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雅魯藏布江水位突然下降導致孟加拉國貨船在阿薩姆邦杜布里滯留約一個月後,印度透過水路提供無縫貨物運輸的雄心受到了嚴重打擊,這有利於內陸東北部及其鄰國。
位於古瓦哈蒂的印度內河航道管理局(IWAI)官員說,上個月,載有大約200名船員的船隻順利駛向杜布里,從不丹收集石頭和巨石。但在返回時,由於水位下降,船隻被困在了河中。
拖出這些船隻花了大約20天的疏浚工作,這給國家水道二號在提供無縫貨物運輸方面的有效性打上了問號。
全長891公里的第二條國家水道不僅要為內陸東北部地區提供內河連線,而且要作為三方協議的一部分,促進孟加拉國和不丹之間的貨物運輸。
使用水路可以將孟加拉國和不丹之間的旅行時間縮短約10天,並將運輸成本降低約30%。
2019年,巖井號對雅魯藏布江部分進行了疏浚,以確保航行吃水,之後,這條河流路線開通,用於孟加拉國和不丹之間的貨物運輸,使用印度過境。
兩年前,中國宣佈計劃在雅魯藏布江上游修建另一座大型水壩,中國稱為雅魯藏布江,這引發了印度和孟加拉國嚴重缺水的擔憂。
自2010年以來,中國在西藏自治區的河流上修建了兩座小型水壩。另外三座正在建設中,包括最新的一座,預計發電量可達60千兆瓦,是中國目前水電裝機容量最高的三峽大壩的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