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進入臘月各家各戶就開始忙碌,準備各種年貨,那時大家都不富裕物資匱乏,都是自家制作年貨。
年貨的種類繁多,有糖粑、豆耙、枕頭(年糕方言版,形狀是扁平長條形似枕頭)、苕果(紅薯製作的)、麻qi(麻條方言版)、豆腐、炒花生、炒蠶豆、炸麻花、炸豆果、甚至有時候還有做綠豆粉絲,這個技術難度高,一般是有專業的人帶著工具,上門製作賺取加工費。
每一道美食都是刻在記憶中,但每一道美食製作都沒那麼簡單,糖粑製作尤其繁瑣,首先選好好天氣的時候,選合適的大米,蒸熟之後攤開在sai qiang(方言沒有合適文字,只好拼音替代,是一種竹篾製作的圓形直徑2米左右的晾曬工具,也有2米寬五米長左右的形狀。)晾涼,然後每天要拿出去晾曬,晾曬過程中還需要隔一段時間翻動一下,把飯粒打散避免黏在一起,知道曬成向石頭一樣堅硬的飯粒,這個活一般都是我們這些上學的孩子負責,過程一般都需要一個禮拜左右,更復雜更有技術含量的還在後面,那就是熬製麥芽糖,那時候窮不可能買白砂糖直接熬糖稀,先準備上好的麥子種粒,浸透撈出瀝水,再放在瓦罐中,罐口再塞上新鮮乾淨的稻草,每天還需要看看乾溼度根據需要灑水,這個技術活一般都是媽媽在做,等麥芽長出來等三寸左右就可以開始預備熬糖稀了,接下來預備一些紅薯洗淨晾乾,刨皮煮熟,再用鍋鏟壓成糊狀,支起一口大鍋,一般大家庭都會在廚房專門做一個大鍋灶,把紅薯泥、麥芽搗碎後放入鍋中加上大量的水一起熬製,一邊熬製一邊攪動,這個過程很漫長記憶中一般都需要一天一夜,熬出的糖稀用勺子舀起往下倒,能夠拉成絲線就成了(就像現在看到糖畫製作的那樣),小時候經常為了能夠喝到糖稀,總是跟著父母身邊熬夜,就為了等那一碗美味的糖稀,那個年代很少能夠吃到糖,所以自己做的糖稀,父母都會滿足孩子的心願美美喝上一碗,過年期間還聽媽媽講,說奶奶在的時候就好這一口,有一回還沒熬好,但是已經很晚了,奶奶睡不著,說給我來一碗先嚐嘗,不然睡不著。
大鍋洗刷乾淨,然後把曬乾的飯粒,上鍋和專門篩選的細沙一起翻炒,炒成金黃的顏色,吃起來砰砰香,再一次把大鍋洗刷乾淨燒小火烤乾,依次加入炒好的糖粑籽粒、熬製好的糖稀一起炒,混合均勻之後用鍋鏟舀起,在小桌子上放上豆腐框中壓實,等稍微冷切之後拿刀切成方塊,美味的糖粑就做成了,那個味道真不是現在工業產品能夠比擬的。
小時候嘴饞總是跟在父母上邊看著他們弄這些美味,好在第一時間嘗一口,在那物資匱乏的年代,這是每年唯一一次可以大快朵頤的時候,從臘月一直忙到小年,才能做好這些美食,小孩子每年最期待的就是這個時候,濃濃的年味,從臘月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都線上!
人還在物已非,父母現在都是八十多高齡,已經做不動這些了,我們也都在外面忙沒有時間,這些傳統的美食製作方法都要失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