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鬧的春節漸漸遠去,該串的親戚也都串完了,生活工作也步入正軌,,作為一名釣魚人也該進行本職工作了,沒錯,釣魚走起。
早早吃完飯,一看水桶裡面純淨水快沒了,又下樓提了趟水,看看家裡的活都完工了,才開車趕往釣點,先安內再攘外,釣魚人都懂得。來到釣點,附近幾個釣位還沒有人,心中竊喜,看來不枉此行,由於很長時間沒有過來釣了,只是在當地的釣魚群裡聽說這裡最近出魚,所以沒有急於開餌和打窩,而是先支上裝備,用6.3米魚竿和線挨個釣位試了試水深,平均也就1米多點,而且還有點掛底,能釣到魚嗎?心裡不僅打起鼓,但是看看幾個釣位上都有明顯的活動痕跡,說明這幾天都有人釣,既來之則安之,找了一個相對深點釣釣點,開始流程走起。
由於釣位前面就是樹枝,所以魚竿的長度尤為重要,長了拋竿容易掛前面的樹枝,短了水太淺,本來五米四的正合適,可是線組帶的太粗了,3.0的主線,害怕擋口,影響浮漂訊號,只得用六米三的,2.0主線,1.0子線,袖四魚鉤,好在我拋竿技術還可以,再加上這裡避風,應該問題不大。餌料用的是上鉤搓餌,下鉤紅蟲,邊誘邊釣。之所以沒有打窩,是因為怕昨天有釣友打窩,再就是現在打窩發窩太慢。
從八點正式開釣,一直到九點半,浮漂還是紋絲不動,是不是沒有魚,看看周圍,幾個釣位上都坐上了釣友,比我後來的幾個也陸續開竿了,只有我這裡還是空軍依舊,無聊之餘,把五米四的魚竿再支上,只不過用四米半的2.0主線,剛拋了第一竿,忽然發現6.3的魚竿浮漂慢慢從兩目頂到了三目,屏住呼吸,提竿,有點份量,一尾大板鯽直接飛上岸,半斤多,終於開竿了。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有了第一條,使我信心百倍,接下來開始有節奏的拋竿誘魚,緊三竿,慢三竿,不緊不慢又三竿,大約過了一個小時,六米三魚竿的浮漂又慢慢頂起,提竿,魚竿出現了大彎弓,魚線也發出了久違的呼呼聲,難道是鯉魚?沒帶抄網,只得耐心的遛,還好魚不是太大,慢慢牽至岸邊,一手高舉魚竿,一手準備提魚,剛一彎腰,魚兒一個打挺,耳邊傳來啪的一聲,隨之魚竿一輕,直覺告訴我魚竿斷了,果不其然,竿稍斷了,魚線落到腳旁,用手一提,魚還在,經過這一折騰,魚也沒勁了,軟綿綿的提了上來,竟然是斤鯽,高興之餘還是有點斷竿的遺憾。旁邊的釣友驚歎之餘,告訴我不遠處就就家漁具店,可以配節,真是天下釣友是一家,謝過他的好意,果斷將六米三的魚線改成五米四,繼續做釣。
換了五米四的魚竿後,連續拋了幾桿都沒有拋到剛才的落點,只好不斷調整,試著多拋幾竿,再重新拋一次,還是不到位,沒等浮漂下沉就準備提竿重來,魚杆猛的一沉,難道掛底了,不象,原來是一尾板鯽,比原來那兩條小點,真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這次順利入護。
閒話不多說,繼續拋竿做釣,不知不覺到了下午一點多,順便又拿出了四米半的魚竿,拉餌打頻率看看有沒有意外收穫,抽了十幾杆也沒什麼反應,反倒是感覺五米四魚竿的浮漂好像移動了位置,定睛一看,不是錯覺,提竿中魚,又是一條板鯽,和剛才那條差不多。
又釣了一會,見四米半的魚竿沒什麼反應,就收了,專心釣五米四的,水面漸漸起風了,再加上水面有樹的倒影,觀漂越來越困難,看了下手機,快三點了,上了一條收竿竿魚後就收拾裝備回家了,這條魚中魚的漂像也是移漂。
最後魚獲,五條大板鯽,最大的一條九兩多,最小的也二兩多,加起來一共二斤多。
小節,首先選擇釣位,春釣灘,氣溫較高的天氣,釣位選在背風向陽的淺灘,如果又有水草或倒樹等障礙物,即使水不太深,也可能藏板鯽。其次餌料還是以濃腥為主,紅蟲還是不可替代。最後線組應適當放大,在不擋口的情況下,能大勿小。
最後祝釣友們身體健康,大鯽大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