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神、仙、妖、怪,有何不同?

澎湃問吧

從《西遊記》裡懷著貪嗔痴念的各路妖怪,到《紅樓夢》裡“雪照瓊窗玉作宮”的太虛幻境,文藝作品裡總有妖魔鬼怪、神佛仙聖故事的身影。這些妖怪常常各有性格、有的甚至可親可敬;而寶相莊嚴者偶爾也會避不開飲食男女、俗世凡心。

千百年間,各路神仙妖怪為我們編織了一個有情有趣的幽微世界。

澎湃問吧邀請青年作家徐頌讚一起聊聊古今中外的神明妖怪故事 。

神、仙、妖、怪,有何不同?


“神”與“仙”

@小兔兔:我們的神明來自於哪裡呢?一般需要多久才可以被稱之為神明?

徐頌讚:中國文化裡的“神明”來源多種多樣、五花八門,大體上有六個來源。

第一類是上古神話時期的神明,創世神、人類祖先等,多以傳說和神話方式流傳,比如盤古、女媧、祝融、夸父、倉頡、伏羲等。

第二類是《山海經》這種文獻記錄的上古神明,很多山神、水神。

第三類是儒釋道體系發展出來的神明,其中以道教最多,從元始天尊、西王母到呂洞賓、何仙姑等等,還有《封神榜》這類的傳奇小說記錄的各路神明。另外,還有一些被神化的人物,比如老子、列子、張天師、葛洪等。佛教入華,也帶來了佛祖、菩薩乃至哪吒等各路神明。

第四類就是民間信仰裡五花八門的神明,比如灶神、門神乃至廁神等。

神、仙、妖、怪,有何不同?


灶王爺和灶王奶奶

第五類是被神化的民族英雄或對老百姓有重大貢獻的人士,比如媽祖、關公、臨水夫人等。第六類是志怪小說、神魔小說裡的神明,比如孫悟空等。至於成為神明的時間,也是五花八門,不能一概而論。關羽在三國還是人,到了宋代開始神化,老百姓開始供奉,到明代被追封為“關帝”,神化地位達到高峰。林默娘在宋代只有閩南地區紀念,被莆田人尊稱為“媽祖”,經過元代到清代的一系列冊封,從“靈惠夫人”、“天妃”演變成“天后”,逐漸神化,期間歷經千年時間。

@熊:為什麼我們平時會說“神仙”?既然是“神”了為什麼還要加上“仙”?

徐頌讚:“神”和“仙”其實是兩個脈絡裡的兩個不同概念,但在日常交流中經常被混為一談,正如人們也經常把“魔”“鬼”“妖”等混淆起來。

“神”和“仙”最大的不同,就是“神”一般指原生的創始神明(盤古、女媧、祝融、共工)、自然神明(山神、水神、海神),以及做出過重大貢獻的英雄人物去世後被冊封成神(關帝、媽祖),而“仙”是道教的概念,指經過一套自我修煉技術或吸收天地靈氣後,達到長生不老境界(老而不死曰仙),包括天仙、地仙、人仙、鬼仙等等,甚至還有一些擁有特殊品質的人也被稱做仙,比如詩仙、酒仙……

人們說“神仙”也可能是出於使用習慣,要看具體指向是什麼。

“妖精”與“妖怪”

@改個名字還挺難的:“妖精”和“妖怪有何區別”?為什麼“狐狸精”會和“勾引”聯絡在一起?

