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3月8日,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人民解放軍某部向一六六號陣地發起進攻,9時08分,班長沈寶江奉命帶領副班長錢榮奎、戰士柏樹平,從北側增援第一梯隊戰鬥,他們冒著敵人密集的炮火向主峰衝擊,陣地上硝煙瀰漫,碎石橫飛,彈片呼嘯。9時34分,錢榮奎胸部負傷,被軍工送下。沈寶江領著柏樹平利用有利的地形繼續向前猛衝。激戰中,柏樹平被炮彈炸斷雙腿。他的兩個急救包不夠用,沈寶江毫不猶豫地掏出自己僅有的兩個急救包給他包紮好,把他安排到隱蔽處後又繼續前進,隻身斃敵5名。進至半山腰時,一發炮彈在他的附近爆炸,沈寶江頭部負傷,鮮血直流。他撕下衣服自行包紮。此時,他獲悉高地已被我軍勝利攻克,就返回背起昏迷不醒的柏樹平向無名高地走去。突然,一發炮彈呼嘯而來,沈寶江一轉身,迅速將柏樹平護在自己身下,炮彈爆炸了,他的右腿被炸斷了。沈寶江用隨身攜帶的一條麻繩捆住斷腿,馱著柏樹平艱難地向前爬去,鑽心地疼痛無情地抽打著他的每根神經,豆大的汗珠不斷地從他的臉上沁出,身上的戰友象小山一樣,壓得他喘不過氣來。沈寶江拼命用雙手摳住草根,扳住石頭用左腿踩著泥土,蹬著石塊,一寸一寸地向前移動。每移動一下,傷口就猛地發出一陣劇痛,湧出一股鮮血。就這樣,他為搶救戰友,以頑強的毅力,爬過了近百米的路程,到達無名高地。戰友們找到他倆後,立即進行搶救。柏樹平得救了,而沈寶江終因失血過多,於14時14分犧牲。100米的路程,情侶們在漫步中走過,是輕鬆的;運動員在15 飛跑中越過,是短暫的;而沈寶江,為救護戰友爬過這近百米的路程,付出了人世間最高昂的代價。
沈寶江,1961年9月29日出生在江蘇省南通縣東餘鄉茂芳村的一個農民家庭,在兄弟姊妹四人中排行第三。他7歲入學,1979年在永興校高中畢業。茂芳村是用解放戰爭犧牲的革命烈士趙茂芳的名字命名的。沈寶江從小就常聽大人們講趙茂芳的故事。他幼小的心靈裡萌發了對革命英雄的崇敬之情。有一次,學校開展革命傳統教育,請趙茂芳烈士家屬介紹烈士生前的鬥爭事蹟,沈寶江聽得入了神。他平時不大講話,但在心得交流會上,卻激昂慷慨地說:“我就住在趙茂芳烈士生前戰鬥和犧牲的地方,烈士為了人民群眾的翻身解放,為了我們能過上幸福生活,跟反動派進行了英勇不屈的鬥爭。現在人民當家作主了,但我們的國家底子薄,還很窮,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烈士的崇高精神,繼續艱苦奮鬥⋯⋯”沈寶江在學生時代的生活是清苦的。從家到校往返十多華里,他堅持走讀,中午帶點飯用開水泡泡充飢。但他關心集體,樂於助人,遇到集體活動,他總是積極參加。班上桌凳壞了,他自己帶釘子和錘子精心修理。同學有了困難,他盡力給予幫助。有一次學校組織野營訓練,行程20多華里,他不但自己努力完成訓練任務,還幫體質差的同學背行李。他家後面住著個70多歲的孤寡老人,他放學後,常去幫老人做事。沈寶江就是這樣,把對黨、祖國和人民的熱愛一點一滴地凝聚在自己的行動之中。
1980年1月,沈寶江應徵入伍,來到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五團二營五連服役。在領導的關懷和戰友的幫助下,他積極踏實地工作,認真刻苦地訓練,取得了顯著進步。他曾先後8次受到嘉獎,多次被評為標兵。當年9月,沈寶江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83年上半年擔任副班長,年底任班長。這一年,他帶領班裡的同志們出色地完成了各項任務。在年終考核中,沈寶江班的佇列、戰術、射擊、障礙均獲連隊第一名,被連隊樹為先進班。
1984年7月初,沈寶江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他作為無產階級的先鋒戰士,更加自覺地為黨的事業而奮鬥。7月中旬,部隊奉命組織部分戰士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沈寶江先後4次找營連領導,2次寫請戰書、決心書,積極要求參戰。領導上批准了他的請求,把他調到二團三連一班任班長。
在臨戰訓練期間,沈寶江求戰熱情高,訓練幹勁大。為練就過硬的殺敵本領,他帶領戰士每天堅持長跑,登山,經常開展課外小練兵活動,認真進行越軍作戰特點研究。在訓練中,他吃苦耐勞,精益求精。每次戰術訓練,他都是一身泥土一身汗,身上多處被磨破,仍然堅持與戰友們一起摸爬滾打。有時,戰士們一個動作不會,他一遍又一遍地示範,直到每個戰士掌握要領為止。他時常關心體貼戰友。在一次長跑訓練中,一名新戰士由於體質差、負重量大而嘔吐,他迅速背起這位戰友的武器裝備,扶著這位戰友到達了終點。經過沈寶江和戰友們的艱苦努力,一班的軍事技術提高很快,臨戰訓練考核名列前茅。
12月6日,三連奉命配屬一剮擔任軍工保障任務。沈寶江帶領全班戰士發揚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的作風,冒著槍林彈雨,日夜奔波在前沿陣地上。每次執行任務也帶好頭,每到危險時刻他衝在前。在擔任軍工任務的20多天裡,他先後38次冒著生命危險上前沿陣地,運送彈藥55箱,食品30箱,器材300停,傷員6名。12月28日夜,越軍向我軍陣地實施瘋狂炮擊。上級命令三連派一個班迅速到一四0號陣地北側搶運兩名重傷員。沈寶江堅決要求指導員把這一艱鉅的任務交給他們班。接受任務後,他迅速帶領全班,冒著炮火出發了。沈寶江知道,去一四0號陣地北側,必須經過敵人三個火力封鎖區,道路兩邊地雷密佈,塹壕被炸乎,一些戰友曾犧牲在這個十分危險的區域。為了保證完成任務,沈寶江不顧個人安危,在最前面開路,摸索著一步步地向前爬行。他衣服磨爛了,肘部和膝蓋磨破了,鮮血直流。快到目的地時,敵人發現了他們的行動,用六0炮,高射機槍,衝鋒槍向他們襲擊。沈寶江瞅準時機,一躍而起,率先衝上一四0號陣地北側。在返回途中,他堅持抬一名重傷員走在前頭,為了減輕傷員痛苦,下坡時把擔架頂在頭上,上坡時雙腿跪著走。全班在他的帶領下,經過三個多小時的戰鬥,終於把兩名重傷員搶回救護所。沈寶江就是這樣,把戰友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也還是把生的希望獻給了戰友,把死的結局留給了自己。
沈寶江犧牲後,部隊黨委給他追記一等功。烈士英名傳千古,革命自有後繼人。為了繼承哥哥的遺志,烈士的妹妹沈美琴接過哥哥手中的鋼槍,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她決心為完成哥哥的未竟事業而繼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