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年輕人啃老背後的真相:擁有幸福童年的人,常會成為不幸的成年人

年輕人啃老背後的真相:擁有幸福童年的人,常會成為不幸的成年人

文/靜月荷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導讀:

現在“啃老”現象越來越普遍,父母也願意為這代年輕人無怨無悔地付出。無論是結婚、買房,還是日常生活貼補,年輕人似乎離開父母的資助就無法生存了。

不知是父母太寵溺孩子,還是年輕人太喜歡躺平,過無慾無求的“寄生蟲”生活?

年輕人啃老背後的真相:擁有幸福童年的人,常會成為不幸的成年人

01.年輕人啃老,啃得理直氣壯

最近一期《金牌調解》欄目裡,一個三十多歲的年輕人,已經成家立業,有自己的小家庭。可這位男子卻依然不願獨立,離開父母好像就無法生存了。

這個兒子覺得父母手裡有現金就是不給他,他刷母親的信用卡,讓母親替他還借款。兒子聲稱要投資做專案,父母不給錢就是不支援他。他想把家裡的店鋪做抵押貸款,如果父母不給他錢,他就和媳婦離婚。

兒子不知從那裡得到一個資訊:投資25萬做過橋,幾個小時可得一萬元。他手裡只有5萬元,讓母親給他打20萬

年輕人啃老背後的真相:擁有幸福童年的人,常會成為不幸的成年人

年輕人啃老背後的真相:擁有幸福童年的人,常會成為不幸的成年人

面對兒子這樣的要求,想必沒有哪個父母會滿足他的需求。畢竟,在父輩眼裡這是一種投機行為,且不說能不能賺錢,連本金能不能保全都很難說。

可年輕人就認準這是一個發財的機會,錯過了就會影響他們小家庭的生存。

父母沒有給兒子打款,年輕人非常生氣,揚言不給錢他就去借高利貸。面對兒子理所當然地啃老,母親終於發飆:斷絕母子關係。

年輕人啃老背後的真相:擁有幸福童年的人,常會成為不幸的成年人

年輕人這是怎麼了?為什麼不能做一點靠譜的事,腳踏實地去賺錢呢?總想走捷徑、不想付出就想回報?天下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情呢?

就像有人說的:你在想別人的“利”,別人卻在算計你的“本”。許多人為了一點“蠅頭小利”,把手裡的本金虧得一塌糊塗。

年輕人啃老背後的真相:擁有幸福童年的人,常會成為不幸的成年人

還有一個三十多歲的女性朋友,她是在父母的寵愛下長大的。從小沒有吃過苦,更不知道賺錢的艱辛和不易。

她談男朋友,只注重外表。第一個男朋友,向她借50萬元做投資,結果血本無歸。當她意識到這個男孩子不靠譜時,果斷轉身,50萬也不要了。好像父母的錢是大風颳來的,沒了就沒了,一點也不心疼。

談的第二個男朋友,又向她借40萬,玩改裝車,又是一個靠“興趣”生存的人。好在她與這位男子結婚了,也有了孩子。

只是,他們一家三口的生存,還依附著孃家貼補:父母的三套房子在女孩名下,她坐享房屋租金。就連孩子的奶粉都是母親在默默提供的。

年輕人啃老背後的真相:擁有幸福童年的人,常會成為不幸的成年人

年輕人啃老背後的真相:擁有幸福童年的人,常會成為不幸的成年人

對此,女兒享受的心安理得,毫無愧意。甚至覺得父母的財富就是她的,與其放在那裡,還不如供她享用。

後來,母親實在忍不住了,已經三十多歲,都有自己的孩子了,怎麼還不能自立?要肯老到何時呢?

主持人塗磊對女子說:“要自立就從今天開始,把房子過戶給母親,自己獨立生活。”

年輕人啃老背後的真相:擁有幸福童年的人,常會成為不幸的成年人

母親竟然當場答應了,女兒也表示:可以。

真可謂:可憐天下父母心。上一輩的父母哪一個沒有吃過苦?哪一個沒有經受過“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的至暗時刻。但他們都挺過來了,正是因為父輩吃過太多苦,才不願讓自己的孩子吃苦受累。

