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的澤西海岸鯊魚襲擊是如此出人意料,那場意外直到如今,在公眾的視線中都揮之不去,莫託人稱這些物種是食人鯊的,在殺戮最終停止之前,這裡發生了至少三到五次襲擊事件,只要聽到鯊魚這個詞,人們都會瑟瑟發抖。
在開始之前,一定要密切關注我們的生態水域,如今生態水域逐漸變得骯髒不堪,到處佈滿了海上垃圾,你我共出一份力,世界將會因你而更美好。
好的,我們開始吧,很久以前,有一條殺手鯊在花園州的海岸肆虐了可怕的十二天,布羅迪酋長與鯊魚的故事,持續了整整一個多月,這個事情是真實存在,網上也有許多資料,並且已經制作成紀錄片,可供大家觀看。
這一切都始於一個名叫查爾斯·範·桑特的金融經紀人的死,7月的一個炎熱的日子,他正在大西洋的一處海域游泳,一條大白鯊咬住了他的腿,死死地咬住了他的動脈,他無法掙扎,幾秒便致其死亡!
這隻大白鯊具有奇怪的攻擊性,按理來說鯊魚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類,只要身上沒有血腥味,他們幾乎對人類不感興趣,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大白鯊如此殘暴?
當救援人員把他拖到岸上時,整個事情都是那麼奇怪,官員們宣佈這可能只是一個奇怪的事故,五天後,查爾斯·布魯德成為了第二個受害者,他僥倖逃脫,拖著殘缺的軀體,在臨死回來給朋友們留下了最後一句話,“鯊魚咬了我,把我的腿咬掉了”。
慢慢的這條鯊魚逐漸從深海區游到了潛水區,來到了附近的莫託鎮平靜的水域,莫託鎮是一個迷人的小鎮,就如青春少女一般,引入眼簾~
5個小男孩在海邊嬉戲,其中11歲的青春期男孩萊斯特,獨自玩起了仰泳,他沒有注意到有什麼東西正在向他靠近,他的朋友告訴他,快看:“萊斯特,有什麼東西漂過來了!”
萊斯特很顯然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只覺得一上一下的,是夥伴在玩潛水,相反,他還逐漸地向他靠攏,他認為這一定是小丑佩妮·懷斯,可一過去他瞬間被拉扯到水裡,無法呼吸,小夥伴看到了萊斯特掙扎嗆水的樣子,鐵定出了什麼事情。
於是他們呼叫起了海岸邊的大人,24歲的斯坦利·費舍,他像超人一樣跳了進去,試圖幫助這個痛苦的男孩回到陸地,可他不知道,沒人告訴他那裡有一條鯊魚,等到遊近時,只剩下一處被渲染過的紅海,他怕極了,趕忙向岸邊游去,斯坦利·費舍活了下來,而那11歲的小男孩卻永遠的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
現在,莫託人都知道海岸邊裡有一隻大白鯊,經常在附近轉悠,在這之前,一個頭發花白的老船長看到鯊魚從海里游過來,但當他試圖警告鎮上的人們時,他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他們覺得老頭出海中暑出現幻覺了,因為鯊魚根本不可能會游到岸邊附近來。
需要說明的是,大白鯊襲擊事件在美國並不常見,而且致人死亡的案例少之又少,而且大多數鯊魚攻擊都不是致命的,這已經不是一般的鯊魚襲擊事件,在不到兩週的時間裡,就發生了五起襲擊事件,很快,人們就在海上展開了獵殺行動,一群全副武裝的漁民,帶著深水炸藥,渴望復仇和為了孩子的榮譽。
現在,他們甚至不知道要找的是哪種鯊魚,也不知道鯊魚具體在哪裡,但他們肯定不會讓這條鯊魚再害人,人們也開始認為鯊魚是邪惡的化身,他們在深海捕殺更多的鯊魚,可唯獨沒有那隻大白鯊。他們切開鯊魚的腹部,一是,來研究胃裡的東西,二是,裡面是否有人類的殘肢?
