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封制是一個失敗的制度,但這個失敗的制度仍然延續著,而延續的原因,乃是“非劉氏而王天下共誅之”的皇權利己主義,從周王朝的亂世到西漢王朝的七國之亂,從西晉王朝的八王之亂到明朝的燕王奪帝,無不說明了李斯的睿智:““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後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皆為郡縣,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甚足易制。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術也。置諸侯不便。”然而,歷史在重複上演著立諸侯王的混亂。
劉邦立國後,“患吳會稽輕悍,無壯王填之,諸子少,乃立濞於沛,為吳王。”此時的劉濞,志得意滿,想要好好做一個鎮撫地方、安定國家的諸侯王,但事情的發展往往不如人的意料,吳太子和皇太子下棋的時候被皇太子摔死了,摔死之後把吳太子的屍體送回吳國安葬,承受喪子之痛的吳王憤怒地說:“天下都是劉氏家的,死在長安就葬在長安,又何必葬在吳國。”又把他兒子的屍體送去長安下葬,這一來一往,盡顯吳王對中央朝廷的失望和對皇太子的憤懣,他造反時的使諸侯書有兩句話就是罵漢景帝的:“絕先帝功臣,進任奸人,誑亂天下,欲危社稷。陛下多病志逸,不能省察。”
帶著憤懣的情緒,吳王二十多年稱疾不朝。京師也知道他因為兒子的緣故不追究他,但只要是吳國來的使者,莫不追究他們的失職之處,由此,雖然中央對他採取懷柔的政策,他只覺得更加的恐懼,想要造反的決心越來越大,而導火索,就是晁錯的削藩策略。
於是,吳王造反了,他雖然有用不完的金錢,但卻沒有得力的謀士和大將,雖然聯絡了那麼多的諸侯王,卻沒有萬眾一心的造反目標,於是,僅僅三個月就失敗了。
《漢書吳王列傳》說他:“逆亂之萌,自其子興。”作為地方大諸侯,王三郡五十三城,更何況封地內有銅山可以鑄錢,有海水可以煮鹽,而鹽鐵兩項,乃是國家的命脈,後來桓寬的《鹽鐵論》就指出郡國有鹽鐵的弊端:“散敦厚之樸,成貪鄙之化。”而吳王外有無法報復的殺子大仇和朝廷的步步緊逼,內有自己個人私慾的急速膨脹,怎能夠不反呢。
七國之亂和建國之初的諸侯王陸續造反一樣,有不得不反的理由,是皇權的歸屬所必須做出的舉措,而作為平定七國之亂的明君漢景帝其實也沒那麼明,從一怒之下殺害吳太子,到聽信讒言誅殺晁錯,到想要讓位給自己的弟弟梁王,都說明他並非是一個英明的皇帝,他的好名聲,是他爹漢文帝給的,文景之治的成就,也是沿襲了漢文帝的舉措,所以班固的評價最中肯:“孝景遵業,五六十載之間,至於移風易俗,黎民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