而結果卻是:年輕人從小過慣了“錦衣玉食”的生活,長大了卻不懂得珍惜,更不知道父母的一片苦心。

年輕人啃老背後的真相:擁有幸福童年的人,常會成為不幸的成年人

他們啃老啃得理直氣壯,說什麼:你們掙錢不就是為了我嗎?在我最需要用錢的時候不給我,等到我不需要的時候,你的錢也就沒有什麼價值了。

年輕人之所以會成為今天這個樣子,孩子有責任,但父母的責任更大。

年輕人啃老背後的真相:擁有幸福童年的人,常會成為不幸的成年人

02.每一個長不大的孩子後面,都有無原則退讓的父母在默默付出

春節期間,讓年輕人痛苦的不光是被父母親戚的各種追問、打壓,更為痛苦的是他們自己對未來的恐懼、無助和茫然。

已經29歲的沐川,大學畢業後放棄了自己的工科專業,而選擇了一個與專業完全不同的賽道:跨越到傳媒行業。

然而,經過幾年時間的摸爬滾打,他依然只是在此行業的邊緣徘徊,找不到個人的價值所在。

年輕人啃老背後的真相:擁有幸福童年的人,常會成為不幸的成年人

當家人、親戚勸沐川放棄自己的“愛好”,去做一點腳踏實地的事情時,沐川卻表現出各種的排斥、抗拒,說自己就喜歡這個行業。

可事實上卻是:沐川所在的公司經常拖欠工資,他連自己都無法養活,時常還要靠父母資助,才能勉強維持生存。

人們不解:年輕人為什麼要這麼固執,明知前途渺茫,卻還要一意孤行,執著堅守?

按理,一個已經快30歲的年輕人,應該為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未來有所規劃,而不是繼續在那些看不見希望的賽道上,浪費時間和精力。

可沐川就是聽不進去別人善意地提醒和規勸,哪怕收入養活不了自己,也依然要一條路走到黑。

年輕人啃老背後的真相:擁有幸福童年的人,常會成為不幸的成年人

對此,沐川父母很無奈,一方面他們不想逼兒子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可當兒子向父母求援時,他們內心又是無助和痛苦的:畢竟父母不能陪孩子一輩子。

當父母沒有能力再幫助他,或者父母不在了,這個孩子該怎樣生存呢?

不得不說,沐川雖然年齡上成人了,可在心智上依然還不成熟。這不僅表現在他對自己人生的定位,對現實的把控,更表現在把自己的感受看得高於一切。

年輕人啃老背後的真相:擁有幸福童年的人,常會成為不幸的成年人

寧肯放棄本科專業,也要捨近求遠去做那些對自己沒有任何優勢的事情。畢竟,對於沐川所從事的“藝術”行業,他既沒有過硬的專業理論做支撐,也缺乏臨場實戰經驗。

事實上,比沐川優秀的專業人才比比皆是,別人尚在等待機會,他想要勝出,機會的渺茫可想而知。

而對一個裝睡的年輕人,當你叫不醒他時又能怎樣呢?父母只能乾著急,希望他能早一天成熟,早一點覺醒。

年輕人啃老背後的真相:擁有幸福童年的人,常會成為不幸的成年人

03.在給孩子吃“糖”的同時,別忘了還需要補充“鈣”和“鹽”

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指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既需要甜蜜、溫柔“糖”的關愛、鼓勵,也需要自立、自強“鈣”的提升,更需要苦難、挫折“鹽”的磨礪。這三樣東西,在教育中一個都不能少。

事實上,甜食能滿足大腦能量的需求,讓孩子產生愉悅和快樂之感。家庭教育中的“糖”,主要是指來自父母的關愛和鼓勵。它就像節日裡的巧克力,充滿了香甜的溫暖,可以讓孩子放鬆,找到屬於他們自己的天性。

因為,來自父母的鼓勵和讚賞對孩子來說,就是甜蜜的愛。只要父母願意用溫暖和寬容陪伴孩子度過漫長的童年、讓人焦慮的青春期,甚至成年後的年輕時光。孩子大多都會充滿自信,在人生路上也能遇到最好的自己。

然而,如果父母給孩子吃的“糖”太多,讓他在“蜜罐”裡待得太久,就會讓他生出一種生活就是享受,父母為他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甚至誤以為人生就應該是他希望的樣子。

年輕人啃老背後的真相:擁有幸福童年的人,常會成為不幸的成年人

不得不說,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容易陷入“甜密”的誤區,忘記了在給孩子吃“糖”的同時,還需要補充一些“鈣”和“鹽”。因為,生活是酸甜苦辣鹹五味俱全的,而且,有甜必有苦的

