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是魁寶的馬甲啊,i3 Pro還是魁寶給我送來的。
首先有一個誤會,因為拿到i3 Pro的時候這玩意還沒有正式發售,tb上找到的價格大概是兩三千,應該是代理商提前做的那種連結,我就以為這玩意售價是3000,還在群裡一直吹這玩意在3000價位裡面音質是頂尖的,然後直到今天下午看到了佳佳發的朋友圈,竟然首發價10xx,我……
下面我先來勸退一波。
評測裝置:TRI甜潤 i3 Pro
規格:一圈一鐵一平板
版本:量產版
來源:廠商
評測人:Virtual Cat
想用入門級別播放器、小尾巴甚至手機的朋友可以直接跳過i3 Pro,沒有太大意義。
i3 Pro紙面上靈敏度就低,實際上也並不好推,我建議起碼是DX300這樣子的磚,或者上ifi大菠蘿,最優解決方案是上臺放。
我試著用某個中高階小尾巴聽了下i3 Pro,就倆字不行。
i3 Pro我覺得並不是給小白準備的,更像是那種小玩具那種型別的塞子,在裝置足夠好的前提下聲音非常可觀,另外,套子我換了一圈,最後鎖定了AZLA的x套,有效降低聽診器效應的同時聲音我最喜歡。
在進行完第一波勸退後,我們一起來開箱。
i3 Pro的包裝和它外觀一樣就倆字——簡約,最外層如圖。
配件的話,它會給你一個類似眼鏡布的,可能廠商自己就明白這玩意就是個指紋收集器,需要時不時拿起來擦一擦。
收納包不錯,和線一樣是棕色,但講真,換個顏色會顯得更加的……高階。
線聲音不錯,沒太大換的必要性,但是槽點還是這個棕色,顯得有點奇奇怪怪。
來看本體,最近連續做的幾個外觀上都很精緻,i3 Pro就顯得有一些粗糙了。指紋收集器是肯定了,上手i3 Pro就會發現比想象中輕挺多的,甚至懷疑是T8那個模具那樣的塑膠+鍍層。
這裡並沒有什麼好說的,我算是明白了為什麼包裝和外觀這麼簡約,因為只賣1000。
聲音是重點,我拿到後就悄悄和朋友說了這個是我近一段時間收到的聲音最好的評測機。
首先說明,評測的基準前端是來自凱音的66套。
驅動好的i3 Pro總體上來說沒有特別明顯的短板,聲音 真·中正大氣,會有一些些偏暖的音染。老規矩,咱們拆開一點點說。
首先我想先說說低頻,因為這是i3 Pro比較著重的一個發力點。i3 Pro低頻的下潛很優秀,但是我覺得最好的地方是它所表現出來的質感與細節,那種鼓皮在空氣中震動顫抖的聲音被i3 Pro表現的非常到位。第二是i3 Pro的低頻解析,在做到低頻有彈性的同時,i3 Pro對於低頻部分細節的表現淋漓盡致。i3 Pro的低頻是那種略凝聚的,飽滿的,分離度很優秀,事實上,i3 Pro整條塞子的分離度都非常棒。
i3 Pro的人聲並不算那種非常貼耳的型別,而是會與你保持稍微一點點的距離感,甚至有點時候會顯得有些弱勢。i3 Pro的人聲總體上來講平順度大於顆粒感,對於泛音和細節的處理很不錯,還是一個比較保守的聲音吧,表現的也比較的自然。
i3 Pro對我來說有點兩頭翹的嫌疑,雖然並不算,但i3 Pro的高頻著實讓我非常喜歡。首當其衝的,它的聲音的有層次感的是,是有那種綿密的,綿綿不絕的感覺的。感覺利索的動態賦予了它馬駒般奔騰的氣勢,儘管仍然在泛音和質感的處理上稍顯稚嫩,但是配合上優秀的分離度,使得i3 Pro即使在流行音樂中絃樂的配器也能保持優秀的亮度與線條感。還有一個點是i3 Pro的高頻是有延展的,但是i3 Pro高頻給我最大的一個感受就是它是一個有框架的整體,儘管樂器的定位可能並不算完全準確,但是很明顯能感覺到他又一個整體框架存在的。
說到聲場,i3 Pro的聲場並不小,邊際感是真的弱,在縱向聲場上也有不俗的表現,分離度也十分令人滿意,營造出來的是一個很立體的聲音空間。
我喜歡i3 Pro是把他作為一個整體去喜歡的,它的各個部分交匯在一起真的是非常好聽的聲音,剛聽那會甚至有一點這是鑠耳指揮家的莫名其妙的熟悉感。i3 Pro的聲音是真中正大氣,可能對於小細節的處理不是那麼的細膩,但是很不錯的解析又給我一種張飛繡花的感受。
最後總結i3 Pro推薦購買的幾個點和我一些個人建議:
前端夠,azla x套(聲音我最喜歡而且明顯降低聽診器效應),喜歡流行樂和古典音樂。
別把i3 Pro當個1000元出頭的直推塞子來對待,因為你會後悔的,它直推我覺得真對不起1000多的價格,不如去買原道。但是,也別把i3 Pro當個1000元出頭的直推塞子來對待,因為你會後悔的,良好驅動的i3 Pro聲音真的超級贊,我超級喜歡。
畢竟,力大磚飛。
P.S.
對於調音不是那麼大眾或者有一定門檻的塞子我會開一個單獨的系列叫購買指北,不是因為它們不優秀,是因為它們可能不適合每一個人。因此我會單列出來不讓大家踩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