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春,美、英同盟軍已在西南太平洋對日軍發動反攻。為準備同盟軍在中國對日作戰建立基地,中、英、美三國政府商定以中國軍隊為主,配屬美、英軍各一部,發動緬北滇西作戰,以保障開闢中印公路和敷設輸油管。
中國駐印軍總指揮史迪威將軍制定了一個反攻緬北的作戰計劃,代號為“人猿泰山”。計劃從印緬邊境小鎮利多出發,跨過印緬邊境,首先佔領新平洋等塔奈河以東地區,建立進攻出發陣地和後勤供應基地;而後翻越野人山,以強大的火力和包抄迂迴戰術,突破胡康河谷和孟拱河谷,奪佔緬北要地密支那,最終連通雲南境內的滇緬公路。
擔任主攻任務的是鄭洞國指揮的中國駐印軍新編第1軍,下轄孫立人指揮的新編第三十八師和廖耀湘指揮的新編第二十二師,兵力近3.5萬人。當面之敵是田中新一中將指揮的日軍第十八師團,下轄第一一四、五十五、五十六聯隊,共有兵力3.2萬人。該師團是日軍的一支王牌部隊,參加過進攻上海和南京的作戰,是製造南京大屠殺的元兇之一。它在新加坡曾以3萬多人迫使8萬多英軍繳械投降,後投入緬甸作戰,有“叢林作戰之王”的稱謂。
位於緬甸最北方的胡康河谷,中國遠征軍對它太熟悉了,前年遠征軍敗退時,闖入這塊禁區,損失慘重,遺屍無數。胡康河谷內的每棵樹頭幾乎都撒著中國官兵的屍骨,每處河灘都撒下了他們的血淚。
現今,復仇之師槍刺林立,塵土飛揚,戰車咆哮,鐵騎怒吼,氣勢洶洶地開出了印度。這是一支武裝到牙齒的中國軍隊,這是一群沉睡了多時的惡虎,他們嗷嗷待哺,撲向印緬邊境。
1943年10月20日上午11時,前哨戰在新平洋以西無名高地打響。新編第三十八師搜尋行進途中與日軍的一個大隊遭遇。搜尋連是新編第三十八師的開路先鋒,全連兵員300餘人,配備迫擊炮12門,反坦克炮3門,輕重機槍25挺。士兵清一色“M4湯姆式”衝鋒槍。戰鬥一打響,該連即沉著應戰,將敵人放入射程內,充分發揮火力優勢予以殺傷。下午,另一連的中國士兵及時趕到,兩路一齊夾擊,日軍丟下200多具屍體,倉皇而逃。前哨戰初戰告捷,中國駐印軍首創對日軍以少勝多的戰績。
10月24日,新編第三十八師一一二團開始攻擊前進,29日即佔領新平洋。攻佔新平洋後,新三十八師如下山猛虎般撲向於邦。日軍第十八師團以一一四聯隊守密支那,以第五十五聯隊、第五十六聯隊向前線增援,師團指揮部亦向前開進。12月中旬,日軍第五十六聯隊到達於邦地區。24日上午9時,於邦戰鬥打響,新三十八師炮兵部隊進行了1個小時的炮火急襲,370多發炮彈在敵人陣地開花。火炮準備後,隨著一陣嘹亮的衝鋒號,中國軍隊向日軍發起了攻擊。親臨前線督戰的史迪威在日記中寫下了自己的觀感:“中國人打得很好,這些人勇猛無畏,下級軍官是好樣的。”12月29日,經過6天的激戰,新三十八師全部奪佔了於邦的日軍陣地。日軍第五十六聯隊丟下300多具屍體,倉皇向後退卻。日軍難以理解,昔日那支潰退之師何來如此神力。戰後日本的戰史是這樣記載的:“此番中國軍隊無論是編制、裝備,還是戰術、技術,都完全改變了面貌。儘管第五十六聯隊奮勇作戰,但損失慘重....使全軍不禁為之愕然。”
1944年1月,日軍第五十五、五十六聯隊退守胡康河谷內的達羅至太白加一線。新編第一軍兵分兩路向南進擊。左路為孫立人的新編第三十八師,從於邦地區出發,向太加攻擊;右路為廖耀湘指揮的新編第二十二師,從新平洋出發,向達羅攻擊。到了1月中旬,左路的新三十八師已奪佔日軍各外圍陣地,開始攻擊太白加的前沿。右路的新二十二師也渡過了塔奈河,進至達羅北面附近的百賊河。
1月28日晨拂曉,從新平洋起飛的美軍飛機開始對達羅日軍陣地實施猛烈轟炸。8時左右,新二十二師的坦克縱隊撕裂敵人的防線,掩護步兵反覆砍殺,並不失時機向縱深突進。這是中國抗戰史上第一場由中國人操縱的向日本人進攻的機械化戰爭,現代化優勢在中國人一邊。1月31日,一隊坦克冒著敵人炮火快速衝進了達羅鎮,擊斃日軍第十八師團參謀長瀨尾少將及數十名軍官,取得達羅之戰的勝利。
