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人減肥不容易,瘦子增肌也很難,可是這兩種情況完全可以通過後天的訓練和飲食控制來得到明顯改善,有人常說我天生就吃不胖,又或者我喝口涼水都長肉,你要真是這種體質,估計早進實驗室了,就顧不上在這發牢騷了。
很多人健身還沒開始,就已經篤定自己天生基因如何如何,好像提前找到退路一樣,一旦健身沒堅持下來,沒效果了,絕不是我偷懶好吃,一定是天生的原因,但說句實話,絕大多數人根本不夠格讓基因去操心你的胖瘦問題,你可能只是缺少一些堅持。
用減脂來舉例,我們常說7分靠吃,哪怕你不去鍛鍊,只要你能夠從現在開始改善飲食結構,並且長期維持這個健康飲食方案,那麼你的體重變化也一定是明顯的,因為本質上飲食結構會改變你的腸道菌群的適應性,包括你的胃容量等,這是影響大多數人胖瘦的關鍵因素,然而飲食的改變一週可以,能堅持到一個月的人都寥寥無幾,就更別提堅持鍛鍊運動了。
所以對絕大多數人來說,直接將健身和基因掛鉤為時尚早。
畢竟基因是你身體內最深層次的東西,甚至可能我們一生都無法與它有直接接觸,相比之下,改善身體內各消化器官對於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和身體對於能量的攝入需求,都能一件更加容易的事。
而且還有一點要說明:近一半的減肥失敗的人之所以會體重反彈,相當一部分原因就是你的大腦,從飲食改變的那一刻起,我們身體的各個消化器官都在適應新的情況,對於大腦來說也需要適應飲食種類和多少的突然改變,畢竟一旦開始減脂飲食相比之前肯定有所減少,而在這段時間過去,恢復正常飲食後,大腦會使身體獲取更多能量,作為一種應激補償。
飲食習慣改變的越大,後期大腦所帶來的進食補償慾望就更高,相應的反彈也就來的更快,這也是為什麼所有人都不推薦節食減肥的原因之一,不斷的減少食物的攝入,讓身體和大腦慢慢適應你的狀態才是更好的選擇。
說完了減肥黨,我們再來說說增肌困難戶。
相比於減肥的難題,這部分人群面臨的是成倍的難度,相信我,吃不胖和瘦不了一定是吃不胖更讓人難過,而且更何況還有一個練不壯在這等著你。
很多在增肌階段的同學們會覺得自己的肌肉增長速度過慢,或者感覺達不到自己想要的目標,同樣的訓練下,同伴好像看起來就比自己要好得多,其實這種情況在日常健身中特別常見,大部分人可能自然而然的就認為是天生體質或者基因的問題。
然而根據耶魯大學的一項研究表示:相比較之下,增肌效果不理想或者過慢,更多是因為訓練計劃的適合性,包括運動前後的恢復和飲食的控制三方面共同影響,可能只有極少部分人才會存在蛋白質合成缺陷或者肌肉神經疾病等個別情況。
所以無論是減脂還是增肌,當你健身的效果不理想又或者成效不高時,先不要忙著找基因的問題,也許你可以嘗試著先去改變目前的健身狀態,用更為科學的方法去練、去吃、去睡、去休息恢復,否則一旦陷入了基因的錯誤認知中,難免會出現“代餐減肥”“暴汗燃脂”甚至於藥物介入等錯誤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