徐頌讚:“妖怪”和“妖精”這兩個概念有別,妖怪的指稱範圍比妖精更廣,雖然它們都是從動植物演變而來的怪物,但妖怪除了可以指妖精,也可以指怪異的現象。而妖精更多的是指經過一套“修煉”的技術和過程,成精的怪物,往往能幻化成人的模樣,能夠迷惑人。妖怪則不一定,很多妖怪的長相容易被辨識,妖精則不容易被辨識,需要透過照妖鏡、咒語等其他輔助技術,才能讓它現出原形,因而對人類和日常秩序的影響會更大。

至於為什麼“狐狸精”會和“勾引”聯絡在一起,“狐狸成精”是一個很久遠的文化想象,在先秦時期就已出現,更早可以追溯到遠古的薩滿文化,至今在東北地區還有遺存。但是狐狸的妖媚化、道德化,或者被詮釋成勾引人的壞形象,是要到唐代以後,特別是宋代。比如朱熹就有對狐的負面評價,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宋代禮教秩序的確立,遠勝於之前的朝代。加上志怪小說的演繹,這個形象在往後的明清時期基本確立下來,直到今天。

至於為什麼選擇狐狸,而不選擇狗、貓、雞、鴨等其他動物來作為文學形象。我個人認為,一是可能和狐狸的長相有關,畢竟形象比較妖媚、神秘,發出的聲音像小孩子,比其他家畜更可愛,也更具備文學化的底子。二是因為狐狸會偷人畜養的家畜,行蹤不定,破壞家庭收入和生活物資,人們對它充滿怨恨,編故事時也更想用狐狸的題材。第三可能跟民間長期流傳的狐仙崇拜等民俗有關。當然,還有其他解釋,暫不一一舉例。

神、仙、妖、怪,有何不同?


老版《西遊記》中的玉面狐狸

@o蘇西o:《白蛇傳》裡的白蛇形象的由來,可以嘮嘮嗎?

徐頌讚:《白蛇傳》這個故事的來源,最早起源於六朝志怪小說裡的人蛇姻緣故事,發展於唐宋,奠定於明清。這裡面有很多說法,有的說是唐代洛陽巨蛇事件,也有鎮江金山寺白蛇事件,甚至還有學者認為來源於印度神話(巨蛇攪乳海)和中國民間傳說的融合。從文字記載來看,唐代《博異志》《太平廣記》、南宋《清平山堂話本》裡的《西湖三塔記》,都有情節類似的故事,主人公名字都不一樣,但基本情節都是蛇女誘惑男子。我們現在大眾影視裡白娘子、小青和許仙的故事版本,主要還是來自明末馮夢龍《警世通言》的第二十八卷《白娘子永鎮雷峰塔》。

中外的神明與妖怪

@喬小笆:您可以簡單概述一下東、西方;中、日等神明妖怪故事的異同嗎?以您的研究來看,您認為產生這種異同的原因是什麼呢?其中您自己最喜歡的故事是哪幾個?

徐頌讚:這個問題非常宏大,可以寫N本研究專著,也有無數學者研究,我在這裡只能簡略粗淺地談談,可以分成中國與西方、中國與日本的神明故事、妖怪故事的比較,但是進行比較的維度和角度還是有無數種,可以比較它們的世界觀、思維方式、對自然的認知方式、隱喻和象徵、倫理取向、時空觀甚至對動植物的描寫、對人心理的把握……這裡只能非常簡略地談談。

這幾者的相通處,都是源自人們對人類的來龍去脈、自然現象、生活現象、未知世界的文化認知方式,用來解釋和描繪生前與死後世界,這種神話文化和幽冥文化,都構成了每個民族的獨特文化,也誕生出無數文藝傑作,中國有《西遊記》《聊齋志異》,日本有《古事記》、妖怪學乃至《千與千尋》,西方則有希臘神話乃至《魔戒》《哈利波特》,都是精品。

至於不同的地方,暫時簡單說三點:

第一,比較中國與西方(希臘、羅馬與北歐)的神明故事,中國的神明除了少數創世神(盤古、女媧、伏羲等)為原生神明,其他神明多數是從人演變(成神或冊封)而來,像佛祖、老子等是透過由人成佛成神而來,像媽祖、關帝等是對老百姓有重大貢獻以及朝廷冊封而成神。反觀西方,神族與人族涇渭分明,神明多數是原生狀態。其次,中國的神明多數有強烈的倫理道德取向,神話故事也強調神明對民族、國家和老百姓的貢獻和庇佑,而西方神明則不一定,希臘神話裡充滿倫理悖論,甚至弒父、殺母、爭戰,強調的是個體的英雄主義和生命悖論。中國則恰恰相反,被老百姓崇拜的神仙幾乎都是道德聖潔的,不能出現倫理瑕疵(神魔小說中對神仙的諷刺則另說)。

神、仙、妖、怪,有何不同?