左路新三十八師也於1月31日,向太白加發起總攻,美軍第十航空隊出動了30餘架飛機,輪番實施空中打擊,日軍不得不突圍後撤。2月1日,新三十八師佔領太白加。達羅-一一太白加戰鬥的勝利,使中國駐印軍在緬甸境內站穩了腳跟,開闢了向縱深地區進攻的道路。
日軍第十八師團自達羅、太白加一線後撤後,改變防禦部署,將第五十五、五十六聯隊成梯次配置,分別佔據胡康河谷中心地帶的孟關和瓦魯班地區,兩地前後相距約12公里,企圖以堅固的縱深防禦,阻止中國駐印軍的進攻。
2月24日,中美聯合部隊向日軍發動全面進攻,新二十二師和新三十八師主力迅速向孟關逼近。3月1日,美軍拉加哈德突擊隊抵達瓦魯班東北面地區,隨即向日軍發起攻擊,並佔領其側後南北河渡口。日軍發覺其後方被截斷後,除留少數部隊在孟關正面抵抗外,集中全力向瓦魯班發起反擊。美軍拉加哈德突擊隊在已迂迴至此的新二十八師一一團支援下,與日軍展開激戰。3月4日,新二十二師攻克孟關,繼續進攻,日軍被包圍在瓦魯班周圍的狹小地段。
3月8日,駐印軍坦克部隊投入戰鬥。戰至3月9日,日軍第五十五、五十六聯隊死傷過半。最後憑藉工兵部隊在從林中臨時開闢的兩條秘密通道,僥倖逃出絕境。
孟關一一瓦魯班戰鬥,日軍第十八師團死傷過半。日本緬甸方面軍急忙將第五十三師團調到北緬,增援第十八師團作戰。同時,在緬甸組建第三十三軍。由本多政材中將任軍長,統轄第十八、五十三、五十六師團。本多政材把第十八師團殘部和第五十三師團部署在孟拱河谷,企圖據險頑抗。
孟拱河谷地勢險要,南北走向的南高江將河谷劈為兩半。谷內的加邁和孟拱兩大重鎮隔江對峙,攻守相望,互為犄角。史迪威與中國將領們商討後,作出了一項大膽的作戰部署:以新二十二師向加邁攻擊前進:新三十八師沿加邁左側向孟拱迂迴;另以美軍拉加哈德突擊隊和剛剛趕到前線的新三十師第八十八團、第五十師第一五零團組成中美聯合突擊隊,繞道北側的崇山峻嶺,插向敵後的戰略要點密支那。將日軍在密支那、孟拱、加邁一線分割包圍,予以殲滅。
1944年4月24日,新二十二師和新三十八師向各自目標攻擊前進。28日,中美聯合突擊隊秘密向密支那進發。5月14日,史迪威終於收到了中美聯合突擊隊發出的訊號,他們距密支那還有48小時的路程。兩天後,這支部隊隱蔽地接近了密支那外圍。
5月17日清晨,在美軍飛機的配合下中美聯合突擊隊向密支那以西約1公里的飛機場發動猛攻。日軍對突如其來的中美部隊茫然失措,倉皇抵抗。中美聯軍經過4小時的戰鬥,完全肅清了機場上的敵人。下午,滿載著武器、彈藥、給養和增援部隊的運輸機和滑翔機,在密支那機場降落。第二天上午,史迪威帶領12名戰地記者飛抵密支那。隨即,“盟軍奇襲佔領密支那”的新聞迅速傳向各同盟國。自以為是的英國人曾斷言中美部隊無法佔領密支那,當丘吉爾得知中美軍隊突然佔領密支那機場後,馬上責問英東南亞戰區司令蒙巴頓“他們是怎樣在密支那從天而降的,對此你有何解釋?”
密支那的初步勝利,切斷了孟拱、加邁之敵的後勤補給線,大大鼓舞了新22師和新38師對日軍的正面進攻。7月13日,中美聯軍向密支那發起總攻,一舉克復密支那。
密支那的克復,標誌著盟軍緬北會戰取得了決定性勝利,緬甸戰場的主動權從此轉入盟軍手中。對中國來說,意味著兩條被阻斷的運輸線-一-一中印公路同滇緬公路的連通指日可待。此次會戰,給日軍王牌第十八師團等部以毀滅性打擊,殲滅日軍2萬多人,中國遠征軍一雪兩年前兵敗緬甸的恥辱。廖耀湘在勝利後立即致電蔣介石,興奮地談到“此次敵重武器及軍用車輛遺失之巨,人員死傷疾病轉於溝壑者之眾,狼狽潰散慘狀,有甚於兩年前國軍野人山之轉進。追昔睹今,因此痛雪前恥,官兵大奮。
緬北會戰的勝利,奠定了中國遠征軍在緬甸的作戰主動權,中國軍隊在緬甸的反攻,也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