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和一位網友面基啦!
這位朋友是一個年紀和我相仿,但是做的事情和我們大多數打工者不一樣的事情,就是自己創辦了公司,並且努力去把他做好,還因此獲得了被動收入的一個優秀的同齡人。
與他交談甚歡,期間我感受到他很強大的信念感,對創業的篤定以及極大的發揮可能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然,相較於見面之後的歡欣交談,其實一開始,他對我是存疑的。
他問我,問我為什麼三番四次對他很熱情,他和很多朋友問過,要不要和我見面。
我沒想到,見一個人,他內心竟然演繹了這麼多的內心戲。
直到我,聽到他的過往,他的經歷,我想,他,是事出有因的,我沉默,專注,打量著眼前這個人,一個無數經歷沒有壓垮反而讓他崛起的一個人。說實話,他確實有很多值得我為他鼓掌的優點的。
回到剛才的問題,他說,我為什麼要對他如此熱情?
我告訴他,原因有三:
1)我們家庭經歷很像。
2)我們都是非暴力溝通的踐行者。
3)我樂於無私助人
他還是覺得很奇怪,他認為,沒有人會因為沒有價值而去幫助一個人吧?
我說,有,你必須承認,世界不僅僅只有你想的那麼少的性格色彩,我和他舉例了婆婆和她的孩子們,接進一個門外流浪漢並一起居住在了一起七八年而不圖回報的故事,現在想來這個故事可能荒唐至極,但這就是一種可能性。
另外,我也和他說到,《被討厭的勇氣》講到的——“他者貢獻”觀點。
哲人:對作為夥伴的他人給予影響、作出貢獻,這就是他者貢獻。
青年:貢獻也就是發揚自我犧牲精神為周圍人效勞吧?
哲人:他者貢獻的意思並不是自我犧牲。
給予他人貢獻,對我來說,是一種付出的,滿足我的貢獻慾望的,一種讓我產生內啡肽和催產素的一種行為,這會讓我覺得我是在為別人創造價值,我是一個“有價值”的人的一種感覺。這是有別於有償幫助的一種高尚情操。
其實人本身就是樂於分享,愛助人的,一種社會性的動物,無一例外。無一人願意活成一座孤島。
這裡也涉及到另外一個詞,分享。
我們常常不能理解小孩子護玩具的心理,為什麼就不能分來大家一起玩呢?
舉個例子:
一個有10個玩具的孩子,你讓他分享玩具給一堆小朋友玩。
一個有1000個玩具的孩子,你讓他分享玩具給一堆小朋友玩。
你覺得他處於哪種情況下會更願意去付出/分享呢?
很明顯,我們會一致認為,是第二種。
為什麼會是這個答案呢?
因為擁有過,所以更可能會去分享,去幫助他人。
因為被愛過,所以更可能會愛別人。
因為對自己好過,所以對別人可能也會更好。
因為見識更廣博,所以對於一些雞毛蒜皮可能不會斤斤計較。
因為經歷過,所以很多看來都可以是風輕雲淡。
因為……
只有把自己活明白了,足夠信任,接納自己,開始享受生命的所有狀態,接受所有生活給予的恩惠和苦難時,我們就會明白,包容了自己,也就包容了世界的參差。
這就是另一種快樂的生活方式。與你分享生命的狀態,用生命點燃生命,這無關乎你於我,有多麼偉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