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服務控股有限公司(簡稱:碧桂園服務,又稱:碧桂園物業)成立於2018年1月24日,於2018年6月19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一家中國住宅物業管理服務商,其業務涵蓋住宅、商業物業、寫字樓、多功能綜合樓、政府及其他公共設施、產業園、高速公路服務站、公園及學校等多種業態。
明目張膽地撒謊,碧桂園服務承諾不可信
2021年12月14日,“碧桂園物業”公告稱,6個月內公司及關聯方碧桂園集團預計不會發生超過2億元的重大資產收購!時間過去剛滿2個月,即在2022年2月14日公告稱,全資子附屬公司已簽署具有約束力的股權收購協議,收購中梁百悅智佳服務有限公司93.76%的股權!
根據香港交易所公開資料顯示,中梁百悅智佳服務有限公司(簡稱:中梁百悅)於2021年11月24日,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請,並於2021年12月23日聆訊完!聆訊後意味著拿到香港交易所上市“入場券”,距離正式上市僅差最後一步,此次被“碧桂園物業”收購,意味著已經放棄上市或上市失敗!
根據“中梁百悅”聆訊後的招股書披露,上市融資的主要目的是“收購其他物業公司,升級服務用的軟硬體系統”,所以“中梁百悅”的命運是“要麼收購別人,要麼被別人收購”!
根據“中梁百悅”聆訊後的招股書披露,截至2021年6月30日,“中梁百悅”在管專案291個,簽約將由其管理的專案508個,在管總建築面積約33.2百萬平方米,簽約總建築面積約71.2百萬平方米,覆蓋中國18個省、兩個直轄市及三個自治區的154個城市。其中,大部分業務位於長三角。
“中梁百悅”2021年上半年淨利潤1.01億!2021年上半年總收入6.63億,其中物業管理服務收入2.31億,佔比34.9%;非業主增值服務2.86億,佔比43.3%;社群增值服務1.45億,佔比21.8%!
“中梁百悅”截止2021年6月30日總資產14.25億,淨資產3.35億!所以“碧桂園物業”即便是按淨資產收購,也至少需要3.14億的交易額,超過碧桂園物業承諾的2億!
所以,“碧桂園物業”此次收購“中梁百悅”,被認為是公開打自己的臉,是不誠信的行為!至此,投資者開始質疑“碧桂園服務”承諾公告的其他3項承諾是否真實!
①“碧桂園服務”不會在公開市場上配售新股融資,是真的嗎?
②“碧桂園服務”上市至今經營穩健、財務健康、成長迅速,公司的資產、業務、人員、組織、財務資金、管理、經營決策完全獨立,且與“碧桂園集團”無任何股權從屬關係,是真的嗎?
③“碧桂園服務”自有資金充沛,董事及公司管理層都對公司未來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是真的嗎?
“碧桂園服務”若是在中國內地A股上市,其行為將會受到證監會問詢函或監管函!作為股市投資者,沒有上市公司內部資訊,十分依賴於上市公司的公告資訊,公告資訊的準確性直接影響投資者信心及投資行為。
為何收購其他物業公司?
“碧桂園物業”此次收購“中梁百悅”將擴張其市場份額,有利於擴大社群增值服務潛力;而且碧桂園物業與中梁百悅的專案在業務區域重合度較高,未來可在業務重合區域整合雙方優勢,降低營運成本,提高盈利水平;同時,收購完成後,“中梁百悅”將成為“碧桂園物業”的間接全資附屬公司,其業績、資產、負債將合併到“碧桂園物業”,進一步做大財報。“碧桂園物業”收購過程中必然會融資,從而進一步充實上市公司的資金實力。
此外,物業公司管理的物業一般粘性都比較強,簽訂下的物業若非特殊情況,通常不會變更物業公司!雖然依據《物業管理條例》規定,物業公司是由業主選聘和解聘的,但是通常業主群體都是不團結的一群人,非特殊情況業主難以形成統一的決策權。所以,收購物業公司即可達到擴大“管理物業市場份額”,而不是透過“高水平物業服務”去擠走其他物業公司。
(づ ̄3 ̄)づ謝謝老闆打賞,期待私信約稿、有料有趣的留言,擇優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