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在我們常見的昆蟲裡,大螳螂,竹節蟲等是以身體修長被稱為大型昆蟲。那麼,不容易見到的陽彩臂金龜,那應該是名符其實的大型甲蟲了。
陽彩臂金龜,17-40mm鏡頭40mm端,光優f/8(1/100)拍攝。
陽彩臂金龜(鞘翅目/金龜子科),體型為長橢圓形,長約70mm,寬約40mm,不同尋常的前肢長度,竟然可達100mm以上。當陽彩臂金龜舒展六足的時候,是可以橫臥在成人手掌心上的。這個頭,除了鱗翅目中的一些蝶、蛾外,怕是沒有其它昆蟲可以做到的。
陽彩臂金龜,17-40mm鏡頭40mm端,光優f/6.3(1/80)拍攝
陽彩臂金龜之所以成為珍稀昆蟲(目前被國家列為二級保護動物),是因為早在82年就被國家宣佈滅絕了(據說在2001年的一次拍賣會上,一隻陽彩臂金龜的標本以20萬元成交)。後來隨著發現陽彩臂金龜的訊息不斷增多,也就意味著陽彩臂金龜的種群生存情況,在不斷地往好的方向發展。現在這種“一蟲值萬金”的情況,應該是不會再發生的了。
我是在2012年9月下旬,在山城臺江大橋下的農田地瓜地裡(現在已經被徵用,改建為江濱公園)遇上這隻陽彩臂金龜的。拍的時候並不知道是陽彩臂金龜,只是從這隻外觀奇特,體型碩大的甲蟲觸角上,判定應該是屬於金龜子科的。
回到家中,立即“按圖索名”查知是:陽彩臂金龜。也查知有這麼一出“一蟲值萬金”的傳說。想著不能夠將這隻名符其實的真正“金龜子”,留在農田裡。就重返瓜田先行將“金龜子”取回,午飯後,再將其送回山野裡。
拍攝大型昆蟲的要點:
拍攝類似這種大型昆蟲,要留意二個方面:一是鏡頭的選取。二是背景的選擇處理。
陽彩臂金龜,17-40mm鏡頭40mm端,光優f/8(1/50)拍攝
鏡頭的選取:拍攝大型的主體(昆蟲),微距鏡頭有些時候會有一定的侷限性。拍攝距離:近了拍攝不了完整全貌。遠了則不利於(戶外)環境背景的模糊虛化的處理。因而,適時地選擇拍攝鏡頭,就顯得重要了。就比如下面的圖例。
微距鏡頭:用於拍攝主體(昆蟲)靜止時的畫面。尤其是當主體昆蟲是處在平面畫面時。
當主體(昆蟲)處在爬行運動時,選用短焦距(如:標頭)或是小廣角(變焦)鏡頭拍攝,會適合一些。尤其是小廣角(變焦)鏡頭的近距離拍攝下的鏡頭涵蓋力,既有將被攝主體完整包括的畫幅,又能夠產生一定的背景模糊虛化的散景效果。如下面圖例中,17-40mm變焦鏡頭下,不同焦距拍攝的片子的效果。
陽彩臂金龜,17-40mm鏡頭24mm端,光優f/8(1/320)拍攝
陽彩臂金龜,17-40mm鏡頭35mm端,光優f/8(1/320)拍攝
陽彩臂金龜,17-40mm鏡頭40mm端,光優f/8(1/125)拍攝
背景的選擇與處理:1,是利用簡潔單一的物體(如:平整乾淨些的板子或是其它物件)作為背景襯底。拍攝這隻陽彩臂時,因為瓜田的地表雜亂,因而,選擇了一塊丟棄在瓜田邊上的沙發海棉墊為襯底。效果看起來還是不錯的。
陽彩臂金龜,17-40mm鏡頭35mm端,光優f/8(1/250)拍攝
2,讓被攝主體(昆蟲)儘可能地遠離背景,讓模糊虛化的散景效果,能夠更加容易地顯現出來。這是很有實效的一種技巧。
陽彩臂金龜,17-40mm鏡頭40mm端,光優f/6.3(1/80)拍攝
拍攝一些大型的,或是細長的昆蟲,小動物的時候,小廣角(變焦)鏡頭的貼近拍攝,很多時候是不會讓你失望的。
陽彩臂金龜,17-40mm鏡頭40mm端,光優f/8(1/100)拍攝
陽彩臂金龜為中國特有種,國外並無分佈,但在亞洲有著其他的XX臂金龜。國內主要分佈:福建省、 廣西省、浙江省、江西省、湖南省、海南省、四川省、廣東省、貴州省、江蘇省等地,尤其福建、廣西數量較為多。(網摘)
拍攝地點:福建三明
(原創攝影圖文,分享生態攝影之樂趣。如果有誤請指正並見諒,謝謝您的觀看支援和鼓勵)尊重原創,請勿搬運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