如果在孩子小時候,既讓他嚐到了“糖”的甜蜜,也讓他體會到挫折、苦難,甚至失敗的打擊,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必不可少的一課。

然而,很多父母覺得孩子太小,沒有心理承受能力,生怕一點打擊,會讓孩子幼小心靈受到傷害。其實,這完全是父母多慮了,孩子只有在經歷一次次生活的磨礪,內心才會變得更加堅強,也才有更強的適應能力。

年輕人啃老背後的真相:擁有幸福童年的人,常會成為不幸的成年人

就像沐川從小在母親呵護下長大,他的願望總是能得到滿足。即使他提出過分的要求,母親也不會拒絕。父母覺得孩子還小,等他長大就好了。

在沐川一次次提出,要學繪畫、吉他、街舞、長笛等時,儘管母親知道兒子沒有長性,可又覺得也許這次是真的呢,只有試過才知道是否適合他。

也許這是母親的一廂情願,可事實上,沐川的興趣轉移太快,長則三個月,短則一個月,熱情過去了,一切又都歸於平靜。

年輕人啃老背後的真相:擁有幸福童年的人,常會成為不幸的成年人

面對兒子的種種“不靠譜”行為,母親用的是“甜蜜”教育,沒有指責,也沒有嚴厲批評。仍然相信兒子長大後,一切會好起來的。

只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的性格已經養成了,無論做什麼都要依照自己的心願。當父母提出不同意見時,早已養成“自負”、“剛妄自用”性格的兒子,哪裡還聽得進父母的逆耳忠言呢。

不知道沐川還要走多少彎路才能夢醒,才能迴歸到正確的人生道路上。

年輕人啃老背後的真相:擁有幸福童年的人,常會成為不幸的成年人

04.有著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常有不幸的成年

一項資料顯示:我國約有3000萬青少年處於心理亞健康狀態,每年有25萬人因為無法面對生活,無法跨越心理障礙選擇了輕生。為什麼我們身邊有這麼多的青少年,他們的心理會如此脆弱呢?

國心理專家德紐曼說:有著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常有不幸的成年。

事實上,童年幸福的孩子,從小隻嚐到“糖”的甜味,沒有感受到其他滋味,所以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起其他同齡人自然就要弱一些。

然而,看看身邊那些成功的人、有出息有本事的人,哪一個沒有經受過挫折、失敗的打擊呢?

年輕人啃老背後的真相:擁有幸福童年的人,常會成為不幸的成年人

事實上,一個人只有經歷過挫折的打擊之後,才能獲得與生活抗衡的力量。而我們的父母總是小心翼翼地去保護孩子,不讓他們經歷挫折和失敗,更是把所有苦難都扛在自己肩上,把孩子放在“蜜罐”裡,讓他們感受到的全是“甜蜜和溫暖”。

所謂挫折教育,是指孩子在受教育的過程中,讓他們直面挫折、失敗,從而激發他們的潛能,讓他們獲得更多的知識,以增強面對挫折的能力。

如今的孩子,就像溫室裡的花朵,哪有與惡劣環境抗衡的能力呢?儘管他們年齡已經成人,可心理上,他們還沒有“斷奶”,還要依靠父母的“援助”才能生存下去。

事實上,那些能成功站到金字塔頂端的人,往往不是智商最高的人,而是一直在生活中摸爬滾打的人。他們不斷遭受挫折的打擊,而又能不斷地從挫折中療愈自己,找到戰勝挫折的途徑,不斷排除障礙、解決困難,直到最後成功的到來。

年輕人啃老背後的真相:擁有幸福童年的人,常會成為不幸的成年人

也就是說,孩子要想有幸福的成年生活,作為父母就應該教會他們具有面對挫折的能力。而抗挫折的能力,就是培養孩子擁有強大的內心。

要讓孩子擁有強大的內心,父母就要讓孩子從小知道生活的艱辛和不易。在給孩子吃“糖”的同時,也要讓他嚐嚐“酸、鹹、苦、辣”的滋味。

一個人只有學會和生活妥協,學會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現實的不完美,放棄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才是一個人走向成熟的標誌。

年輕人啃老背後的真相:擁有幸福童年的人,常會成為不幸的成年人

家艾希莉認為:當你想要改變的時候,最根本的不是說刻意去改變什麼,而是平靜的接納現實。“接納”才是追求寧靜與幸福最重要的生存技能。

我是靜月荷,感恩遇見,感謝閱讀。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分類: 家居
時間: 2022-02-15

相關文章

給熱愛運動的孩子們更多空間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陳城 9月18日,全運會男足U20組別(20歲以下年齡組)決賽和銅牌賽在咸陽奧體中心進行.一群不滿20歲的年輕人,冒雨在綠茵場上奮力拼搶.決賽中新疆隊1比 ...