希臘神話故事壁畫 提埃波羅 繪

第二,比較中國與西方(希臘、羅馬與北歐)的妖怪故事,兩者背後都有“泛靈論”的文化背景,但中國的妖怪多數是指冤魂野鬼,或者自然界的動植物經過“修煉”幻化而來,多數對人類或者人間秩序不利,需要經過佛或道的特定程式加以收復或恢復正常秩序,比如中元普渡、超度儀式、照妖鏡等等。而西方妖怪的來源多數是自然界的“精靈”、墮落天使或者矮化的古代眾神,集體道德取向也沒有中國那麼強烈。

第三,比較中國與日本的神明和妖怪故事,日本的很多神明和妖怪是源自中國的《山海經》、陰陽學和志怪文化,但是又經過和日本的本土文化融合,發展出日本特色。比如,中國的妖怪一般既包含鬼,也包含修煉成精的動植物,人們面對它們的情緒是害怕。但日本的“妖怪”指稱範圍很廣,是衰退後的神(柳田國男的說法),除了神明以外,都可以納入廣義的妖怪,人們除了害怕,還會尊敬。日本百鬼夜行裡,不乏可愛又無害的妖怪。另外,中國人說的“鬼”,有可能是祖先(人死為鬼),也可能是指看不見的幽靈,但日本語境裡的“鬼”更具象,更像是佛教裡的羅剎或鬼卒的模樣。

神、仙、妖、怪,有何不同?


《神明考古學》,徐頌讚著,南京大學出版社2021年10月。

關於中外神明鬼怪,你還想知道什麼?歡迎到問吧提問,或留言一起討論!

責任編輯:黃雅竹

校對:劉威

分類: 故事
時間: 2021-11-23

相關文章

民間故事:老來得子又遭失子之痛,兒子臨終訴說來世報恩,果應驗

民間故事:老來得子又遭失子之痛,兒子臨終訴說來世報恩,果應驗
故事發生在清朝康熙年間,在南陽府有一戶姓白的老漢,名叫白明臺,老伴名叫梅若花,兩人雖然年輕時就已經成親,可直到四十多歲才生下一個兒子,兒子白構天資聰明,孝順懂事,深得二老的歡心. 不料在白構十八歲之時 ...

民間故事:老人見嬌俏美人,覺得肋下一痛,醒來後看到死去的兒子

民間故事:老人見嬌俏美人,覺得肋下一痛,醒來後看到死去的兒子
話說在隋唐時期,正是天下大亂的時候,出現了很多民間小說.話說在這一時期,不僅有各種貪官汙吏為禍一方,更有著不少被戰火擾亂了心智的妖精鬼怪下山吃人. 在當時的北方,有一個名叫王喜林的老人,早年兩個兒子在 ...

民間故事:財主家遭了賊,沒有報官反倒是大肆慶祝,小偷倒黴了

民間故事:財主家遭了賊,沒有報官反倒是大肆慶祝,小偷倒黴了
民間故事,奇聞趣事,這裡是話神道仙的原創故事領域. 接下來請看傳奇的民間故事. 在縣城之中,有著一位遠近聞名的財主,此人今年五十多歲,在縣城中乃是一位名人. 此人的名聲還是在十年前傳開的,開始的時候, ...

民間故事:財主的兩個兒子,一好一壞,壞的那個後來浪子回頭

民間故事:財主的兩個兒子,一好一壞,壞的那個後來浪子回頭
讀民間故事,品百味人生,歡迎觀看月汐醬講故事. 話說古時,有一個姓李的財主,他有兩個兒子,老大叫李德,幫著李財主打理生意,在李德的幫助之下,家中的生意蒸蒸日上,李財主非常欣慰,有這麼一個優秀的兒子. ...

