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19世紀中期,西非的克魯部落因抵抗俘虜和奴役的鬥爭,才在殖民主義者中廣為人知。由於他們對大西洋崎嶇的沿海水域有著豐富的知識,因此對於訪問該地區的商人來說,克魯人是無價之寶。因為他們在波濤洶湧的沿海水域熟練地駕駛小型船隻,所以在18世紀,克魯人成為在歐洲和其他非洲國家之間的貿易中是至關重要的齒輪。
在傳統的認知裡,在那個時代很多的非洲人都被殖民者歐洲。然而克魯人卻因為自由而戰而避免。因為殖民者發現克魯人很難被奴役,即使被抓獲,克魯人至死也不會妥協。這樣克魯人就因此降低了他們對殖民者的價值。而且在戰鬥中,他們是非常兇猛的,即使他們的武器不如入侵者的武器,他們也會憑藉勇氣擊敗了敵人。
克魯人主要分佈在象牙海岸西部和賴比瑞亞的象牙海岸等沿海地區,以及獅子山的一些地區,最著名的是弗里敦。奈及利亞西海岸和喀麥隆也有克魯部落的證據。1856年,克魯人與賴比瑞亞的原名為馬里蘭共和國發生了衝突。最後他們因戰勝馬里蘭共和國的定居者成為傳奇。克魯人於19世紀末曾遭受法國殖民統治,很多人被迫在橡膠、可可、咖啡等種植場做工,曾與當地各族人民一起舉行過武裝起義。20世紀中期,克魯部落地區以外的克魯人超過部落之內的克魯人。20世紀後期,最大的克魯人社群在蒙羅維亞。如今,克魯人還基本上生活在上述地區。
他們採用了相互獨立的部落等級制度,使用克魯語,屬尼日-科爾多凡語系尼日-剛果語族,多信基督教。克魯人的組織歷來就不集中,每個亞部落居住在若干自治城鎮中。每個城鎮裡的社會組織都是建立在族外婚的父系氏族基礎上的。實行酋長制,按男系繼承。由酋長和有頭銜的官員組成城鎮議事,政府則透過酋長間接進行統治。
原始的克魯人的經濟以捕魚和生產稻米、木薯為主。而現代的克魯人多在沿海碼頭裝卸船舶貨物,或以捕魚為業,還有相當數量的人成為海員。
克魯人最著名的後裔之一是象牙海岸足球明星迪迪埃·德羅巴,他是象牙海岸國家隊歷史上的最佳射手,也是他的前球隊切爾西令人畏懼的前鋒。德羅巴幫助他的國家隊獲得了在2006年世界盃上首次亮相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