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作者:廣東省中醫院 楊志敏
蔥白豆豉葛根湯乃清代名醫小膳方,特別適合寒熱交替導致的外感不適。其出自清代名醫俞根初的著作《重訂通俗傷寒論》,“蔥豉葛根湯:鮮蔥白2枚,淡豆豉3錢,生葛根1錢半。傷寒愈後,伏熱未盡,復感新邪,頭痛發熱,惡風或惡寒,舌燥口渴,或兼咳嗽。”
春天氣溫雖然逐漸升高,但早晚仍寒,並且近日氣溫不穩定,寒熱交替。此清代小膳方很適合用於初春季節寒溫不定引起的外感不適,症見頭痛、發燒,怕冷怕風,口乾舌燥,或者兼有咳嗽症狀。
做法:蔥白切段,淡豆豉用紗布裝包,葛根切塊。所有食材一起放入砂鍋煲,加清水800毫升,大火沸騰後轉小火煲30分鐘,最後濃煎至1~2碗左右。
功效:蔥白性溫味辛,有發汗解表、散寒通陽的功效。淡豆豉性平味甘苦,有解表除煩的作用。葛根性涼味辛,解肌清熱。所有食材合用,起到解表驅邪,清熱解肌的功效。近期氣溫陰晴不定,冷暖交替,最易外感風邪寒邪,其症狀初起為微惡風寒、流涕噴嚏、咽喉痛等,出現此類不適的人群及時服用本藥膳,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功效。
編輯:董俊彤
稽核:朱蕗鋆
“首都中醫”ID:
bjtcm010
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