父母的教育方式,決定孩子未來高度

父母的教育方式,決定孩子未來高度
孩子在父母看不到的地方變成了完全另外的一個人,那麼父母所有的努力都將是徒勞. 作者:慢熱的喜(爸媽精讀專欄作者) 好的教育,從來都不是父母刻意要求 在網上有個話題:你被父母的哪些教育方式驚豔過? 網友 ...

我見過最聰明的媽媽,是會對孩子撒嬌

我見過最聰明的媽媽,是會對孩子撒嬌
撒嬌,是一種示弱的智慧. 會撒嬌的媽媽,才能養出獨立.自信有擔當的孩子. 作者丨楓子 做一個會撒嬌的媽媽有多爽? 一位媽媽@唯有西西然在豆瓣上分享了她的親身經歷. 6歲的兒子脾氣倔強又叛逆,而她強勢又 ...

生了二胎,我才明白有娃之家的裝修法則,幫孩子養成很多好習慣

生了二胎,我才明白有娃之家的裝修法則,幫孩子養成很多好習慣
本篇不是專門針對二胎的,只是說,我從養育兩個孩子的過程中,總結了很多有娃之家的裝修方法,一娃倆娃都適用. 乾貨較多,就不說太多廢話了,直接進入主題. 一張兒童拼接床,從小睡到大 每個寶寶出生時,基本都 ...

為孩子買50m²二手學區房,拆掉一扇門,一面牆,老破小大翻身

為孩子買50m²二手學區房,拆掉一扇門,一面牆,老破小大翻身
有孩子的家庭,在買房方面,父母一定會考慮給自己孩子更好的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而學區房必定是首選,買了學區房,再改造學區房,一居改兩居,兩居改三居. 本期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一個三代五口的"教育世 ...

不想用規矩限制孩子,反而得不到尊敬?

不想用規矩限制孩子,反而得不到尊敬?
澎湃新聞記者 尹琳 因為討厭各種不公平的規矩,我們扔掉了家庭運轉需要的規則.結果,大人和孩子都感到困惑和不適. 問題: 我和老公兩個人對教育的理念不一樣.我主張孩子少一點規矩,多一點自由發展的空間,他 ...

摧毀孩子最隱蔽的方式,就是反覆對他說“你要加油”

摧毀孩子最隱蔽的方式,就是反覆對他說“你要加油”
鼓勵孩子的時候,父母千萬不要一直對他說"加油". 過高的期待,只會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讓他止步不前. 作者 | 楓子 前兩天,閨蜜和我抱怨道: "我都不知道該怎麼教育孩子 ...

200㎡的房子換成100㎡後,空間縮小一半,家裡反而更井井有條了

200㎡的房子換成100㎡後,空間縮小一半,家裡反而更井井有條了
房子大就一定整潔有序嗎,真不是! 這位屋主,是一位收納設計師,85後,之前的家200平左右,因為當時裝修不懂,自己工作也忙,居住舒適度欠佳. 後來,因為一些原因,把家換成了使用面積99平的房子,面積縮 ...

“你受委屈,你為什麼還在問他”,懂事的孩子讓媽媽心疼

“你受委屈,你為什麼還在問他”,懂事的孩子讓媽媽心疼
說起熊孩子人人搖頭,提到懂事的孩子則人人稱讚.我們都認為懂事的孩子是最讓人省心的,可也嚐嚐省略了對他們的關注,但恰恰是這樣的孩子有更多的想法埋在心裡. 01 懂事的孩子,也只是個孩子 在<敞開心 ...

你的孩子與聽話的孩子之間,差一個“大額頭”

你的孩子與聽話的孩子之間,差一個“大額頭”
本文共4770字,閱讀需要10分鐘 你家中是否有這樣一個孩子: 很聰明,腦袋靈活,學什麼都很快(畢竟,誰都認為自己的孩子很聰明),但就是不肯好好學習,丟三落四,做事三分鐘熱度,不堅持,情緒不穩定-- ...

