戰,將給全球帶來毀滅性後果

永不與中俄開戰!美高官警告:一旦開戰,將給全球帶來毀滅性後果
美國總統拜登上臺後,美軍在全球進入戰略收縮階段,深刻影響著全球戰略格局.自掌舵美國後,拜登作出三個重要決定:美俄實現首腦峰會;力主阿富汗撤軍行動;宣佈美國回來了,主動跟歐洲修復跨大西洋聯盟,拜登一系列 ...

實拍;2021年滿洲里中俄免稅區的俄羅斯商品價格,購物不掉坑

實拍;2021年滿洲里中俄免稅區的俄羅斯商品價格,購物不掉坑
滿洲里,是一座因貿易而生的城市.它西臨蒙古國,北接俄羅斯,由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代管,是內蒙古自治區計劃單列市 ,是中國最大的陸運口岸城市,融合中俄蒙三國風情,被譽為"東亞之窗" ...

俄羅斯民調機構:俄羅斯人認為中俄關系是有益關係,74%俄受訪者對中國抱有好感

俄羅斯民調機構:俄羅斯人認為中俄關系是有益關係,74%俄受訪者對中國抱有好感
來源:環球網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9月16日文章,原題:俄羅斯人如何看待與中國的關係?副題:美國決策者想要離間莫斯科與北京,但俄羅斯人認為更密切的俄中關係有好處 在美國最近的戰略規劃檔案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