民間故事:貴婦收留乞丐,乞丐與小偷勾結,小偷進屋貴婦投懷送抱

民間故事:貴婦收留乞丐,乞丐與小偷勾結,小偷進屋貴婦投懷送抱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247期,如果您喜歡看民間故事記得常來 古時候在長平縣,有戶趙姓人家.戶主趙小剛是當地一名大富商,家財萬貫,旗下有客棧布莊,生意遍佈全城,堪稱當地首富. 雖說趙 ...

民間故事:老婦病重,大兒子將其扔深山老林,二兒子救母終得善報

民間故事:老婦病重,大兒子將其扔深山老林,二兒子救母終得善報
故事發生在清朝年間,當陽向北三十里有一個名叫清雲寨的小山村,村頭住著一戶人家,老太太姓賈,丈夫甄廣泰早逝,只留下賈老太和兩個兒子相依為命過日子.賈老太的兩個兒子大的叫甄勤壽,小兒子名叫甄忠毅.雖然兄弟 ...

民間故事:木匠救了一個書生,後來書生做了他的兒子,晚年幸福

民間故事:木匠救了一個書生,後來書生做了他的兒子,晚年幸福
民間故事,品百味人生,歡迎觀看月汐醬講故事. 話說古時,在一個小山村裡面住著一個老木匠姓王,大家都叫他王木匠! 他手裡經常拿著一把木尺子,在不做活的時候,穿著他那一身破爛的衣服,帶著木尺子到村裡和別人 ...

民間故事:商人回家,發現妻子悄然離開,找到後竟然多了一個兒子

民間故事:商人回家,發現妻子悄然離開,找到後竟然多了一個兒子
新聊齋:原創故事<巧妹> 從前,有個叫周錫的商人,雖是個舊姓人家,但卻家道敗落,如今再不能閒飯度日. 周錫自幼聰慧,飽讀詩書,長得也俊,可遭遇家庭變故,他只得棄儒為商,出外營生. 幾年過去 ...

民間故事:地主貪兒媳貌美,推兒子下山崖,卻被一封信要了老命

民間故事:地主貪兒媳貌美,推兒子下山崖,卻被一封信要了老命
我國古代的婚嫁習俗想必大家也都清楚,那種蘊藏著各種陋習的婚嫁習俗件事就是民族文化糟粕中的糟粕.不過也沒有辦法,限於時代背景的原因,各種在我們現在看起來"毀倫亂理"的事情還是不絕於耳 ...

民間故事:富商買包子送給和尚,當天兩兒子身亡,別人:是報應

民間故事:富商買包子送給和尚,當天兩兒子身亡,別人:是報應
張堅看著兩位兒子的屍體就這樣躺在自己面前,心中是悲痛萬般,怪自己為什麼要那樣做?妻子這時候反倒平靜了下來,獨自走進房間 明朝萬曆年間,清水鎮有一富商,姓張名堅,他家世代都是經商的,家財萬貫,但這人有一 ...

民間故事:祖先少給風水錢,50年後有人討債,搬家躲過一劫

民間故事:祖先少給風水錢,50年後有人討債,搬家躲過一劫
中國人歷來相信"風水"一說,認為不管是給活人居住的陽宅,還是給死者安息的陰宅,都必須以地脈為根源,以水土為導向,選擇合適的環境.動土之後再配合五行八卦佈局,世代子孫就可以永享平安富 ...

民間故事:富翁向老漢借傘,一年後家破人亡,道士:你把傘開啟

民間故事:富翁向老漢借傘,一年後家破人亡,道士:你把傘開啟
故事發生在清朝時期,有一個富翁向老漢借傘,一年後卻家破人亡,過路道士知道後對他說:"你把傘開啟!" 杭州府有一個叫古長春的富翁,此人出身貧寒,命運多舛,小小年紀看遍世態炎涼,有一股 ...

