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變成潑婦,口出惡言的樣子,都是你們家害的!
要不是你們總是指責、貶低、否定我,我也不會變成一個神經病!”
以上這些話是我跟婆婆爭吵得很兇時說過刺傷對方的語言。
人呀,在情緒積累了一個爆發點的時候真的是什麼惡毒話語都能說出來。
在宣洩完了這些情緒後的一些日子裡,我堅定認為婆家人總是用愛進行控制。
而在這種壓抑氛圍中,人會變得膽小、不自信,失去自主選擇權,失去生命力,而無法活出自己。
沉浸於與婆家人相處不來,與老公三觀不合的執念裡,我唯一的想法就是儘快強大自己,在經濟上獨立,然後逃離這個家,甚至以為只有透過這個方式才能喚醒老公的覺悟,去掙脫他爸媽愛的控制。
可是隨著這幾天我的不斷學習,不斷更新認知和反思,我發現自己身上也存在著不少的問題,進而導致自己跟婆家鬧得如此不和。
青音老師在跟她的德國老師學習心理諮詢時,跟她說過一句讓她很受觸動和反思的話,
“所有的人際關係都是互動的結果,一定是你做了什麼或者是沒做什麼,你們的關係才成了今天的樣子,無所作為本身也是一種作為!”
回看現如今我跟婆家人十分糟糕的關係,我不能把責任完成推卸給對方呀。
我自己平時雖然不跟他們過多交流,也自覺沒去控制別人,說不好聽的話,但我看問題的悲觀心態,臉上總是愁眉苦臉狀也是在影響著關係的樣子。
讓我更加清晰自己問題的關鍵是,我在某公眾號上做了一個關係劇本的的測試,透過23道題的作答,我的關係劇本是附屬劇本。
這個劇本真是戳中我的要害,我總是一味地迎合別人的需要,總是善於體貼別人。
但這樣樂於成全別人,犧牲自己的過度付出,若得不到他人的認可,就會爆發出無窮盡的埋怨,企圖把自己身上出現所有的不好都賴在別人頭上。
人總是很輕易地看清別人的問題,而自我審視和自省卻是很難。
當我看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後,整個人真的是豁然開朗了,看向老公,家公家婆的眼神和態度完全變了個樣。
當我很關切平和地跟他們對話時,他們也給自己很好的回饋。
一種和諧溫暖的氣息在流動著。
這我才真正地領會到,人是有成長性的,你的成長和改變都會影響著你的關係劇本的走向。
而過去無論婆家鬧得多麼難堪都不必糾結和擔憂。
只要不斷的去看見去提升認知,才會迎來你想要的美好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