鯊魚的嘴巴比垃圾桶還大,他的皮猶如厚厚的鎧甲,有5到15排鋸齒狀的牙齒,並且還可以利用血液作為歸位信標的能力,鯊魚也可以吃任何東西,但它的咬合力可能很小,還不如鱷魚的咬合力一半,但這並不能阻止它吃掉任何東西,這超出了我們對鯊魚認知的常識。
記錄顯示1916年8月,他們發現了鯊魚肚子裡找到了一處人類脛骨,雖然已經被溶解得差不多了,但還是可以辨別出來,當局宣佈,他們確信這確實是他們正在尋找的鯊魚,於是狩獵結束了,但損害卻已造成~
令人震驚的是,鯊魚並不總是讓人們感到恐懼,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科學家們相信鯊魚不僅不會主動攻擊人類,更不可能咬人,儘管事實上已經證明科學家的說法並不準確。
但奇怪的言論十傳百,百傳千,越傳越離譜,以至於這些事件,被媒體惡意炒作,這些故事變得逐漸離奇,甚至國外還出了許多大膽的真人秀節目,他們靠近墨西哥海灣的一片深水區的鯊魚地帶,海中充斥著許多遠洋白鰭鯊和大白鯊,他們被認為是最有可能給人類造成傷害的物種。
可這樣的實驗,卻狠狠地打了科學家的臉,當人進入鐵籠,鐵籠進入海中,周圍到處遊蕩著鯊魚,總有那麼幾隻異常暴躁的鯊魚,撞向鐵籠,好在鐵籠的質量挺好,畢竟是中國製造。
即使在莫託鎮襲擊事件剛開始時,科學家們也不相信這是鯊魚,他們認為,這可能是一隻逆戟鯨,或者是另一種大型海洋生物,說真的,他們更寧願把整件事歸咎於一隻巨龜,除了鯊魚可以吃人,其他海洋生物也可以吃人,可隨著目擊者開始爬升,漸漸的謠言自破。
這個故事是如此暴力,如此出人意料,但對我們看待鯊魚的方式卻是如此重要,它幫助了我們。作家彼得·本奇利將他的故事寫得栩栩如生,1964年,本奇利看到一張漁夫和一頭豬擺姿勢的照片後,靈感乍現,大白鯊於1974年出版。
和電影一樣,這部小說也提到了1916年的襲擊。儘管他堅持認為這不是他寫作這本書的最初靈感,但他們有很大的影響力,寫作與電影不同的是,書中詳細描述的攻擊行為和型別與1916年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非常相似。
如果沒有1916年的澤西鯊魚襲擊事件,我們對鯊魚的恐懼就不會如此扣人心絃,像大白鯊 這樣的故事也不可能如此恐怖或成功,所以奇怪的是,彼得很後悔寫了這本書,雖然這給他帶來了名聲和財富,但他當時對鯊魚並不是很瞭解,只是依靠1916年的事件來模擬鯊魚的正常行為。
但1916年的襲擊是非常奇怪的,是鯊魚的行為依然是個謎,科學家只能不斷的去猜測,可真實的事件卻永遠不知道是怎樣的,大白鯊被拍攝成電影過後,由於事件真實改編,無疑是給上映電影增加了一把火,這部電影把鯊魚描繪成一種復仇心極強的動物,並且是一隻貪吃的鯊魚。
看了這部電影,觀眾傾向於相信它,並開始把鯊魚視為邪惡,更重要的是,他們不太可能在海灘附近遊蕩,而大白鯊電影上映後的那個夏天,它再次對度假小鎮產生了影響,旅遊收入降低,小鎮GDP下降,這無疑於是對海邊的居民造成了不小的經濟損失。
而對鯊魚的影響也是毀滅性的,關於誰能殺死大鯊魚的比賽在沿海地區迅速興起,在一些地方,鯊魚的數量下降了50%,在一個案例中下降了90%,就像1916年的情況一樣,鯊魚被視為邪惡的,永遠的紮根在世人的心底。
故事差不多就此結束,但這些年來,人們對犯下這些罪行的鯊魚提出了很多問題,他們是滑稽的,無法被證實的,有人認為,這些殺戮不是由一條鯊魚造成的,而是由一群鯊魚?會什麼會到岸邊?又是怎樣進入海岸的溪流之中?
據目擊者稱,說在很短的時間內在多個地方看到鯊魚,這些鯊魚的種類繁多,大白鯊,牛傻,最後關於這一奇怪的鯊魚攻擊的所有細節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我們所知道的是這些事件的影響,以及它是如何至今仍影響著公眾對鯊魚的看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