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人體五臟腎、肝、脾、肺、心都和脫髮有著一定的關係,是一個完整統一的有機整體,其中任何一個環節發生障礙,均能致使毛髮病變。
一、與腎的關係
《五臟生成論》曰:“腎藏精生髓,髓充於骨而匯於腦,髓與腦皆藏於內而不洩,發為腎精之外候,精血充足則發濃密而光澤。”
1、對於頭髮稀疏脫落,伴眩暈失眠、腰膝痠軟、舌淡苔白,從腎不足辨證,以七寶美髯丹加減治療,腰膝痠軟、頭暈耳鳴者加桑寄生、續斷以補腎壯陽;若五心煩熱、潮熱盜汗者加牡丹皮、知母、黃柏養陰清熱。
2、也可用固腎生髮湯(何首烏、牡蠣、女貞子、旱蓮草、桑椹、桑白皮、生地黃、側柏葉、丹參、茯苓)。
3、採用二至四物湯為基礎加用首烏、黑芝麻、枸杞等補腎烏髮之品治療系
二、與肝的關係
《靈樞·經脈》雲:“肝足厥陰之脈……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 肝主疏洩,促進血液執行,使臟腑十二經之氣血行達於頭面,榮養頭髮。
對脂溢性脫髮,關鍵在肝膽,屬於本虛標實之證,治療上以清理肝膽溼熱為主,兼以滋補肝腎,倡導五臟平衡,予龍膽瀉肝湯合二至丸為主方加減。肝血虧虛者用補肝湯(四物加酸棗仁、木瓜、麥冬、炙甘草)加減以養血補肝。
三、與脾的關係
《素問·宣明五氣篇》謂:“五臟所藏……脾藏意。”意就是意念,是一種思維活動。所以思慮過度能傷脾,影響脾的運化功能,因而也影響毛髮的正常生長和發育。
脾主運化與吸收,人體清陽之氣升於腦,津液之澤榮於腦,都靠脾的作用。脫髮病因繁多,不外乎虛、溼、滯三端,可用黨參、蒼朮、法半夏、陳皮、厚朴、丹參、黃精、菟絲子、當歸 、砂仁、茯苓和炙甘草。對於脾胃溼熱,可以採用楂曲平胃散(生山楂、槐米、神曲、厚朴、陳皮,蒼朮、甘草)
四、與肺的關係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肺生皮毛”,人的皮毛乃由肺的精氣所滋養。肺透過上焦開發,宣發五穀之味,若霧露之溉,以溫養皮毛,抗禦外邪的侵襲。代表方有補肺湯、四君子湯、炙甘草湯等。對兼有周身乏力、氣短、易自汗之脫髮予黃芪益氣湯治療:生黃芪,黨參 ,當歸 ,炒白芍 ,炒白朮,桂枝 ,桔梗 ,茯苓 ,炙甘草 。
五、與心的關係
《證治準繩》指出:“夫心生血,血生氣,氣生精,精盛則鬚髮不白,容貌不衰。”發得心血之養、心陽之助而為之生。
1、頭皮癢痛、心煩、尿黃、便秘、舌紅苔黃、脈數者屬心火亢盛,治以三黃瀉心湯加減清心瀉火,涼血解毒。
2、毛髮脫落,黑白髮交雜,耳鳴、健忘、腰膝痠軟、口苦咽乾,心煩多夢,舌紅,脈數有力者屬心腎不交,用黃連阿膠湯以清心瀉火,滋陰補腎。
3、頭髮枯黃、心悸、心煩失眠、頭目昏眩、面色少華、唇白色淡、脈細弱者屬心血虧虛,治以養心湯養血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