不滿足需求就哭發脾氣,整治孩子“急性子”,不僅要慢還得“裝”

不滿足需求就哭發脾氣,整治孩子“急性子”,不僅要慢還得“裝”
剛剛和婆婆帶著2歲的娃去超市買菜,結賬的時候娃順手拿了一袋糖果,當時人比較多,看著孩子都拿了就順帶一起結賬了. 還沒出超市門口,孩子就拿著糖吃了起來.因為孩子的手到處亂摸很髒,我便把糖從孩子手裡拿了過 ...

秋季記得多給孩子吃這5種食物,不管有錢沒錢,家中都要常備一些

秋季記得多給孩子吃這5種食物,不管有錢沒錢,家中都要常備一些
本期導讀:秋天給孩子吃什麼好,這5種食物不可缺少,常吃孩子身體棒少生病! 秋季氣候乾燥,晝夜溫差很大,我們的身體在這段時期更需要特別保護,以防止疾病的發生.而孩子在這個季節抵抗力更容易下降,所以在飲食 ...

孩子做家務年齡對照表

孩子做家務年齡對照表
孩子進一步,大人退一步,這就叫成長. 出於疼愛,許多父母不捨得讓孩子幹一點家務活.有的媽媽還認為,做家務是大人的事情,孩子好好讀書就好了. 可孩子不做家務專心學習,就會更優秀麼? 有機構對全國2萬個小 ...

450㎡舊房改造,全屋大面積落地窗設計讓空間更具有通透性

450㎡舊房改造,全屋大面積落地窗設計讓空間更具有通透性
客廳選用灰色大理石做地面,簡單幹淨的同時還能增加空間的通透感,屋頂做平面吊頂和無主燈設計,同時牆面還做大面積的落地窗設計,讓客廳整個空間簡單舒適採光性又極佳,由於承重牆的影響在客廳存留了兩根柱子,設計 ...

建議:若愛吃零食,這3種“營養好吃”的零食,可以在家裡備一點

建議:若愛吃零食,這3種“營養好吃”的零食,可以在家裡備一點
在我們的生活中,零食可是非常好的調味劑,在我們開心的時候,不開心的時候,朋友們聚會的時候,宅家追劇的時候,總是想吃點零食,既能帶給我們愉悅的心情,又能讓我們的嘴巴不寂寞. 如果你也和我一樣,愛吃零食, ...

11歲男孩愛好特殊卻被父母支援:被父母尊重的孩子,活得有多爽

11歲男孩愛好特殊卻被父母支援:被父母尊重的孩子,活得有多爽
"教育孩子需要一種綿力,要順應孩子的感覺與節奏,錯誤的教育方向與方式,孩子會把你撞飛." 如果你的孩子熱衷於研究各種蟲子,你會支援嗎? 在紀錄片<小小少年>中,11歲的 ...

「育兒知識」孩子的敏感期,你知道嗎?

「育兒知識」孩子的敏感期,你知道嗎?
很多育兒問題,其實都符合一定的成長規律,都是有某種規律可循,當你瞭解這種規律或因果關係後,解決問題的辦法將變成尊重寶寶成長的天性. 蒙臺梭利最偉大的貢獻之一發現了:"人"的發展也存 ...

時間管理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培養一個具有較強時間管理能力的孩子,能夠高效地利用校外學習時間,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休閒時間,學得輕鬆.玩得快樂,可能是每一個家長的願望.什麼是時間管理?用簡單的話來說,就是能夠合理 ...

讓孩子從小能“扛住事”
您的孩子有沒有出現過這樣的情況:孩子平時很乖,可常因為小事不如意而發脾氣:孩子學習一直很努力,卻因為一次考試失利就自暴自棄:孩子遇到困難總是找各種藉口不去克服:和朋友產生矛盾也總說是別人的錯.這些情況 ...

二胎寶媽的崩潰瞬間,我差點想掐死自己的孩子

二胎寶媽的崩潰瞬間,我差點想掐死自己的孩子
本文來源於朋友真實故事改編 1 "琴,我覺得我已經瘋了,剛才我差點想掐死孩子,現在我手都在抖,我是不是抑鬱了?" 這是前幾天我一個朋友給我打來的電話. 那天她情緒崩潰,一直在電話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