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田園化栽培技術要點
1,樹種及砍伐期:一般的,麻樂,櫻桃等雜木產量高,清林採伐下的枝木,待枝條木含水量降至70%左右,較為適宜,對枝條截段,段面塗石灰水,以防雜菌汙染,2,場地的選擇:對場地的要求,通風朝陽近水源的平坦地或稻田均可,木耳是一種喜溼性真菌,但又需要通風和陽光照射,木耳太乾不利於菌絲生長和耳芽髮長,太溼同樣對菌絲生長不利也容易造成爛耳,所以要創造一個乾溼交替的環境。
對耳木的擺向既要考慮通風又要注意耳木兩面對陽光的吸收,只有人為地創造一個適合木耳生長髮育
的小氣候,才能奪得高產高效。
3,接種上堆與發菌管理,耳木截段後,何時接種較為
適宜呢?一般來講桃花,花開開始接種,桃花謝接種結束。
但是具體根據生產量和當地的氣溫而作適當調整,可
在日平均氣溫5℃以上開始接種,10~20℃最為合適,
鑽眼深度為1.5cm以上,間距3~5cm,太淺菌種容易
乾死脫落,適當密植有利耳木發菌,木耳提前上市,菌
種要壓緊。
放好菌種的耳木應及時上堆及時蓋上薄膜以防曬
幹菌種。
4,發菌與翻堆管理:放好種後將薄膜蓋嚴,15天左
右第一次翻堆,翻堆的目的是為了調節耳木的水分和
溫度,應將下面的往上翻,上面的往下翻,隨著夏季的
到來,溫度一天比一天高,這時要注意堆溫,如超過
30℃時就要加強揭膜通風或薄膜頂端蓋上茅草、樹枝等遮陽物,以利降溫防止燒堆。在翻堆的過程中,還應
注意觀察耳木的含水量,如偏幹就要進行及時補水,方
法是早晚在耳木上噴重水一次,爾後等外表水乾,再覆
蓋薄膜,如太溼則要加強揭膜通風。如此翻堆5~6次,
耳木基本發好,將進入排場出耳管理。
5,排場與出耳管理:場地要求近水源通風朝陽,排向
以南北為佳,長度不限,這樣有利耳木對陽光的吸收,
促進耳芽的發生,耳木的坡度以45為佳,中間留下人
行道便於採耳就行了。
隨著耳木的成熟,耳芽不斷髮生就進入到出耳管
理階段,這時已到了盛夏,氣溫高,天氣乾燥,就要及時
安裝水泵噴槍進行噴水管理,每天待太陽落山後噴水
面上,菌筒表面覆
2一3小時,待木耳吸足水分後停止噴水,每天如此,約
1周後,如看到耳片平展就可及時採收。注意採大留
小,每採一潮後應停止噴水3一5天或更長時間,促進菌絲向深處生長,再進行噴水管理,只有這樣乾溼交
替,才有利菌絲生長,養分積累耳芽發生高產優質。
6,病蟲害預防:無論是發菌階段還是出耳階段,都不能忽視病蟲害防治。
發菌階段的主要病蟲害是雜菌汙染,它的種類很
多,如綠黴、青黴、黑叮、樹舌等,一且發生可加強揭膜
通風清洗挖除暴曬等方法,但不要用殺菌藥物,嚴重的
汙染耳木,應將它分開以防傳染,也可在發菌後期噴1
一2次敵敵畏、樂果等藥,有利殺滅堆內害蟲。
出耳期一般可經常噴酒一些低毒藥物防止蟲害、特別要注意流耳的發生,發現流耳應及時摘掉並用清水衝
洗乾淨,因為被流耳汙染的面積以後就很難發生耳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