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養蜂行業裡,還是蜂蜜市場內,意蜂與中蜂,永遠是爭的不可開交的雙方。看完這篇文章,也許大家就明白了。這其實就是放蜂人與守蜂人的故事。因不同的立場,故而有著不同的選擇。
注:目前國內兩大蜂種:意蜂與中蜂。兩大型別的職業養蜂人:意蜂農與中蜂農。
意蜂農·周遊花田的放蜂人
意蜂農,他們貢獻了我國95%左右的蜂蜜。他們被稱之為追花逐蜜的放蜂人,風餐露宿,常年不著家。車上常備著帳篷、太陽能板、鍋碗等等。
他們看起來像極了自駕遊,只不過開的不是舒適的越野車,而是大型的放蜂車。不同於戶外旅行者的是,放蜂人是累月積年的長期在外生活著。
哪裡花開,便去哪裡。這是放蜂人的一生。他們所產出的蜂蜜多是單一花蜜,枸杞蜜,洋槐蜜,棗花蜜等等。這麼多年老放蜂人早就摸索出了最佳的放蜂路線,每年花期錯不過十幾天,是成熟的採蜜模式。
要想支撐起放蜂車中幾百萬只蜜蜂生存,以及採花釀蜜,必然要採集大宗蜜源,百畝地一望無際的蜜源。就好比油菜花這種,就是大宗的農作物蜜源,也是我國產量最高的蜜種。
放蜂人會每年開春三月,從雲南油菜花開採,從南向北,一直走一直走。放蜂人在規劃採蜜上,並非茫然的,而是心中早有計劃,跟隨花期走,就是他們的全部行程。
放蜂車上可以放50~100個蜂箱,平均一個蜂箱年產120斤左右。這也就意味著,一輛小型放蜂車,最少可以產出6250斤蜂蜜,大概3噸左右的蜂蜜。而一輛大型放蜂車,最少可以產出12000斤蜂蜜,那至少也有6噸蜂蜜。
這還只是一輛放蜂車而已,如果是大型的車隊。產量是非常可觀的。所以說意蜂放蜂人所產出的蜂蜜,佔據了中國蜂蜜市場95%的產量
然而,少會有放蜂人自己售賣蜂蜜的。基本是偶爾零售。原因就在於:放蜂人多為僱傭形式,所釀蜂蜜並非放蜂人的產物。
放蜂人基本是是規模化,團隊化,但更多為僱傭化,會有固定的公司,為放蜂人提供蜂群,蜂箱,放蜂車,最後採釀不管多少,都由固定的收購商、品牌商、廠家統一收購走。
放蜂人與蜜源當地的農民關係也是非常的“密切”。蜜蜂是授粉的,可以增加作物的產量。甚至有些農民,還會花錢請放蜂人過來採。
但如果放蜂人在附近採蜜打蜜時,農民開始大規模打除草劑,打農藥,會把放蜂人的蜂全毒死,那就完全是另一種狀況了。
因此,放蜂人的收入來源=僱傭放蜂費用+餐補+工資+少量的零售+農戶給的授粉費用
從收入構成來看,放蜂人收入的多與少,其實與蜜的質量無關,而與產量有關。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印象中的蜂農,採蜜時是用一個鐵皮桶,不需要破壞蜂巢,一片片的蜂巢被固定在框架上,往機器裡一放,就可以搖出大量的蜂蜜。
俗稱:打蜜。這種方式就是為了提高產量,提高經濟效果而存在的。而最終的受益者,不是蜜蜂,更不是放蜂人,而是那些僱傭承包的大公司。大多數的放蜂人,其實只是大型公司僱傭幫忙去開車採花蜜的人。
而放蜂人如果每年產量不達標,還要繳納違約金或罰款。
因此,放蜂人和意蜂的關係,其實他們更像是並進前行的夥伴。
放蜂人看似瀟灑自由的一生,也恰恰是生活所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