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變種Omicron的爆發加劇了世界各地的交通擁堵,影響了主要港口的吞吐能力。根據太平洋海事協會(Pacific Maritime Association)資料,2022年1月約有800名碼頭工人(約佔洛杉磯和長灘港口日常勞動力的十分之一)因疫情相關原因而無法上班。缺勤人員包括病毒檢測呈陽性、正在隔離或等待檢測結果或感覺不適的工人。點選諮詢豪速通跨境物流!
跨太平洋海岸線等待洛杉磯和長灘港泊位的集裝箱船日益增多,高峰期甚至超過百艘。在疫情之前,從亞洲到北美通常只需要兩週航程的船隻,現在由於擁堵延誤卻佔用了巨大的運力,有些航程船舶的靠泊時間超過了45天。海運運力競爭激烈,2022年海運運價走勢如何?企業該如何應對?
一、2022年運費將持續保持高位
DHL貨運業務負責人在近日接受採訪時表示,預計今年貨運成本不會下降,並建議客戶簽訂兩到三年的合同,以對沖未來的價格上漲。而2022年海運運價持續保持高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海運集裝箱短缺
在世界各地因疫情而進入封鎖期後,中國重新開放的速度超過了美國和歐洲。然而,中國運送成品所需的集裝箱仍被困在這兩個地區,這導致了海運集裝箱的短缺。新集裝箱的價格現在大約是每CEU 3500美元,而2020年初每CEU才1800美元左右。
據上海航運交易所公佈的資料顯示,1月21日,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3555.24點,創下歷史新高。
2、疫情及相關封鎖政策導致港口擁堵
國外不少港口設施的卸貨能力有限,卸貨需求一旦旺盛,貨物到港後就會壓港。現在相較疫情前貨物停留時間要延長至少15天以上,每天都會產生成本。
Container xChange和Fraunhofer CML的一項研究發現,就2021年集裝箱在倉庫停留的時間而言,表現最差的國家是美國和英國,它們的平均停留時間分別為50天和51天。其次是南非(47天)、阿拉伯聯合大公國(40天)、巴基斯坦(31天)和德國(25天)。
(2021年全球港口集裝箱平均中轉時間 圖源:Container xChange)
而這種情況由於新冠病毒變種的到來,很難迅速改善。主要港口無法快速處理進口貨物導致港口擁堵,滿載的船隻能在海灘上閒置幾個星期,滯留費也是一筆巨大的開支。
3、海運缺乏替代品
在國際貨代運輸中,海上運輸具有運量大、運費低、對貨物適應性強的明顯優勢。目前我國約95%的國際貿易貨物量是透過海運完成的。航空或火車運輸目前產能有限,缺乏海運替代品意味著供不應求所帶來的運輸成本壓力,短期內難以緩解。點選此處獲取最新物流報價!
(2022年1月21日全球平均海運費9680美金,2021年同期僅1468美金 圖源:fbx.freightos.com)
由此,一些貨運公司預計2022年的海運合同費率將實現兩位數增長。一位服務商稱,隨著運輸需求的緩解和集裝箱運力的恢復,價格上漲將放緩。然而,他說,“我們預計到2023年才會出現這種情況。整個2022年都是產能受限的市場,存在通脹壓力和嚴重的運力中斷局面。”
二、企業如何應對運價高漲?
在2022年運費價格繼續保持高位的情況下,企業管理運費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企業要了解自身的業務,並時刻注意市場上變動,看一看競爭對手和他們的選擇。越瞭解自己的業務,在談判貨運合同時,就越有把握。
其次,提高集裝箱的利用率,規模經濟也可以帶來紅利。透過最大限度地提高產品數量,儘可能多地裝滿一個集裝箱,在減少運輸次數的同時,也會使每單位的運輸成本下降。據悉,豪速通物流在整箱、拼箱方面很有經驗,其能根據客戶自身需求定製個性化服務,專門處理,不會混箱,保證清關速度。點選此處獲取最新物流報價!
最後,企業要儘可能地預測發貨量,提前安排發貨,減少儲存時間和庫存量,同時改善現金流。與承運人商定合同費率,在一段時間內固定成本,也是一種方式。但需注意的是,僅靠線上交流可能會踩很多坑。更安全的方式是實地甄選物流商資質,乃至觀察物流商組織形式和發貨情況。在簽訂合同時,確保儘可能地瞭解其所包含的一些物流費用和附加費用。
選擇靠譜的物流商建立穩定的關係,在2022年運價高漲的情況下能使企業獲得更多的運輸優勢。深圳市豪速通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有物流行業13年+經驗,為出口跨境提供國際運輸服務及供應鏈金融等增值服務,業務範圍覆蓋歐美等多個重點城市的物流網路。有歐美整櫃到港或到門業務,散貨頭程、空運、卡航和鐵路,海運運輸業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