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節前後,連續有好幾位家長都是因為“同一個面板問題”而帶著小朋友來就診。
是什麼面板問題呢?就是原來面部或者身上原來的色素痣以及色素痣周圍的面板“逐漸變白”了。
這個其實就是“暈痣”的表現。
暈痣是什麼?
暈痣又稱作“Sutton痣”、“離心性後天性白斑”,是以原有“黑色素痣”周圍出現環狀/近圓形的“色素脫失區域”為特徵的一個面板病。有研究統計估計這個“暈痣”的發病率在普通人群大概為1%左右,在某些“綜合徵(如 Turner綜合徵)”人群中的發病率會較高。
暈痣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與“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反應”有關係(簡單來說就是機體的免疫系統把這個色素痣的痣細胞以及周圍的黑素細胞給“破壞”掉了,就引起這個色素痣逐漸“脫色”以及周圍面板變白的情況)。
暈痣可能與什麼面板問題有關係?
暈痣可能與“白癜風”以及“黑色素瘤”有關係。特別是與“白癜風”的關係可能更為明顯(有研究資料估計有約1%-47%的暈痣情況可能會發展為白癜風);而發生“黑色素瘤”的可能相對比較“小”,特別是年齡較小的暈痣患者極其罕見,年齡較大的患者則需要完善相關的檢查來排除。
出現了暈痣該如何處理?
對於大多數暈痣,可以先密切觀察皮疹的變化,而不需要過度的治療,如果影響美觀可以給予鐳射治療等去除,有可能區域性白色皮疹會“複色”。如果這個暈痣皮疹的“外觀性質”不佳,有“不典型”的表現,就要及時在醫院做相關的檢查來明確診斷,再決定治療的方式。
(此處已新增醫療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