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釣魚的時候,一般會把窩料、餌料、調漂這三個方面看得非常重要,其實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可直接關係到我們最終漁獲量的多少,那就是看漂抓口。看漂抓口抓不好的時候,便有可能揚竿不中魚,或者是中途跑魚。
浮漂慢慢上頂不中魚的原因
前天有位釣友問我,釣魚時有時候會慢慢出現一目的頂漂,揚竿卻從來不中魚,這應該是假口,但不知道為什麼?
1、小雜魚鬧鉤。其實造成這種緩慢上頂一目的漂相原因,其一就是小雜魚在底層鬧鉤。這個上頂一目的漂相動作沒有那麼明顯,一般都是小雜魚頭朝下、尾朝上吸了一口餌料之後,浮漂便會出現緩慢的上升。
2、魚在水底輕微地蹭線。魚在餌料或者是子線旁邊遊動,魚鰭輕微地碰到餌料或者是子線,此時浮漂也會出現緩緩地上頂。
3、鯉魚進窩。這一點也是可能性最大的一點,鯉魚進窩,不過還沒有吃餌。鯉魚的魚嘴像豬嘴,進窩之後在水底拱泥尋找餌料。但是鯉魚又比較膽小,雖然釣點的窩料將鯉魚誘進窩點,但其進窩卻暫時不吃餌料,東看看,西瞧瞧,首先觀察是否有危險。
鯉魚圍著窩點轉,此時邊轉邊拱,當餌料離其拱泥比較近的時候,拱起來的泥沙,還有拱泥時的水流輕微地推動餌料,餌料會變得暫時離底,這個時候浮漂便會出現輕微地緩緩上頂,此時若揚竿一般不會中魚。
如果是由於鯉魚進窩而出現的這個動作,我們便要等,等到浮漂出現頓口再揚竿。生口鯉魚吃餌的最初動作,便是這個緩緩上頂的浮漂漂相,接著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幾秒鐘、十幾秒鐘或者幾十秒鐘之後,便會出現一個漂亮的頓口。
當然,此時的釣點必須沒有其它魚類,如果這個時候進來黑魚、草魚等大個體魚,鯉魚突然受到驚嚇,就會倉皇逃走,那微微上頂的動作之後便不會再有其它動作。只要是生口鯉魚進窩,如果不出意外,微微上頂之後,用不了多長時間,便會有漂亮的下頓動作,這個時候揚竿便可中魚。
看漂抓口的三要素
1、釣靈抓頓口。
2、釣鈍抓頂漂。
3、不靈不頓,上頂、下頓都要抓。
浮漂慢慢下沉不中魚的原因
在外野釣時,拋竿入水浮漂到位之後,有時在不走水的情況下,浮漂還是慢慢地緩緩下沉,揚竿卻不中魚,這又是為什麼?雖然我們作釣的水域不走水、不走漂,但浮漂到位之後還是緩緩地下沉,這基本上就是水底有醬層,餌料沉底之後會慢慢地沉入醬層裡面。
如果餌料沉入醬層裡面,魚找不到,也吃不到,因此就釣不到魚。那麼怎麼判斷水底有醬層?依以上所述,在不走水的情況下,浮漂到位之後還是慢慢下沉,這便是水底有醬層的最好說明。
在水底有醬層的水域,垂釣底層魚類應該如何作釣?
1、餌料要輕。在水底有醬層的水域垂釣,需使用輕質餌料。如果雙餌餌重較重,那麼沉入醬層的速度會更快。
2、魚鉤要輕。跟第一點類似,所使用的魚鉤也要輕,可使用鉤號更細、更輕的魚鉤垂釣。
3、採用調高釣低的釣法作釣。由於水底有醬層,如果調釣太頓,餌料和魚鉤一般會緩緩沉入醬層。這個時候我們應該調高釣低,讓雙鉤一鉤觸底、一鉤懸空。
在半水調漂稱餌重之後,比如調的漂目是八目,雙餌可以下壓六目,這個時候應該調八目、釣二目半,或者是三目,只有這樣才能確定雙鉤是下鉤觸底、上鉤懸空的水底狀態。
此時如果釣五目,就有可能是一鉤躺底、一鉤觸底,鉤餌也有可能會慢慢地沉入醬層。因此我們需調到兩目以上、五目以下,才可以確定雙鉤是上鉤懸浮,下鉤觸底的水底狀態。
不管調釣幾目,只要雙鉤是上鉤懸浮,下鉤觸底的水底狀態便可選用,只有這樣才可以防止餌料下沉到醬層裡面。
總之,在有醬層的水域進行作釣,需做到餌料要輕、魚鉤要細,調釣儘量調高釣低,最好雙鉤是下鉤觸底、上鉤懸空的水底狀態。如果能夠注意這三點,以後在水底有醬層的水域作釣,一樣也能連竿爆護。
我們外出釣魚,不僅要對各種魚類有所瞭解,還要對浮漂的漂相有所瞭解。瞭解之後,還需根據不同的浮漂漂相動作、水情、魚情等相關因素,再選擇是否揚竿、是否重新調漂。
在我們對水情、魚情、漂相有了足夠的瞭解之後,相信大家都能取得不錯的收穫。我是釣客有魚樂,分享釣魚經驗,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