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光的樂隊已經接近尾聲了,上一期結尾的選人環節,也許是整季節目最後一次樂隊重組了。所以這次的選人,也是大家最後一次機會實現自己和心儀音樂人合作的願望。
過程還是很熱鬧的。之前的樂隊幾乎全都發生改變,有的進行了一定的增補,有的則全員打散重組。不過由於人數眾多,而且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同,甚至彼此還有重合之處,所以造成了一定的混亂。比如,節目組的要求是,最後組成六支樂隊,但是大家一番交涉後,居然形成了七支樂隊。
不過浙江衛視的節目還是比較強硬的,一般不會為選手們的任性讓路或買單。看看華少說的那句話——這是一檔強制音樂社交節目。
所以,說好的六支樂隊,就必須是六支。你們弄了七支,不好意思,重新再拆再選,直到組成六支樂隊為止。
所以大家不得不再次被強制社交,並完成了節目組的任務。
不過七支樂隊形成的時候,有一個細節還是挺有意思的。
七支樂隊人數肯定不一樣,但是有一個樂隊實在太扎眼了,他們只有兩個成員,張楚和尚雯婕。
而關鍵是,尚雯婕由於工作原因,還不在。所以這支樂隊,現場只有張楚一個人。
其實當時我看到這份名單的時候就很奇怪,第一時間完成節目組規定的六支樂隊有這麼難嗎?張楚的樂隊只有兩個人,把這兩個人勻一勻,分別找個樂隊插進去不就完了嗎?兩個人還不好解決嗎?怎麼非得讓華少再強制要求一次呢?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後面七人樂隊變六人樂隊,變的也不是張楚尚雯婕,而是王靖雯那個三人組。他們自願拆開。但說實話,三人還算是一個完整的樂隊,保留下來不好嗎?張楚和尚雯婕只有兩人,他們在這個環節拆開,不是更快更有效率嗎?
我們的楚哥真是委屈了,掉進了節目組設定規則的縫隙中,而且還沒人管沒人問。可以說當時的現場,張楚絕對是最尷尬的人。
而這份尷尬,有兩個不利的因素。
第一,尚雯婕不在,張楚孤軍奮戰。
還記得當時的情景嗎?大家都在熱火朝天地交流,而張楚一個人不知所措,身邊也沒有人可以商量。他給尚雯婕打了個電話,說了自己的困境。尚雯婕讓他馬上去社交,去搶人。然後張楚才反應過來,去找別人交流。
其實社交本來就不是張楚的長項,甚至可以說是他的短板。節目裡,張楚顯得格格不入,和其他人不在一個頻道。所以大家雖然覺得張楚這個老大哥很可愛,但如果有正題,不會第一個和他交流。
如果當時有尚雯婕在,情況會好很多。尚雯婕的社交能力還是很強的,而且人也很強勢。第一期他甚至威脅張震嶽要好好對待周潔瓊,不然就打他。雖然是玩笑,但尚雯婕的性格也可見一斑。而這個選人環節,其實大部分人心中都沒什麼主意,有時候只要主動一點,強勢一點,說不定就把心儀的人搶過來了。
所以當時如果有尚雯婕在,要麼她能去爭取一個新隊員過來,要麼,她能給自己和張楚找到新的歸宿,把兩人拆開並“嫁出去”。而張楚幾乎不用做什麼,因為尚雯婕可以安排好一切。
但是尚雯婕偏偏不在,所以張楚這位不會社交的人,就捉襟見肘了。其實這對張楚來說還真是挺殘酷的,因為當時所有樂隊都至少有三人,大家還有個商量的物件。而張楚孤零零一個人,簡直是無所適從。就連下一步該怎麼做,他都要從電話裡求助尚雯婕。
第二,經過了這麼多期節目,張楚身上的情懷神話正在褪色。
還記得第一期嗎?張楚一首《孤獨的人是可恥的》,把所有人帶回到90年代。很多人都不相信張楚會來參加主流綜藝,所以張楚的到來,自帶神秘感和流量。同時,他也勾起了歌手和觀眾的懷舊情緒。
甚至很多年輕人,也都對他頂禮膜拜。比如00後的李潤祺,非要和張楚合作。這其實就是音樂後輩對前輩的致敬,或者說實現自己的情懷和夙願。
但隨著節目的進行,張楚在綜藝上的表現漸入佳境,與此同時,他身上的情懷感也在慢慢褪色。或者說他身上的神秘感,已經消解得差不多了。和其他人一樣,他已經變成這個節目裡的一個普通藝人了。至於情懷,前面幾期已經被大家消費完了。
所以這次選人,張楚其實沒有任何優勢了。李潤祺和他已經合作過,滿足願望了,不會再找第二次了。而對於其他人來說,張楚的音樂本就和他們不是很搭,他們更不願意和張楚合作。
所以,張楚就被節目架空到一個很尷尬的位置了。
最後,還是節目組救了張楚,給他和尚雯婕又配了一個輪空歌手。這樣,三人規模的樂隊,才算是勉強組成了。
其實張楚來這個節目,肯定會意識到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尷尬會很多。而節目組看上的,其實也是這一點。對於國內的搖滾樂迷來說,當年魔巖三傑之一的張楚是一個神,一個時代的符號。但這個神其實是很小眾的,他和主流音樂圈的碰撞,自然會碰出很多的火花。
只不過,這些火花不是音樂上的,而是綜藝效果上的。