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旅遊業發展、消費、水資源管理、製造業、市場監管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王珂:以優質旅遊產品激發旅遊發展更大活力】
王珂認為,加大優質旅遊產品供給力度,是激發旅遊發展更大活力的關鍵所在。“十四五”時期,我國將全面進入大眾旅遊時代,但也需要認識到,旅遊業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一方面旅遊業面臨國際環境嚴峻複雜,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全球旅遊業不確定性明顯增加的挑戰。另一方面人民群眾旅遊消費需求將從低層次向高品質和多樣化轉變、新技術的加速應用成為打造旅遊新供給的新突破點,給旅遊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因此要不斷加強各類軟硬體建設,推動旅遊業大發展。應針對我國旅遊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彌補與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之間的差距,進一步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提高創新動能。具體來說,要加大優質旅遊產品供給力度,提升人們對旅遊產品和服務滿意度,激發旅遊發展更大活力。正如《“十四五”旅遊業發展規劃》中提到的“最佳化佈局,提供遊客出行新選擇;樹立精品,打造品質旅遊新標杆;順應趨勢,滿足城市休閒新需求”,要落實這些舉措,促進旅遊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增強人民出遊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摘編自《人民日報》
【匡賢明:拿出積極舉措,釋放消費潛力】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匡賢明表示,目前消費潛力釋放還面臨多方面挑戰,需要拿出積極舉措,把14億多人口的潛在消費能力有效啟用釋放出來,推動消費升級,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從虎年春節消費的特點看,一方面,我國居民消費潛力仍然巨大,具有形成新消費熱點的現實性;另一方面,消費潛力釋放還面臨多方面挑戰。這就需要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一是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儘量把疫情對消費的影響降到最低。減少對以聚集性和接觸式為特點的服務型消費的衝擊,也降低居民的預防性儲蓄規模。二是培育和鼓勵冰雪消費等新型消費發展。既包括新型消費的形成,也包括傳統消費的升級。重點抓住數字技術與實體產業融合的趨勢,為消費者帶來更多新消費體驗,推動形成新的產業。三是加大新消費的基礎設施建設。著眼於中長期消費熱點的培育與壯大,以適應服務型消費的基礎設施為重點,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不僅在時間上適度提速,也在規模上適度擴大。
摘編自《經濟日報》
【張浩、郭勇、郭麗峰、宋爽:抓實水資源管理舉措,復甦河湖生態】
張浩、郭勇、郭麗峰、宋爽認為,進一步規範和嚴格水資源管理,是構建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三水統籌”治理體系的“基石”,嚴格的水資源管理有利於推進河湖生態環境復甦。落實嚴格的水資源管理舉措,首先要保障河湖生態流量,應探索將生態流量目標納入“三線一單”管控方案,嚴把規劃環評和生態環境准入關,禁止在生態敏感脆弱區新建對生態系統有嚴重影響的高耗水和高汙染專案。對於河湖乾涸斷流形勢嚴峻的區域來說,應推動非常規水源納入水資源統一配置,統籌當地水、外調水、再生水多水源,統籌防洪、興利、生態多目標,建立水資源統一排程體系。其次,在開源的同時,更要做好節流工作,落實好取用水管理制度同樣重要。一方面,壓實地方政府落實“四水四定”主體責任,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合理規劃人口、城市和產業發展,大力發展節水產業和技術,堅決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另一方面,嚴格取用水事中事後監管,加大執法和監督檢查力度。復甦河湖生態並非一蹴而就,要在科學的頂層設計下,因地制宜、逐步實施,要加強部門聯動、公眾參與、監測預警、監督考核。
摘編自《中國環境報》
【李瑞雪、張漢飛:從四方面入手,著力提升製造業核心競爭力】
李瑞雪、張漢飛表示,提升製造業核心競爭力,必須有系統思維、科學謀劃,綜合推進製造業價值鏈高階化、技術鏈智慧化、資源鏈綠色化、要素鏈服務化。一是要透過推進製造業價值鏈高階化重塑我國製造業核心競爭力,推進製造業向“微笑曲線”兩端高附加值、高控制力和高影響力的環節延伸。透過發揮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塑造“中國製造”優質品牌形象,實現產品價值鏈後端增值。同時加快高水平開放合作,促進我國製造業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體系。在原有全球價值鏈合作的基礎上,提升在全球製造業產業鏈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二是要將人工智慧、機器人和數字製造技術不斷融入產品生產和銷售的各個環節,透過重塑傳統制造業的研發、設計、生產、組織、服務、盈利以及創新模式來提升企業經濟效益和競爭力,提升全鏈條資源配置效率。三是要轉變以往高耗能、低效率的生產思維,立足於低碳引領的先進技術,積極推進資源鏈綠色化改革,將綠色製造理念貫穿製造業生產的全流程和產品全生命週期。四是要鼓勵製造企業對照國際高標準、聚焦自身比較優勢,增加各生產環節的服務要素投入,提升製造業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注重高質量生產性服務的投入,重點推動金融服務、商務服務等高階服務要素的發展,促進服務型企業與製造企業的良好對接。
摘編自《學習時報》
【劉志成、王丹:立足新發展階段,推進市場監管現代化】
劉志成、王丹認為,市場監管現代化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方面,是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任務。近日,國務院印發《“十四五”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市場監管現代化的努力方向和工作思路。一方面構建了系統完善的市場監管框架,從完善市場監管基礎制度、完善市場監管體制機制、創新豐富市場監管工具、健全信用監管長效機制、增強市場監管基礎能力五方面推動改革創新,全面提升市場監管現代化水平。另一方面強化了公平競爭和安全發展的體制保障。著力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從提升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監管能力、最佳化市場競爭生態、強化公平競爭審查剛性約束等方面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同時加強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等方面強化安全監管,築牢安全底線。除了以上兩方面,《規劃》還針對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中市場主體退出渠道不暢、創新動能不足、跨區域生產經營障礙仍存、資料要素市場規則不健全等短板,提出暢通市場退出機制、構建智慧財產權大保護格局、破除妨礙要素自由流動的制度障礙、建立資料流通標準和規則等舉措。四是創新性地提出完善階梯式監管工具,針對不同違法傾向、違法階段和違法程度,採取不同的監管舉措,能夠有效減低執法成本,提升綜合監管效能。
摘編自《經濟參考報》(光明網記者 王曉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