民間故事:土財主酷愛占卜,越占卜命越差,高人:你被它們知道了

民間故事:土財主酷愛占卜,越占卜命越差,高人:你被它們知道了
漢中府的西鄉縣,有一個土財主叫龍翔天,龍家在祖父一輩立下戰功,被封任在此地百年有餘,家中資產豐厚.到龍翔天這一輩,三個兒子又聰明好學,龍翔天為此十分驕傲. 龍翔天認為自己能蒙受祖先福廕,一定是個不簡單 ...

民間故事:18歲書生病亡,道人讓別葬入祖墳,家人不聽自食苦果

民間故事:18歲書生病亡,道人讓別葬入祖墳,家人不聽自食苦果
新聊齋|考神之墳 明嘉靖年間,揚州有一位遠近聞名的神童,姓王名雲,他從小就能作詩,很早就熟讀四書五經,並且考中了秀才. 然而,在王雲十八歲的時候,突然得了一場怪病,王雲挺了十天左右,就不幸病逝了. 王 ...

民間故事:書生夜夜聽到嬰兒哭,道士割開他的胸口,露出一張人臉

民間故事:書生夜夜聽到嬰兒哭,道士割開他的胸口,露出一張人臉
宋朝淳化年間,揚州有個名叫吳遷的書生.此人相貌英俊,才華橫溢,是當地許多少女的夢中情人.吳遷考上舉人後,為了自己的仕途,娶了當地知府的女兒.可兩人婚後不久,卻發生了一件怪事. 吳遷每天夜裡,總能聽到嬰 ...

民間故事:屠夫深夜歸家,老漢請他殺豬,看到老漢的腳他拔腿就跑

民間故事:屠夫深夜歸家,老漢請他殺豬,看到老漢的腳他拔腿就跑
我們都知道過年必吃的就是餃子,包餃子離不開豬肉,而在過年的時候,羊肉.牛肉等各種肉類也深受人們的歡迎,因此到了年關,屠夫們不是殺豬就是宰羊,最是忙碌.明朝一屠夫在年關忙到深夜才回家,一老漢等在門口請他 ...

民間故事:木匠中秋節夜宿主家,睡覺時在床頭放一把米,逃過一劫

民間故事:木匠中秋節夜宿主家,睡覺時在床頭放一把米,逃過一劫
明朝一木匠中秋節夜宿主家,他在主家院子裡檢查了一圈,發現事情不對勁,便在枕頭下放了一把米,因此逃過一劫.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且聽我娓娓道來. 順德府有個叫韓山野的員外,他年方三十,為人厚道善良,人緣極 ...

民間故事:樵夫找朋友討債,發現對方已死,到墳頭燒欠條遇到驚喜

民間故事:樵夫找朋友討債,發現對方已死,到墳頭燒欠條遇到驚喜
故事發生在明朝萬曆年間,有個樵夫去找朋友討債,發現朋友已死,到朋友墳頭燒欠條時遇到驚喜. 大同府西邊三十里處有一個無名的小山村,村裡民風淳樸,生活安定,村民們靠山吃山,大多做了藥農獵戶和樵夫,日子雖然 ...

民間故事:屠夫不給亡母燒紙,夜裡殺豬刀冒火光,道士:你被告了

民間故事:屠夫不給亡母燒紙,夜裡殺豬刀冒火光,道士:你被告了
洮南府的靖安縣,有一個叫章根縮的屠夫,家裡只有一個老母親,他卻屢屢毆打母親,又是個殺豬的,誰家也不願把女兒嫁給他,因此直到他母親去世,章根縮還是個光棍漢. 章根縮很不相信給過世親人燒紙那一套,他父親的 ...

民間故事:富翁喜遷新居,家裡怪事連連,道士:是你沒福氣

民間故事:富翁喜遷新居,家裡怪事連連,道士:是你沒福氣
清朝時期,有一個富翁喜遷新居後家中接二連三地發生怪事,過路道士知道後對他說:"是你沒福氣." 河間府有一個叫段靈風的富翁,此人本是山中的一個樵夫,有次上山打柴時無意中挖到兩塊玉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